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州南北派】相州即邺城(今河南彰德),由相州至洛阳有两条通道,一南一北。北魏正始年间,菩提留支与勒那摩提共译《十地经论》,并各自..
【相见同种异种】指相分见分是同种所生?还是异种所生。此一问题,自古即是唯识三境上的一个争议点。世亲之后,十大论师即对此即有不同的见..
【相见道】为‘真见道’的对称,是唯识宗所立菩萨乘修行阶位之一。相,类似之义。于证得根本无分别智之深观后,更生起后得智,观安立谛、非..
【相宗八要】明季末年,白下雪浪洪恩,自大藏中录出相宗著述八种,辑为八卷,以此为学习相宗之阶梯。这八种著述的名称是:一、《百法明门论..
【相待】自他相待,藉以存立。如三线相待为三角,若缺一线则不能。一切之有为法,自他互待亦然。色境待眼根而为色境,眼根待色境而为眼根,..
【相待有】三种有之一。如待短而有长,待长而有短,待东而有西,待西而有东是也。《见大智度论》卷十二。..
【相待假】相待之法,无自体,例如长待短为长,则无长之自性,短待长为短,则无短之自体,长短共无实之体性,而相待存于假,故云相待假。《..
【相无性】唯识宗所立三无性之一,全称相无自性性。所谓相无性,谓一切众生,以妄心于因缘所生之事物,计度有我有法的我相法相,这就成了我..
【相违因】唯识宗所立十因之一。指三界诸法中,能障碍某一法的生、住、成、得等状态,均为该法的相违因。参阅‘十因’。..
【相缚】为六尘境相所缚,而心不自在。《成唯识论》五曰:‘言相缚,谓于境相不能了达如幻事等,由斯见分相分所拘,不得自在,故名相缚。’..
【相应】为二十四不相应行法之一。相应者,契合相顺之谓,由因而有果,果与因相应。《百法直解》曰:‘相应者,依于心及心所和合俱起假立。..
【相应五义】心所与心王相应,有下列五义,称相应五义,亦名五义平等:一、所依同:心王与心所同依于一根,方得相应。如眼识心所,与眼识心..
【相应因】为小乘所立诸法生起的六因之一。心王与心所互为相,以心王为因而起心所,又以心所为因而起心王,故彼此相应,称为相应因。《俱舍..
【相应无明】二种无明之一,为‘不共无明’的对称。又作共无明。即是与贪等诸惑相应而生起的无明。参阅‘不共无明’条。..
【相续执持位】证得佛果的第八识,至无终尽期,都名阿陀那 Adana 识。阿陀那义译执持,谓执受任持色、心诸法种子,以及五根身使之相续而不..
【相续假】成实论所说三假之一。一切有为法,悉由因果相续,而至视如假有,而无实体。
【思已业】于心中分别思惟之思业,而现行为言语之谓。
【思心所】为心所有法中的遍行心所之一。思是意志作用,《成唯识论》曰:‘谓令心造作为性,于善品等役心为业。’故思的自性,只是造作,以..
【思食】四食之一,又作意念食。于第六意识思所欲之境,生希望之念以滋长相续诸根。《大乘义章》卷八曰:‘过去业思,是其命根,令命不断,..
【思量能变识】唯识宗所立‘三能变识’之一 。唯识家以为‘识’能转变生起万法,或变现为心内主观(见分)与客观(相分)认识作用之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