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法皆空明佛性,一尘不染是禅心。
佛光大辞典
乃有关悉昙学之四部要典:(一)唐代智广撰悉昙字记一卷,(二)日本安然记悉昙十二例一卷,(三)法华梵释,(四)真言句义钞。 p4574 ..
指悉昙四种随缘相承。梵字本源相承有法尔、随缘二种,法尔常恒之相承系依大日经之说,随缘相承有四种:(一)梵王相承,又作南天相承。即印度..
全一卷。唐代智广撰。收于大正藏第五十四册。内容系解说悉昙之摩多(母音)与体文(子音),并略述其合成法之十八章。本书系著者受南天竺沙..
即关于悉昙字门之数目,诸经论所说稍有差异。(一)悉昙字记,于十六母音、三十四子音之五十字门,加一滥(llaj)字,实为五十一字。(二)大唐..
梵语中,二语连续时产生声韵上之变化,称为连声法(梵 sandhi)。即一语之尾为母音,与次一同种类母音相会则为长母音;又父音(子音)与次..
凡十卷。日本了尊著述。收于大正藏第八十四册。系图示说明悉昙之音韵及有关联之诸般事项,全书共分八十章。著者乃悉昙学者明了房信范之门下..
凡八卷,故又称八卷藏。日本延历寺安然(841~901)撰。收于大正藏第八十四册。乃类聚评论悉昙音韵等之由来,及历来有关悉昙形音义之各类记..
(1202~1281)(一)宋代临济宗杨岐派僧。资州(位于四川)墨池人,俗姓贾。号环溪。幼参谒同村梵业寺之觉开,十二岁与张享泉问答,受其认可..
北宋末云门宗僧。静江(广西桂林)人,俗姓冉。生卒年不详。敕谥“佛国禅师”。为法云寺法秀之法嗣。住汴京法云寺。该寺与慧林寺、智海寺共..
唐代僧。又称惟上、成都惟尚、剑南惟尚。从青龙寺惠果和尚传受密教金刚、胎藏两部大法。为青龙门下六杰(辨弘、惠日、空海、惟尚、义圆、义..
(705~782)唐代僧。四川成都人,俗姓童。幼从大光山之道愿修业。后游嵩山(位于河南),从学于荷泽神会,并嗣其法。其时黄龙山多毒蛇,山..
(一)(751~830)唐代牛头宗禅僧。又称遗则。长安人,俗姓长孙。初随慧忠禅师,得悟玄旨,遂南游天台,入天台山佛窟岩开精舍,为佛窟学始祖..
五代禅僧。福建永泰人。生卒年不详。出家后,参谒雪峰义存,并为其法嗣。其后参访诸方,住江西南岳之般舟道场,楚王钦迎,敕住报慈东藏,赐..
禅宗公案名。又作百丈开田。此为唐代禅师百丈惟政(涅槃和尚)以动作代替语言之示众机法。五灯会元卷四百丈涅槃章(卍续一三八·六四上):..
(1898~1969)四川重庆人,俗姓刘。年十九,由父母送入佛寺出家,旋受戒于安徽九华山。民国十六年(1927),入常熟华严学校,亲近持松法师..
北宋译经三藏。金陵(江苏江宁县南)人,俗姓李,南唐后主(李后主)李煜之甥。生卒年不详。七岁出家,十一岁诵法华经。太平兴国八年(983..
唐代僧。住慧日寺,文宗太和八年(834),从青龙寺东塔院法润阿阇梨受密教胎藏法。撰有大随求即得大陀罗尼明王忏悔法一卷、大毗卢遮那经阿..
禅宗公案名。即唐代僧药山惟俨自谓其坐禅乃无所为之坐禅。亦即表示其坐禅乃超越思量分别,以达到绝对真理之坐禅。景德传灯录卷十四(大五一..
即职掌人类饮食之神。禅林象器笺灵像门:“开眼随境摄,阖眼随梦转,不知注禄判官、掠剩大夫,随汝抄劄,消凿禄簿,教汝受苦有日在。”[云..
禅林用语。斥詈慢心躁急、似是而非之禅者。又作掠虚汉。掠,即掠取之意;虚,即虚妄不实;掠虚,即指仅模仿他人言语之表面行动。碧岩录第十..

赞助支持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技术支持


Copyright 地藏孝亲网 u29.net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202519864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