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微信分享
打开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
点赞推荐
东林法语
【苦难即为良师】国太夫人韦提希,平日养尊处优,突然遭遇到儿子阿阇世的恶逆,深感人世剧苦,顿生厌离之心,恳求往生净土,足证苦难即为良师。阿阇世王子的宫廷政变亦是成就其母亲往生极乐的逆增上缘。--大安法师《净宗法语大观》..
东林法语
六斋日是:初八、十四、十五、二十三、二十九、三十,是为六斋日。这是四天王和四天王的太子在这六天要巡视南阎浮提,观察世间人的善恶情况,要上报给帝释天。帝释天根据世人善恶的情况,会对他的命运做一个加减乘除的计算。所以这六斋日要尽量的多行善,多修行,对我们的福德智慧有好处。—大安法师..
东林法语
命中没有修善因,求之不可得;命中修了善因,今生的善果却之不可免。--大安法师
东林法语
大安法师:念佛一点都不伤气。不仅不伤气,而且会补气,补元气、补能量。因为这个名号就是大能量场,具有无量的光明!念得越多,你的能量就越大,脸上都能放光,神采奕奕。我们这里十天百万佛号,念下来,你看看念出来的人,个个红光满面。..
东林法语
一个念佛行人最好做的善事不要让别人知道,积阴德,佛菩萨会知道,定会给我们很好的果报。——大安法师
东林法语
古语云:“聪明不能敌业,富贵岂免轮回。”生死到来,一无所靠。唯阿弥陀佛,能为恃怙。惜世人知者甚少,知而真信实念者更少也。——《印光法师文钞》
东林法语
念佛之人,有病,即作将死想,一心念佛。寿若未尽,反能速愈。若唯望病愈,则是怕死。有怕死之心,便难感佛。--《印光法师文钞》
东林法语
夫学佛者,无论庄严形迹,止贵真实修行。在家居士,不必定要缁衣道巾,带发之人,自可常服念佛。不必定要敲鱼击鼓,好静之人,自可寂默念佛。不必定要成群做会,怕事之人,自可闭门念佛。不必定要入寺听经,识字之人,自可依教念佛。千里烧香,不如安坐家堂念佛。——莲池大师《云栖净土汇语》..
蒲鲁塔克
“你真的要问为什么毕达哥拉斯不吃肉吗?在我而言,我反而会问第一个口舐凝血,把死尸的肉放到唇边的人,他所处的究竟是怎样的一种精神状态?他大排筵席,筵席上的是死了的腐烂的身体。这些身体不久以前还在呜叫、号泣、挣扎求生,他竟胆敢称这些支离的肉块为滋养食物。奇怪的是有什么意外事催使他这样..
东林法语
大安法师:学佛之人一定要平和下来了,讲话要慢慢讲,走路要慢慢走,要放慢一点节奏。我们有时候到工厂去,我发现他们走路都走得很快,那个厂领导有时跟我们一起走都很不自在,我们已经习惯了这种慢慢走......我们走慢一点,我们的佛号就不至于漂的太远,这一定要注意。..
东林法语
若境遇不嘉者,当作退一步想。试思世之胜我者固多,而不如我者亦复不少。但得不饥不寒,何羡大富大贵。乐天知命,随遇而安。如是,则尚能转烦恼成菩提,岂不能转忧苦作安乐耶?--《印光法师文钞》
东林法语
举凡礼拜读诵大乘经典,及作一切于世于人有益之事,悉皆以此回向西方。不可唯以念佛回向西方,其余功德,另去回向世间福报,则念不归一,便难往生。--《印光法师文钞》
东林法语
念佛即是持咒。念佛得力后,对境自如,作厌离想,即是解脱初门。但目前如何便得自在?久持不退,自有相应时也。——莲池大师《云栖净土汇语》
东林法语
大安法师:我们无量劫以来,阿赖耶识的业力种子,妄想纷飞,散乱是因为我们的心是乱的,妄念纷飞指的是这个。你不能说,我有信愿就很清静了,就不散乱了。反而是你能知道自己心很散乱,说明你已经开始在念佛了。只要具足深信切愿,每天坚持十念法,阿弥陀佛临命终时都会来接引。..
东林法语
我们学佛是要了生脱死的,学佛是要圆成我们本具的佛性的,你先要把这个目标树立起来。那么树立起来以后,这个世间一切都是梦幻泡影,它的吉凶祸福都是在做梦:好一点也是梦,坏一点也是梦。——大安法师..
东林法语
佛法广大,虽登地菩萨,不能尽知。然欲得实益,只此一句南无阿弥陀佛,便可出生死,证涅槃,圆成佛道。我等下根凡夫,非从极约之法门做,则只成种善根而已。欲得现生就了生死,梦也梦不著。--《印光法师文钞》..
东林法语
【求生西方,比求来生做人容易】人一生中所造罪业,不知多少。别的罪有无且勿论,从小吃肉杀生之罪,实在多的了不得。若宿业若现,三途恶道,定规难逃。想再做人,千难万难。故说求生西方,比求来生做人容易。以仗佛力加被故,宿世恶业容易消。纵未能消尽,以佛力故,不致偿报。--《印光法师文钞》..
东林法语
净土法门,一切世间事务,均无所碍。但须各尽其分,如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和、妇顺,主仁、仆忠,而已。--《印光法师文钞》
东林法语
大安法师:要做到随缘安乐,首先要智慧观照吾人在这一期生命当中,命运的好坏是由宿世的善恶业因所致。今生的吉利福报是由于前世今生修了善;今生的逆境潦倒都是前世今生造恶所致。所以无论是遇到顺境还是逆境,都要以平常心对待。..
东林法语
大安法师:家人对佛教不了解,你就慢慢来,就不要太明显地显露你学佛。你就学莲藕嘛,和光同尘,这样慢慢过渡一下。念佛也有很多种念法。心里默念佛号,既念了佛同时别人又不知道。所以有时候学佛也需要方便善巧。..
评论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