节选自佛经《大方广佛华严经十恶品》
迦叶菩萨白佛言:世尊,唯愿如来为我解说,不饮酒、不食肉者,得几所福?
佛告迦叶:
假使有人,象马牛羊、琉璃珍宝璎珞、国城妻子,持用布施,
犹亦不如有人能断酒肉,百千万分不如其一。
复置是事,假使有人百千两金遍满三千大千世界,持用布施,
犹亦不如有人能断酒肉,百千万分不如其一。
复置是事,假使有能铸金为人数百,持用布施,
犹亦不如有人能断酒肉,百千万分不如其一。
复置是事,假使有人造作幡华宝盖,遍满三千大千世界,
犹亦不如有人能断酒肉,百千万分不如其一。
复置是事,假使有人造大浮图宝塔,檐檐相次,如稻麻竹苇,上至梵天,
不如有人能断酒肉,百千万分不如其一。
分享到
微信分享
打开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
相关推荐
过失与功德能否相抵呢
功过是不能抵销的,我们用;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来做比喻,瓜的因不好,代表;恶,豆代表;善。我的瓜种下去了,现在知道错了,我现在豆种得很多,瓜会不会变成豆?不会!瓜还是结瓜,豆还是结豆。这就说明功过不能抵销。决不是我豆种多了,瓜就不结瓜,它还是一样结瓜。无始劫以来,我们的善恶业因绝对不..
宣化上人:对《如来寿量品》生出一念信解心的功德,算数譬喻所不能知
宣化上人慈悲开示:“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于八十万亿那由他劫,行五波罗蜜:檀波罗蜜、尸罗波罗蜜、羼提波罗蜜、毗梨耶波罗蜜、禅波罗蜜,除般若波罗蜜,以是功德比前功德,百分、千分、百千万亿分不及其一,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知。”“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为阿耨多罗三藐三..
宣化上人:这一忍不了,就把以前能忍的功德也就都失去了!
这个“忍”,要没有忍、不忍、无忍。宣化上人慈悲开示:“文殊师利!云何名菩萨摩诃萨行处?若菩萨摩诃萨住忍辱地,柔和善顺,而不卒暴,心亦不惊;又复于法无所行,而观诸法如实相,亦不行,不分别,是名菩萨摩诃萨行处。”“文殊师利”:释迦牟尼佛叫一声文殊师利菩萨说,你知道吗?“云何名菩萨摩诃萨行..
宣化上人:赞叹受持《妙法莲华经》的法师,其功德比赞佛还大
赞叹受持《妙法莲华经》的法师,其功德比赞佛还大宣化上人慈悲开示:若于一劫中 常怀不善心作色而骂佛 获无量重罪其有读诵持 是法华经者须臾加恶言 其罪复过彼有人求佛道 而于一劫中合掌在我前 以无数偈赞由是赞佛故 得无量功德叹美持经者 其福复过彼于八十亿劫 以最妙色声及与香味触 供养持经者如是供..
宣化上人:供养功德的大小看什么?
供佛最重要的是要有一种诚心功德的大小全看你的诚心,最贵重的东西你都可以拿去供养佛,这就现出你有一种真心。◎ 宣化上人“然种种灯”:然,就是点燃。燃种种灯就不是只燃一种灯。燃种种灯有什么好处呢?在佛前点灯来供佛,主于眼目明亮,因为你让佛前明亮,因此你的眼目也就明亮,所以眼目明亮都是供..
宣化上人:戒能生诸功德
此则略说持戒之相。戒是正顺解脱之本。故名波罗提木叉。因依此戒。得生诸禅定。及灭苦智慧。这是说戒能生长一切的功德。出家修道的人,想要立功立德,怎样去立呢?就是持戒。你时时都依照戒律去修行,持戒而不犯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不做一些犯戒的事情,这就能生一切的功德,..
诵华法经的感应功德
诵法华经的功德感应是非常多的,不仅是在古代还是在现代,很多人都在持诵修行地藏经,我们在初学法华经的时候一定要明确我们自己的目标,我们在平时也可以多多的念诵普贤菩萨圣号。下面我们就来看一看普贤菩萨的功德感应。普贤菩萨功德感应念诵《法华经》的神奇感应事迹:沙门静生西晋时蜀郡的沙门静生..
宣化上人:你有这布施的功德,你会证果,旁人也会证果
宣化上人慈悲开示:“佛言。睹人施道。助之欢喜。得福甚大。沙门问曰。此福尽乎。佛言。譬如一炬之火。数千百人。各以炬来分取。熟食除冥。此炬如故。福亦如之。”第十章是说明随喜的功德,自己也有利益,他人也有利益,所以这福也没有穷尽。“佛言,睹人施道”:佛说,你看见人家做布施。布施有三种:..
功德天,黑暗女
黄龙慧南一日上堂说法:「有一人朝看《华严经》,暮看《般若经》,昼夜精勤,不曾懈怠。另一人不参禅不论义,白天铺张破席睡觉。这两人一起到我这里来,一人有为,一人无为,哪一个才对呢?」许久无人答腔,黄龙说:「功德天,黑暗女,有智慧的人,两个都不要。」黄龙慧南对弟子描述有为和无为的作风,然后问弟子哪一..
佛说业报差别经得长命报之法
佛说业报差别经得长命报之法佛告首迦:‘一切众生,系属于业,依止于业,随自业转,以是因缘,有上中下差别不同......复有十业,能令众生得长命报,何等为十业?一者、自不杀生。二者、劝他不杀。三者、赞叹不杀。四者、见他不杀,心生欢喜。五者、见彼杀者,方便救免。六者、见死怖者,安慰其心。七者..
普门品功德感应
修行普门品能够让我们求有所得并快速达成心愿,也能够为我们破除心中的烦恼和阴暗,使我们的内心更加清净和安定,而且通过修行普门品还可以帮助我们化解一切的劫难和苦厄,使我们在生活中更加的幸福美满和得心应手。那么普门品功德感应是什么呢? 普门品功德感应唐朝的董雄,是河南人。贞观年中,做太理..
正如法师:功德到哪里去了?
修行人都知道,在诵经、念佛之后,都会回向。其实,做完一件善事善行,也都可以回向。就连一个微笑、一句赞美的话等等,都可以回向。经常听信徒讲:没有回向可以吗?比如,你念诵佛经后,没有回向。可是,诵经之后,某时你突然起念头:保佑儿子身体健康!这就是回向。在不知不觉中,你就将诵经功德回向..
放生的大功德
放生须知:1、放生是救命的行为,要细心周到,处处为众生着想,做到问心无愧才是。2、不能贪图一时方便和便宜,先去预订,造成商家趁机扑抓兜售。3、不能固定时间和地点采买和放生,以避免有心人士伺机敛财捕猎,害及物命。4、随缘买物放生,不拘多少,10元不嫌少,千万不嫌多,慈悲喜舍,心诚为要。甚..
正如法师:做善事是福德还是功德?
作了一件善事,到底是福德呢?还是功德呢?自己很纳闷。生怕作个功德被归到福德那里去,更害怕作个功德成了没有功德,着实很当心。中国古籍《礼记王制》中说:有功德于民者,加地进律。 中国古籍里早有功德二字。这里的功德,意思是功业与德行,跟佛学中所说的功德,含义不同。佛学中的功德,给中文的..
正如法师:达摩祖师一句“并无功德”,梁武帝一个“疑情”
达摩祖师一句并无功德,不是跟你探讨有功德无功德,而是生死大事紧急,识心达本迫切,这就送你梁武帝一个疑情,要你明心见性。不幸,梁武帝不晓得。在禅寺中,我们会看到,诸如念佛是谁?、父母未生前,如何是本来面目?、吃饭者是谁?等起疑情的禅语。起疑情,也称参话头,或看话头。禅者通过一句吃饭..
供奉祈请莲师的功德利益
曼达拉哇公主赞叹莲华生大士之后,莲华生大士微笑地说道:“美丽的空行女,你静听着!为将来和我未曾晤面的众生驱逐黑暗的明灯,是如实的传承我的身像。他们建造我莲华生的化身像,即是安立佛陀的塔庙;亦即敬制如来之身妙义的佛法教幢。“我殊胜的身像,就如同能够具足众宝的宝器一般,谁能够敬重我的身..
鬼都知道积功德
鬼都知道积功德有位刘先生在一所古寺中教儿童读书。一天夜里,月色微明。他听到窗外似乎有窸窸窣窣的声音。从窗户缝隙往外一看,在墙缺口处,隐隐约约似有两个人影。刘先生急忙喊道:“有贼!”忽听隔墙有人轻声说道:“我们不是盗贼,是有事特来求你的。”刘吃惊地问道:“求我什么?”墙外答道:“因我..
达真堪布:行持善法,积累功德的方法
达真堪布:行持善法,积累功德的方法作为修行人,我们都想行持善法、积累功德。但行善不是谁都能做到的,积德就更不容易了。怎样才能行持善法、积累功德呢?有九种方法。 第一,深信。首先就是要深信。深信是从明理中产生的,首先要明白这些佛理。明白了佛理,才能产生真正的信心。在不明理的情况下,盲..
当功德没就破产
当功德没就破产1.我祖母临终时为什么能微笑?目前在什么境界?情况如何?2.父亲不喝酒,不抽烟。但他当了酒烟代理二十年。现在他身体不太好,神经腺痛、头痛,还脚痛。这是否跟卖酒烟的恶业有关系?要修什么功德才能帮助他?3.什么因缘让我有机会继承父亲酒烟代理的生意,且能发展成值百亿台币金额的生意?4.什么..
花言巧语的惊人恶果:失去十种功德
休息绮语获十种功德,何等为十?一者天人爱敬;二者明人随喜;三者常乐实事;四者不为明人所嫌共住不离;五者闻言能领;六者常得尊重爱敬;七者常得爱乐阿兰若处;八者爱乐贤圣默然;九者远离恶人亲近贤圣;十者身坏命终得生善道。诸仁者!是名休息绮语得十种功德。若能以此休息绮语善根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评论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