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明州奉化县有一布袋和尚,长得矮胖,肚皮奇大无比。他出语古怪,东一句,西一句,睡觉则随处而卧。
他经常扛一根棍子,上面挂着一个破布袋和一卷破席子,所有东西都装在布袋里。他见什么就要什么,鸡鸭鱼肉没有不吃的,但是,吃的时候总要分出一点扔在布袋里。布袋和尚有首歌,大意是这样的:
我有一布袋,虚空无挂碍。
展开遍十方,入时观自在。
还有一偈为:
是非憎爱世偏多,仔细思量奈我何。
宽却肠肚须忍辱,豁开心地任从他。
若逢知己须依分,纵遇冤家也共和。

若能了此心头事,自然证得六波罗。
他还有一偈为:
一钵千家饭,孤身万里游。
青目睹人少,问路白云头。
分享到
微信分享
打开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
相关推荐
含辉和尚的故事
含辉和尚的故事从前在浙江某寺,有一法号叫含辉的和尚,年约四十多岁,平日守戒律尚称精严。有一天,他到街上散步,刚好经过一家卖狗肉的铺子前,想不到平日精守戒律的他,竟也经不起阵阵狗肉香味的诱惑,因而垂涎欲滴,颇有一吃为快之感。等他回寺后不久,突然全身发热,身上长起了十八个硕大的毒疮,痛彻入骨。奇..
迷人禅宗,和尚既然在,那“我”去哪儿了?
迷人禅宗,和尚既然在,那“我”去哪儿了?有一个差役,押解犯罪的和尚去外地服刑,每天早上都会清点人数和物品:包袱、公文、和尚和自己。和尚掌握了规律,在某天晚上将差役灌醉,剃掉了他的头发,又互换了衣服,然而逃之夭夭。差役第二天醒来,按照往常一样清点人数和物品,包袱,公文,对着镜子里的..
魏德东教授:从北大清华出家的和尚们--为什么北大清华的博士、博士后选择出家?
魏德东教授:从北大清华出家的和尚们--为什么北大清华的博士、博士后选择出家?为什么北大清华的博士、博士后选择出家? 佛法的可信,是因为从佛陀时代直至如今,一直有佛弟子以亲身的修行体验,证明着佛经的正确。——《大不列颠百科全书》 哲学对这个(宇宙本体,终极真理)不过是推测,而佛教却是亲证..
神鼎和尚
唐代神鼎和尚不肯剃发,能吃一斗酱,每次沿门乞讨,讨得粗布衣裳也穿,讨得细锦罗绮也穿。在利真法师门下听讲经时,问利真法师说:万物是固定的吗?利真说:是固定的。神鼎说:高僧说是固定的,为什么高岸会变成河谷,深渊会变成山陵呢?有死就有生,有生就有死,万物相互交错连环,六道轮回,为什么说是固定的呢?利真..
鲁智深的三皈五戒守了哪些?除了这件事,他的和尚生涯堪称砸场子
鲁智深的三皈五戒守了哪些?除了这件事,他的和尚生涯堪称砸场子鲁智深的三皈五戒守了哪些?除了这件事,他的和尚生涯堪称砸场子澎湃叔的江湖往事(第20期)《水浒传》中描写了许多关于佛家道场的情节,其中比较出名的寺庙有,五台山文殊菩萨道场和大相国寺,以及后来的杭州六和寺。而这些寺庙所写的情..
法显和尚,万里求法
命中注定,法显不是尘凡中人:他的三个哥哥均是几岁便夭折,于是他刚到三岁,便由伤心已极的父亲决定做了小沙弥。只是年岁尚小,暂时养在家中,谁知住了几年,病重要死,家人赶忙送他回寺院,一夜之后,病就好了。自此就不肯回家。十岁时,父亲病死,叔父因他寡母不能独立,逼他还俗,他淡淡地答道:我本不是因有父亲..
滴水和尚悟道因缘
寒冬腊月,一个名为滴水的和尚去天龙寺拜见仪山禅师。外面下着很大的雪,可是仪山禅师却不让他进门。那个和尚就在门外一直跪着,这一跪就是三天。仪山的弟子看他可怜,纷纷为他求情,可是仪山说:我这里不是收容所,不收留那些没有住所的人!弟子们没有办法,只好纷纷走开。到了第四天的时候,那个和尚身上皴列的..
两个和尚在被窝里的对话
在一座破旧的庙宇里,一个小和尚沮丧的对老和尚说:“我们这一个小庙,只有我们两个和尚,我下山去化缘的时候人家都是对我恶语相向,经常说我是野和尚,给我们的香火钱更是少得可怜。今天去化缘,这么冷的天都没有人给我开门,化到的斋饭也少得可怜。师父,我们菩提寺要想成为你所说的庙宇千间、钟声不..
破灶堕和尚嗣安国师
师在北地,有一禅师唯善塞灶,频频感得灶神现身,彼地敬重剧于佛像。是时和尚至彼,为灶神说法。灶神闻法,便获生天。故现本身,礼辞和尚:蒙师说法,重得生天,故来谢师,便还天府。言犹未讫,瞥然不见。其灶瓦解,悉自落破。此师本不称名,因此缘故破灶堕和尚也。..
和尚之勇
一个村落里有几个年轻人非常喜欢调皮捣蛋,每每喜欢晚上装鬼吓人。一天,云居禅师要去村子另一边的洞穴坐禅。那几个爱捣乱的年轻人便藏在他的必经之路上,等到禅师过来的时候,一个人从树上把手垂下来,扣在禅师的头上。年轻人原以为禅师必定吓得魂飞魄散,哪知道禅师任年轻人扣住自己的头,静静的站立不动。..
和尚与禅师
一个和尚出家悟道多年,依然没有开悟长进,他自认为自己不是出家人的料,他便想下山返回尘世。于是和尚便去向禅师辞行,言道:师父,我天生愚钝,我的脑袋像一块顽固不化的石头,不是悟道的料,我只好下山还俗了。禅师并未言语,而是带着他来到寺庙里面一尊佛祖像前。禅师问道:你面前的是谁?和尚回答道:神圣的佛..
和尚与女人
两个和尚在回寺院的途中,在河岸遇到一个非常漂亮的女人。她和和尚一样要到对岸去,但是水太深了,所以其中一个和尚就背她过河。他的同伴因此很愤慨,喋喋不休地谴责他,说他不顾清规,说他忘了自己是个和尚,怎么胆敢去背一个女人?人们将会怎样说?他们的宗教不就要因此遭受非议等等。那个被称为不守清规的和..
和尚眼花作甚么?
侍朗李弥逊居士,圆悟克勤禅师之在家得法弟子,字似之,号普现居士,苏州吴县人。弥逊居士少时极聪颖,读书一目十行,过目成诵。十八岁中乡举。北宋徽宗大观三年(1109),登进士第。政和四年(1114),官拜国朝会要所检阅文字、校书郎、起居郎等职,后因议论时事,被贬为庐山知县。从此他便隐居八年,一心向佛。此间,..
滴水和尚与仪山禅师的因缘
滴水和尚与仪山禅师的因缘寒冬腊月,一个名为滴水的和尚去天龙寺拜见仪山禅师。外面下着很大的雪,可是仪山禅师却不让他进门。那个和尚就在门外一直跪着,这一跪就是三天。仪山的弟子看他可怜,纷纷为他求情,可是仪山说:我这里不是收容所,不收留那些没有住所的人!弟子们没有办法,只好纷纷走开。到了第四天..
滴水和尚_2
仪山禅师有一天在洗澡的时候,因为水太热,就呼叫弟子提桶冷水来加,有一个弟子奉命提了水来,将热水加凉了,便顺手把剩下的水倒掉。禅师不悦的说道:你怎么如此浪费?世间上不管任何事物都有它的用处,只是大小价值不同而已。你那么轻易的将剩下的水倒掉,就是一滴水,如果把它浇到花草树木上,不仅花草树木喜欢,..
万行大和尚:有这个因素,为人处世的结果一定会很好
你不要总想着:我要开悟,我要成佛,我要了生死。佛教讲种什么因就结什么果——种善因就得善果,种恶因就得恶果。佛教特别注重缘起。缘起好,最终的结果就好;缘起不好,结果肯定不好。比如今天你要出门谈一笔生意,可是一出门就摔了个跟头,或者一上车就把脚给卡住了,一波三折,当你终于见到你的合作..
大哥和尚
青林和尚将入寂时,曾召唤献蕴禅师的名字,献蕴禅师应诺。青林和尚道:日转西山后,不须取次(任意、随便,引申为充裕、宽舒)安。献蕴禅师道:雪满金檀树,灵枝万古春。青林和尚又问:或有人问你金针线囊事(原指家务事,这里比喻本分事),子道甚么?献蕴禅师道:若是毛羽相似者,某甲终不敢造次(粗率、轻易)。青林和..
评论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