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有的道理的教法,如小乘的俱舍宗和大乘的法相宗是。
漏是烦恼的别名,有漏就是有烦恼。漏含有漏泄和漏落二义:贪嗔等烦恼,日夜由六根门头漏泄流注而不止,叫做漏;又烦恼使人漏落于三恶道,也..
以有漏的道法去断除烦恼,如凡夫修行有漏的六行观去断除七十二品之修惑是。
有漏的禅定,也就是不究竟的禅定,如四禅、四无色定等是。
有漏和无漏。漏,为漏泄之义,即指烦恼。有烦恼而轮回生死,叫做有漏;无烦恼而能出离生死,叫做无漏。..
指凡夫以有漏心修行而招感之净土。唯识家说那是变化土之一种,即众生以有漏之业因招感有漏心所变现之土。亦即佛为化益众生,而以成所作智变..
有法可得的意思。不明白空的道理的人,凡事执著缘生之假相,心中有取、舍的观念,叫做有所得;但在了知空的道理的人,知道万法性空了不可得..
心王、心所之别名。以心王、心所均有所依,故名。其所依者有三,即因缘依、增上缘依、等无间缘依。..
为心王、心所之别名。以心王、心所皆有所缘之境,故名。所缘,谓心识所攀缘之境界,如眼识缘于色,耳识缘于声等是。..
在一切的天中,除了无想天和非想非非想天之外,其余的都是有想天。
方便有余土的简称,四土之一,为无明未尽的人所生的国土,亦即断除了世间之烦恼的圣者(阿罗汉)死后所生的地方,在三界之外。依小乘的说法..
1、依小乘的说法,阿罗汉惑业已尽,生死已了,但身体尚在,名有余涅槃,或有余依涅槃,言其生死之因虽尽,但还余有漏的依身在,待到依身亦..
有者相有,空者性空,相有不离性空,性空也不碍相有,故相性一如,有空不二。般若心经说: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非善非恶,谓之无记,第八识是无覆无记,第七识是有覆无记,有覆即有染污之义,因为它有四烦恼相应而起,所以有染污。..
1、根机和因缘。2、从前结过的缘,现在到了熟的时候,也就是机会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