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法皆空明佛性,一尘不染是禅心。
词典列表
(书名)唐玄应撰,二十五卷。又,唐慧琳撰,百卷。此书采集玄应音义慧苑音义等而成。中土亡佚已久。日本有单行本。又收入续藏中。近收入频..
(行事)书写一切经而供养之之法事。一切经为法宝故,以为三宝之一而供养之。
(天名)又云执金刚夜叉、金刚手、金刚力士。手执金刚杖而护帝释天宫门之夜叉神也。遇佛出世,即降于阎浮提,卫护世尊,防守道场。俱舍论十..
十四祖高论尊者清竦。天台人。依琇法师精思止观。旦夜不懈。及继主国清。说行兼至。时钱氏建国。吴越天台一境有同内地。师领众安处厉其志曰..
谓彼初生。说名为爱。爱增盛位。转名为取。此复如何。谓如有一。于诸欲境。系心观察。起欲贪缠。彼从此缠复起余缠。增上转增上。猛利转猛利..
四无量心,亦名四等,谓慈、悲、喜、舍也。有凡夫人,虽得四禅,以乐高胜,求作梵王,更修四无量心。一、慈无量心 爱念众生,常求乐事以饶..
三毒既起,必有所向而发动。发动之处,不出乎三。发动所成就者,是谓之业,故曰三业:一、身业 谓由身所造者,即身作者是也。二、口业 谓由..
随顺贪欲,是谓之爱。分别执着,是谓之见。即眼耳鼻舌身五根,对色声香味触五尘,贪爱染着为爱。意根对于法尘,非理筹度,起诸邪见,如计断..
(杂语)小乘之二十部各谓其开祖为部主。【又】真言胎藏界之三部各立部主,金刚界之五部各有部主,部主有二义:一者国主之义,一者执权之义..
(杂语)又云带刀睡。谓右胁而卧也。盖带刀者,乃在左胁。故左胁不得卧,因名右胁卧为带刀卧。见象器笺十二。..
【一小劫】古代印度的计时单位,《大毗婆沙论》载,人寿自十岁起,每过百年增一岁,至八万四千岁为增劫之极;又自八万四千岁起,每过百年减..
(杂语)固执事物而不离之心也。广百论释曰:非唯空有,亦复空空,遍遣执心。中论疏三末曰:方广之流闻无生,乃更增其执心。..
阿罗汉果向补特伽罗者,谓已永断有顶八品烦恼安住彼道。
初禅者,行人先须趺坐调息,从粗住细住,阶欲界定。次后身心泯然虚豁,失于欲界之身,坐中不见头手。床敷犹若虚空,是为未到地定。此定能生..
【一切行无常】指一切有漏法,皆不具有恒常之性,故曰一切行无常。这是如来所说四法本之一。见《俱舍论》卷二十三。..
(术语)五欲污身如尘坌,故云尘,又欲者六欲,尘者五尘。无量义经曰:微渧先堕,以淹欲尘。智度论十七曰:禅为清净水,能洗诸欲尘。俱舍光..
禅宗公案名。空谷集卷六(卍续一一七·三一六上):“僧问兴化:‘多子塔前,共谈何事?’化云:‘一人传虚,万人传实。’”盖真理乃各人所..
[出观音玄义]二德者。在众生因心所具。则名缘了二因。在诸佛果上所显。则成智断二德。盖了因显。则成智德。缘因显。则成断德故也。一智德智..
佛十八不共法之一。又作一切语业智为前导随智而转。谓佛以微妙清净之语,随智而转,化导利益一切众生,故称一切口业随智慧行。[法界次第卷..
一内空 二外空 三内外空 四空空 五大空 六第一义空 七有为空 八无为空 九毕竟空 十无始空 十一散空 十二性空 十三自相空 十四诸法空 十五不..

赞助支持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技术支持


Copyright 地藏孝亲网 u29.net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202519864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