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知佛性之义,当观时节因缘
一次,法眼文益上堂说:"出家人要依随时令而行,冷即冷,热即热。 欲知佛性之义,当观时节因缘。"
门上写门字

从前,有一个老禅僧住在庵内,在门上写心字,
在窗上也写心字,在墙上还是写上心字。 文益禅师对此事评论说:"门上应该写门字, 窗上应该写窗字,墙上应该写墙字。"
道眼不通被眼堵
因为开挖水进,被沙塞住泉眼,文益禅师见机问道:"泉眼不通被沙堵,道眼不通被什么堵?"众僧无话可答,禅师自答道:"被眼堵。"
分享到
微信分享
打开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
相关推荐
净土法门法师关于因缘果的开示
净土法门法师关于因缘果的开示 问:第五个问题,这是关于因缘果的问题,请问缘有没有因果?与因果的区别是什么?净空法师答:这要把这三个字的含义搞清楚。这是讲,凡是一桩事物的生成或者是现相,这个现相是属于果,它为什么会现相?这里头就有因、有缘。譬如我们用植物来做比喻,我们看了这个桃,树..
惟觉法师:改变命运要修福修慧 从因缘果报上来改变
福报代表这一生当中的经济环境,有福报的人做任何事都很顺利;没有福德,做任何事都会遇到困境,经常一筹莫展,所以福报的熏修很重要。中国有句俗话,大树底下好遮荫。一棵树枝叶茂密,树荫愈大,就能容纳许多人在树下乘凉遮荫;相对的,如果大树没有了,众人也就失去了庇护。就家庭而言,家长没有福报..
男婚女嫁 宿世因缘
男婚女嫁 宿世因缘俗语谓:男大当婚,女大当嫁。从男女的相亲、相爱,进而结为夫妻,成立家庭,负起了生儿育女、抚养教导之责,这是大部分人对生活的共同选择。有些夫妻十分幸运,彼此一见钟情,终身相爱,建立了美满幸福而温馨的家庭,不过亦有不少的夫妻,婚后才发觉彼此性格不合,时常争执,矛盾重..
来果禅师悟道因缘
来果禅师,法名妙树,号净如,俗姓刘,湖北黄冈人。来果禅师幼时即不食荤腥,不好他乐,惟喜欢捏泥土为佛像,供于田岸土洞之中,日间前往礼拜数次。来果禅师的记忆力极好,其父教他读四书五经,不到一年,即能倒背如流。来果禅师七岁时,曾偶然听见邻僧读诵《心经》,至无智亦无得一句时,豁然有省,遂萌出家之念,并坚..
大安法师:佛性是我们本自具有的
居士:我集中思想念阿弥陀佛时,心中有一种空旷、充满、柔和的感觉,这是不是一瞬间感受到的佛性? 法师:心空即佛性,佛性是我们本自具有的。无奈无明烦恼厚重,佛性无能透显。而执持六字洪名,正是开启佛性的金钥匙。为什么这么说?这就要从心佛众生等无差别的原理予以观照。阿弥陀佛的法身、报身、..
梵天劝请佛陀说法因缘
三千多年前的印度摩竭陀国,释迦牟尼佛于菩提树下善胜道场,圆满无上佛果。初成道时,佛陀思惟五浊恶世众生迷惑颠倒,难可教化,久住世间,实无益处,而欲入无余涅槃。当时,大梵天王知道佛陀的想法,即前往面见佛陀,恭敬礼拜、长跪合掌,劝请佛陀慈悲住世,大转法轮。佛陀告诉大梵天王:一切众生皆为尘垢染污,贪着..
省庵大师:发菩提心的因缘
省庵大师:发菩提心的因缘(六)云何念生死苦?谓我与众生,从旷劫来,常在生死,未得解脱。人间天上,此界他方,出没万端,升沈片刻。俄焉而天,俄焉而人,俄焉而地狱、畜生、饿鬼。黑门朝出而暮还,铁窟暂离而又入。登刀山也,则举体无完肤;攀剑树也,则方寸皆割裂。热铁不除饥,吞之则肝肠尽烂;烊铜..
阿弥陀佛与释迦世尊的往昔因缘(之二):无诤念王与宝海梵志
悲华经北凉天竺三藏法师昙无谶译佛告寂意菩萨:“善男子,我于往昔过恒河沙等阿僧祇劫,此佛世界名删提岚,是时大劫名曰善持。于彼劫中,有转轮圣王名无诤念,主四天下。有一大臣名曰宝海,是梵志种,善知占相,时生一子,有三十二相璎珞其身,八十种好次第庄严,以百福德成就一相,常光一寻,其身圆..
妙容尼师的出家因缘
妙容尼师的出家因缘我出生在一个极普通的工人家庭,父母双方家境均差, 庆幸的是母亲是在一个信奉举头三尺有神明,且遵奉东方传统道德的家庭中长成。这可能与外婆家祖上极有关联, 因李氏门中有两位先贤, 但却不知是哪一代为清朝帝王的老师, 特受皇上恩封为武状元, 故推测我们这个家族在历史上, 也曾经显赫..
阿弥陀佛与释迦世尊的往昔因缘(之三):净命比丘与为法比丘
佛说济诸方等学经西晋三藏法师竺法护译佛告阿逸。过去久远不可计劫。尔时有佛号离垢[火*僉]成就功称如来至真等正觉。出现于世八十垓岁。为诸众生颁宣经道。时有比丘名净命。为法都讲宣若干教。言辞柔软辩才至真。劝助发起无央数人。显扬等教多所欢悦。时离垢[火*僉]成就功称如来嘱累净命比丘。于后末..
阿弥陀佛与释迦世尊的往昔因缘(之四):同胞兄弟,共宣法华
妙法莲华经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奉诏译化城喻品第七佛告诸比丘:“乃往过去无量无边不可思议阿僧祇劫,尔时有佛,名大通智胜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其国名好成,劫名大相。诸比丘,彼佛灭度已来甚大久远。譬如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地种,假使有人..
宣化上人:戒律就是你的佛性
金刚棒喝─宣公上人答问录(1)问:请问上人众生从那里来?为什么佛在众生之前悟道?为什么众生没有在佛之前悟道?为什么众生有无明?宣化上人答:众生由无明而来。如果你破了无明,你就成佛了。为什么佛会成佛?因为他能把无明破了。为什么我们仍然是众生呢?因为我们尚未破无明。再详细讲:众生由真空而来,..
卢至长者因缘经(很有趣的佛经故事:真假吝啬鬼)
卢至长者因缘经失译人今附东晋录 若着悭贪。人天所贱。是以智者应当布施。所以者何。我昔曾闻。有大长者。名曰卢至。其家巨富财产无量。仓库盈溢如毗沙门。由其往昔于胜福田修布施因。故获其报。然其施时不能至心。以是之故。虽复富有。意常下劣。所著衣裳。垢腻不净。所可食者。杂谷稗莠黎藿草菜。以..
孝养父母──佛说往昔母亲迦旦遮罗之因缘
《杂宝藏经》卷 第一 : 【 佛时游行,到居荷罗国,便于中路一树下坐,有一老母,名迦旦遮罗,系属于人,井上汲水。佛语阿难,往索水来,阿难承佛勅,即往索水,尔时老母,闻佛索水,自担盥往,既到佛所,放盥着地,直往抱佛。阿难欲遮,佛言莫遮,此老母者,五百生中,曾为我母,爱心未尽,是以抱我..
云盖志元禅师悟道因缘
云盖志元禅师悟道因缘潭州云盖山志元圆净禅师,石霜庆诸禅师之法嗣。悟道之前,曾参访过云居道膺禅师。志元禅师问:“志元不奈何时如何(对于自性这个问题,凑泊不得,我已是无可奈何,请问,我这个时候该怎么办)?”云居禅师道:“只为阇黎功力不到。”志元禅师觉得云居所答,不契已意,便不礼拜。嗣..
三角令珪禅师悟道因缘
三角令珪禅师悟道因缘蕲州(今湖北蕲春)三角山令珪禅师,清令遵禅师之法嗣。初参鄂州清平令遵禅师。清平禅师问:“来作么?”令珪禅师道:“来礼拜。”清平禅师问:“礼拜阿谁?”令珪禅师道:“特来礼拜和尚。”清平禅师呵叱道:“这钝根阿师!”令珪禅师一听,知道自己根机不好,便伏身礼拜。就在这..
京兆尸利禅师悟道因缘
京兆尸利禅师悟道因缘京兆府(今西安)尸利禅师,石头希迁禅师之法嗣,生平不详。初参石头和尚,问:“如何是学人本分事?”石头和尚道:“汝何从吾觅?”尸利禅师道:“不从师觅,如何即得?”石头和尚道:“汝还曾失么?”尸利禅师一听,言下大悟。学道的人首先要明白本分事。既是本分事,当然不从他..
出家证果,宿世因缘
出家证果,宿世因缘有一个富裕的屠夫与妻子共同过着美好的生活,后来,妻子生下一个相貌庄严的男孩,非常逗人喜爱。男孩长大后,既孝顺又能干。当父亲表示希望他能继承父业作屠夫时,他推辞说:父亲,我自己什么时候死都不知道,难道我还愿意杀生吗?既然儿子这么说了,就不要勉强他,屠夫又不是一门很好的行业,不..
三平义忠禅师悟道因缘
三平义忠禅师悟道因缘漳州(今福建漳州)三平义忠禅师,大颠宝通禅师之法嗣,俗姓杨,福州人。初参石鞏(gong)慧藏禅师。石鞏禅师常常用张弓架箭,来接引来机。一天,义忠禅师来到石鞏禅师的法席。石鞏禅师向他喊道:“看箭!”义忠禅师于是拨开胸口,说道:“此是杀人箭。活人箭又作么生?”石鞏禅师将..
翠微无学禅师悟道因缘
翠微无学禅师悟道因缘京兆府翠微无学禅师,丹霞无然禅师之法嗣,俗姓及籍贯不详。初参丹霞天然禅师,即问:“如何是诸佛师?”丹霞禅师呵叱道:“幸自(正自、本自)可怜生(可惜),须要执巾帚作么?”[当人自性即是佛,若不能自肯,向外驰求,即是变主为奴,压良为贱。故丹霞禅师斥责他执巾持帚,作..
评论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