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宝积经卷第一
大宝积经卷第二
大宝积经卷第三
大宝积经卷第四
大宝积经卷第五
大宝积经卷第六
大宝积经卷第七
大宝积经卷第八
大宝积经卷第九
大宝积经卷第十
大宝积经卷第十一
大宝积经卷第十二
大宝积经卷第十三
大宝积经卷第十四
大宝积经卷第十五
大宝积经卷第十六
大宝积经卷第十七
大宝积经卷第十八
大宝积经卷第十九
大宝积经卷第二十
大宝积经卷第二十一
大宝积经卷第二十二
大宝积经卷第二十三
大宝积经卷第二十四
大宝积经卷第二十五
大宝积经卷第二十六
大宝积经卷第二十七
大宝积经卷第二十八
大宝积经卷第二十九
大宝积经卷第三十
大宝积经卷第三十一
大宝积经卷第三十二
大宝积经卷第三十三
大宝积经卷第三十四
大宝积经卷第三十五
大宝积经卷第三十六
大宝积经卷第三十七
大宝积经卷第三十八
大宝积经卷第三十九
大宝积经卷第四十
大宝积经卷第四十一
大宝积经卷第四十二
大宝积经卷第四十三
大宝积经卷第四十四
大宝积经卷第四十五
大宝积经卷第四十六
大宝积经卷第四十七
大宝积经卷第四十八
大宝积经卷第四十九
大宝积经卷第五十
大宝积经卷第五十一
大宝积经卷第五十二
大宝积经卷第五十三
大宝积经卷第五十四
大宝积经卷第五十五
大宝积经卷第五十六
大宝积经卷第五十七
大宝积经卷第五十八
大宝积经卷第五十九
大宝积经卷第六十
大宝积经卷第六十一
大宝积经卷第六十二
大宝积经卷第六十三
大宝积经卷第六十四
大宝积经卷第六十五
大宝积经卷第六十六
大宝积经卷第六十七
大宝积经卷第六十八
大宝积经卷第六十九
大宝积经卷第七十
大宝积经卷第七十一
大宝积经卷第七十二
大宝积经卷第七十三
大宝积经卷第七十四
大宝积经卷第七十五
大宝积经卷第七十六
大宝积经卷第七十七
大宝积经卷第七十八
大宝积经卷第七十九
大宝积经卷第八十
大宝积经卷第八十一
大宝积经卷第八十二
大宝积经卷第八十三
大宝积经卷第八十四
大宝积经卷第八十五
大宝积经卷第八十六
大宝积经卷第八十七
大宝积经卷第八十八
大宝积经卷第八十九
大宝积经卷第九十
大宝积经卷第九十一
大宝积经卷第九十二
大宝积经卷第九十三
大宝积经卷第九十四
大宝积经卷第九十五
大宝积经卷第九十六
大宝积经卷第九十七
大宝积经卷第九十八
大宝积经卷第九十九
大宝积经卷第一百
大宝积经卷第一百一
大宝积经卷第一百二
大宝积经卷第一百三
大宝积经卷第一百四
大宝积经卷第一百五
大宝积经卷第一百六
大宝积经卷第一百七
大宝积经卷第一百八
大宝积经卷第一百九
大宝积经卷第一百一十
大宝积经卷第一百一十一
大宝积经卷第一百一十二
大宝积经卷第一百一十三
大宝积经卷第一百一十四
大宝积经卷第一百一十五
大宝积经卷第一百一十六
大宝积经卷第一百一十七
大宝积经卷第一百一十八
大宝积经卷第一百一十九
大宝积经卷第一百二十
分享到
微信分享
打开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
相关推荐
佛说阿弥陀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q)树给(jǐ)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大阿罗汉,众所知识:长老舍利弗、摩诃(hē)目犍(jiān)连、摩诃(hē)迦叶(sh)、摩诃(hē)迦旃(zhān)延、摩诃(hē)俱絺(chī)罗、离婆多、周利槃(pn)陀伽(qi)、难陀、阿难陀、罗睺(hu)罗、憍(jiāo)梵(fn)波提、宾..
佛说无量寿经
佛说无量寿经卷上我闻如是,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万二千人俱,一切大圣,神通已达。其名曰:尊者了本际、尊者正愿、尊者正语、尊者大号、尊者仁贤、尊者离垢、尊者名闻、尊者善实、尊者具足、尊者牛王、尊者优楼频螺迦叶、尊者伽耶迦叶、尊者那提迦叶、尊者摩诃迦叶、尊者舍利弗、尊者..
净土五经日诵集要(净宗早晚课)
序诸佛如来出兴于世,唯欲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净土法门单刀直入、直指众生以念佛心入佛知见。信愿持名,乘托阿弥陀佛大悲愿力,横超三界,带业往生,究竟成佛。净土法门大畅诸佛度生出世之本怀,乃释尊一代时教归宗结顶之法。第经历代祖师大德的弘传,南无阿弥陀佛六字洪名,如海潮音,隆响寰宇。吾..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
御製无量寿佛赞西方极乐世界尊,无量寿佛世希有;能灭无始亿劫业,令彼苦恼悉消除。若人能以微妙心,甞以极乐为观想,广与众生分别说,举目即见阿弥陀。佛身色相显光明,阎浮檀金无与等,其高无比由旬数,六十万亿那由他;眉间白毫五须弥,绀眼弘澄四大海,光明演出诸毛孔,一孔遍含诸大千。一界中有一..
大宝积经
大宝积经卷第一大宝积经卷第二大宝积经卷第三大宝积经卷第四大宝积经卷第五大宝积经卷第六大宝积经卷第七大宝积经卷第八大宝积经卷第九大宝积经卷第十大宝积经卷第十一大宝积经卷第十二大宝积经卷第十三大宝积经卷第十四大宝积经卷第十五大宝积经卷第十六大宝积经卷第十七大宝积经卷第十八大宝积经卷第..
佛说无量寿佛名号利益大事因缘经
我闻如是: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诸漏已尽,神通明达。诸众圣其名曰:尊者阿难,尊者目犍连,尊者舍利弗,尊者大牛王,尊者摩诃迦叶,尊者摩诃伽耶迦叶,尊者大周那,尊者名闻迦叶,尊者大净心志等,皆如斯等以为上首,又普贤菩萨,文殊师利菩萨,信净慧菩萨,善解脱..
阿閦佛国经
阿閦佛国经卷上发意受慧品第一闻如是:一时佛在罗阅祇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比丘千二百五十人俱,皆阿罗汉也生死已断,无复有结,悉坏牢狱,已得自在意、已善解智慧,为度诸天、龙王皆为之伏,所作已办,诸当为者已脱重担,便得所有,用正慧解,意得自在,所度无极独阿难未也。尔时,贤者舍利弗起,长..
大宝积经之无量寿如来会
大宝积经卷第十七大唐三藏菩提流志奉 诏译无量寿如来会第五之一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万二千人俱,皆是诸大声闻众所知识,其名曰:尊者阿若憍陈如、马胜、大名有贤、无垢、须跋陀罗、善称圆满、憍梵钵提、优楼频蠡迦叶、那提迦叶、伽耶迦叶、摩诃迦叶、舍利弗、大目揵连、摩..
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
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卷第一佛在王舍国灵鹫山中,与大弟子众千二百五十人、菩萨七十二那术、比丘尼五百人、清信士七千人、清信女五百人、欲天子八十万、色天子七十万、遍净天子六十那术、梵天一亿,皆随佛住。神通飞化弟子,名曰:知本际贤者、马师贤者、大力贤者、安详贤者、能赞贤者、满愿臂贤者、无..
佛说阿弥陀三耶三佛萨楼佛檀过度人道经
佛说阿弥陀三耶三佛萨楼佛檀过度人道经卷上佛在罗阅祇耆阇崛山中。时有摩诃比丘僧万二千人,皆净洁一种类,皆阿罗汉:贤者拘隣、贤者拔智致、贤者摩诃那弥、贤者合尸、贤者须满日、贤者维末坻、贤者不迺、贤者迦为拔坻、贤者忧为迦叶、贤者那履迦叶、贤者那翼迦叶、贤者舍利弗、贤者摩诃目揵连、贤者摩..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鹫峯山中,与大苾刍众三万二千人俱,皆得阿罗汉,具大神通。其名曰:尊者阿若憍陈如、尊者马胜、尊者麽瑟比拏、尊者大名、尊者跋多婆、尊者称天、尊者离垢、尊者妙臂、尊者布阑拏枳曩、尊者憍梵波提、尊者优楼频螺迦叶、尊者那提迦叶、尊者舍利子、尊者大目乾连、尊者摩诃迦旃..
称赞净土佛摄受经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室罗筏住誓多林给孤独园,与大苾刍众千二百五十人俱,一切皆是尊宿声闻众望所识大阿罗汉,其名曰:尊者舍利子、摩诃目犍连、摩诃迦叶、阿泥律陀,如是等诸大声闻而为上首。复与无量菩萨摩诃萨俱,一切皆住不退转位,无量功德众所庄严,其名曰:妙吉祥菩萨、无能胜菩萨、常精进..
大宝积经卷第一
大宝积经并序大唐太上皇製朕闻:天之为大也高,上下之容可纪,地之为大也广,纵横之数可推,则知无去无来、不生不灭。拯沉沦于沙劫、救焚灼于尘区,毒龙惧其威光、醉象惮其神力,其大则包于宇宙,其小则隐于毫芒。七十二君,先在陶钧之内,万八千载,即为俄顷之间,汉日载其通晖,周星彰其降诞,鹫头峯..
大宝积经卷第二
大宝积经卷第二大唐三藏菩提流志奉 制译三律仪会第一之二「复次迦叶!当于尔时,有人诈现修菩萨行,便自显扬生于放逸。生放逸已,谓胜独觉及阿罗汉,住于非理,名不可治,当堕恶趣。复次迦叶!未来有人住于非业作非业故,取众生相为说法故,处处游行唯修似行,极似布施、持戒、安忍、精进、静虑、般若..
大宝积经卷第三
大宝积经卷第三大唐三藏菩提流志奉 诏译三律仪会第一之三尔时尊者摩诃迦叶白佛言:「甚奇世尊!如是人等闻此等经不生厌离。」佛告大迦叶言:「若有众生成就四法,闻说此经不生厌离。云何为四?多放逸故不能深信,业异熟故亦不深信,大地狱故不能审信,我当死故。若人成就如是四法,不生厌离。迦叶!复..
大宝积经卷第四
大宝积经卷第四大唐三藏菩提流志奉 诏译第二无边庄严会无上陀罗尼品第一之一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林,与大比丘众及无量无数菩萨摩诃萨俱。此诸菩萨皆是一生补处,从异佛刹而来集会。尔时世尊,大众围绕供养恭敬而为说法。时彼众中有一菩萨,名无边庄严,从座而起偏袒右肩,右膝着地向佛合..
阿閦佛国经
阿閦佛国经卷下诸菩萨学成品第四尔时,贤者舍利弗心念言:「佛已说弟子所学成,愿佛当复说诸菩萨所学成。所以者何?皆当学成是诸菩萨所照光明。」时佛即知贤者舍利弗心所念,即告舍利弗:「其阿閦如来、无所着、等正觉佛刹有若干百菩萨、若干千菩萨、若干亿菩萨、若干亿百千菩萨大会如是。」佛语舍利弗..
大宝积经卷第五
大宝积经卷第五大唐三藏菩提流志奉 制译第二无边庄严会无上陀罗尼品第一之二尔时佛告无边庄严菩萨言:「我当说彼陀罗尼门理趣差别智慧善巧,令诸菩萨得陀罗尼善巧方便,由证此故,当能了知随法祕密善巧理趣。云何了知?无边庄严!于眼所见色陀罗尼,乃至意所知法陀罗尼门。无边庄严!云何六内诸法所取..
大宝积经卷第六
大宝积经卷第六大唐三藏菩提流志奉 诏译第二无边庄严会出离陀罗尼品第二尔时无边庄严菩萨摩诃萨白佛言世尊:「云何名为出离诸法陀罗尼门?」佛言:「无边庄严!此是出离一切文字印法,一切诸法悉入其中。云何名入?以平等故。一切诸法皆入平等,亦不见法入于平等,不可了知、不可得故。于一切法自性如..
大宝积经卷第七
大宝积经卷第七大唐三藏菩提流志奉 制译第二无边庄严会清净陀罗尼品第三之二尔时佛告无边庄严:「有诸天神住鸡罗娑山,彼等天神能令诸说法者六根清净,于诸演说开示法时,助其语业令相续说。」即说呪曰:「钵啰(二合)多钵怛底(一) 吠嚧折那筏底(二) 没陀末底(三) 嚩苏末底(四) 达摩末底(五) 遏三钵啰(..
大宝积经卷第八
大宝积经卷第八西晋三藏竺法护奉 诏译密迹金刚力士会第三之一闻如是:一时佛游王舍城灵鹫山,与大比丘众俱四万二千,菩萨八万四千。一切大圣神通以达,各在十方异佛国会故来集此,皆得法忍至不退转、一生补处,逮致总持辩才无碍,周流十方无数佛土神通自娱,弃诸外学降伏众魔消诸怨敌,等心众生,覩一..
大宝积经卷第九
大宝积经卷第九西晋三藏竺法护奉 诏译密迹金刚力士会第三之二密迹金刚力士语寂意菩萨:「菩萨所说,口未曾宣污染恶言、不仁之辞、瞋恚痴言,亦无谀谄,无刚结言、崎岖之语、调戏俳说、无益之文,语不妄笑、谗言两舌、不顾男女、不坚硬,无有麁辞卒暴之性,不有怀害、无取舍心,不失仪节志亦无结心,无..
大宝积经卷第十
大宝积经卷第十西晋三藏竺法护奉 诏译密迹金刚力士会第三之三尔时寂意复问密迹金刚力士:「如来有几事祕要,一切声闻诸缘觉地所不能及也,何况凡庶闇蔽之类?善哉密迹!愿意乐任,颁宣如来祕要普入,一切众会咸欲闻之。」密迹力士谓寂意曰:「谛听谛听,善思念之,今当敷演如来祕要。有三事。何谓为三..
大宝积经卷第十一
大宝积经卷第十一西晋三藏竺法护译密迹金刚力士会第三之四密迹金刚力士复谓寂意菩萨:「何谓为如来心祕要?其业清净,所以因缘一切诸天子所生,以一识慧寿八万四千劫,又其神识不转不变,以为余识乃至定意还得寿命;从彼终没,因其所行受身而生。如是寂意!如来从其夜得成佛道至灭度日,于其中间,如来..
大宝积经卷第十二
大宝积经卷第十二西晋三藏竺法护译密迹金刚力士会第三之五尔时密迹力士谓寂意曰:「菩萨往诣佛树以成佛道。如来至真未转法轮,开导众生巍巍如是,所化无量,多于初发行道时心,及坐佛树所济众生,岂可呰哉。以故知之,当作是观。若有菩萨坐在法床,疾近无上正真之道,所度众生益复加倍。适成佛道,妙式..
大宝积经卷第十三
大宝积经卷第十三西晋三藏竺法护译密迹金刚力士会第三之六于是密迹金刚力士所愿已备得受佛决,所望已毕欣然大悦,叉手白佛言:「唯佛大圣就我旷野之界鬼王国土,在密迹宫舍七日受请。诸菩萨等及大声闻,唯见垂愍顾意不忽。当于佛所在、于旷野鬼王土地、在于鄙舍,垂意小食,化鬼神众妖魅反足之物、揵沓..
大宝积经卷第十四
大宝积经卷第十四西晋三藏竺法护译密迹金刚力士会第三之七尔时密迹金刚力士谓贤者大目揵连:「耆年目连!世尊所叹神足第一。仁且从地举是金刚。」时大目连前举金刚,以无极力,以四大海水上沃日,其势又牵曾到野马世界,无所不至。道力显变,奋其神足而欲移之,此三千大千世界震动上下,而不能摇金刚大..
大宝积经卷第十五
大宝积经卷第十五西晋三藏竺法护译净居天子会第四之一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菩萨比丘众六万人俱,皆悉住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其诸声闻众所知识。尔时世尊于中食后入于三昧,此三昧威神力故,震动三千大千世界。时诸释梵天、护世四王等来诣佛所,到已头面礼足,在一面立合掌向佛。..
大宝积经卷第十六
大宝积经卷第十六西晋三藏竺法护译净居天子会第四之二「复次金刚摧!菩萨梦中自见被缚将杀,此菩萨魔业增盛非业障。彼应修无碍定修于慈心,以此净除业障。此菩萨是见六地初地。若梦被系在死尸中,是见五地。若被缚至亲里围绕,是六地。是魔业,不勤修、初地羸劣,为无上道应修增上进。「复次金刚摧!菩..
大宝积经卷第十七
大宝积经卷第十七大唐三藏菩提流志奉 诏译无量寿如来会第五之一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万二千人俱,皆是诸大声闻众所知识,其名曰:尊者阿若憍陈如、马胜、大名有贤、无垢、须跋陀罗、善称圆满、憍梵钵提、优楼频蠡迦叶、那提迦叶、伽耶迦叶、摩诃迦叶、舍利弗、大目揵连、摩..
大宝积经卷第十八
大宝积经卷第十八大唐三藏菩提流志奉 诏译无量寿会第五之二「复次阿难!彼极乐界,无诸黑山、铁围山、大铁围山、妙高山等。」阿难白佛言:「世尊!其四天王天、三十三天,既无诸山,依何而住?」佛告阿难:「于汝意云何?妙高已上有夜摩天乃至他化自在天,及色界诸天等,依何而住?」阿难白佛言:「世..
大宝积经卷第十九
大宝积经卷第十九大唐三藏菩提流志奉 诏译不动如来会第六之一授记庄严品第一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阿罗汉众所知识,诸漏已尽无复烦恼,心慧解脱自在无碍犹如大龙,所作已办舍于重担,逮得己利尽诸有结,正教通达到于彼岸;唯有阿难住于学地。尔时尊者舍利..
大宝积经卷第二十
大宝积经卷第二十大唐三藏菩提流志奉 诏译不动如来会第六之二菩萨众品第四尔时尊者舍利弗作如是念:「世尊今者已说声闻功德,复愿说诸菩萨具足功德。何以故?一切功德从此出生。」尔时世尊知其所念,告舍利弗:「彼佛刹中有无量百千亿诸菩萨众皆来集会。所有出家菩萨,以佛神力随所听闻,皆能领悟受持..
大宝积经卷第二十一
大宝积经卷第二十一大唐三藏菩提流志奉 诏译被甲庄严会第七之一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林,与大比丘众及诸菩萨摩诃萨俱,悉从种种佛刹来集。尔时世尊,无量百千众所围绕供养恭敬。时彼众中有菩萨摩诃萨名无边慧,即从坐起,偏袒右肩右膝着地,稽首作礼合掌向佛,白言:「世尊!我有少疑请问..
大宝积经卷第二十二
大宝积经卷第二十二大唐三藏菩提流志奉 诏译被甲庄严会第七之二「复次无边慧!我念往昔修菩萨行时被如是甲冑、乘如是大乘,超过诸际,能灭黑闇,能除怖畏,以大精进,乃于无量百千俱胝那由他佛所闻此菩萨摩诃萨甲冑庄严大乘庄严。踊跃欢喜观此法时,于佛世尊恭敬尊重,不作是念:『我被如是甲冑,我有..
大宝积经卷第二十三
大宝积经卷第二十三大唐三藏菩提流志奉 诏译被甲庄严会第七之三「复次无边慧!诸菩萨摩诃萨乃于无边甲冑境界、无边大乘境界、无边大道境界而发趣之。何以故?于一切处能随入故。诸菩萨摩诃萨为欲随入一切法故被大甲冑,为欲随入一切法故乘于大乘,为欲随入一切法故住斯大道,于一切法得平等故而发趣之..
大宝积经卷第二十四
大宝积经卷第二十四大唐三藏菩提流志奉 诏译被甲庄严会第七之四「复次无边慧!诸菩萨摩诃萨如是观察一切法时,便于诸法得法光明,不于空中而见于空,亦不离空而见于空,不见少法与空相应若不相应,不以空空不见于空、不见不空,亦不以见观一切法。作是见时,不于无相而见无相,不异无相而见无相,亦无..
大宝积经卷第二十五
大宝积经卷第二十五大唐三藏菩提流志奉 诏译被甲庄严会第七之五「复次无边慧!我念往昔过二阿僧祇劫,尔时有佛出现世间,号曰月灯王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劫名甘露,国名清净。彼佛世界颇梨所成,常有光明遍照其土,若有众生遇斯光者净妙端..
大宝积经卷第二十六
大宝积经卷第二十六梁三藏法师曼陀罗译法界体性无分别会第八之一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陀林给孤独园,与大比丘八千人俱;菩萨摩诃萨万二千人,从无量佛土而来集会;复有三万二千天子悉向大乘。时大众中有菩萨摩诃萨名文殊师利童子,及宝上天子。尔时宝上天子作是思惟:「若今世尊告文殊师利演说于..
大宝积经卷第二十七
大宝积经卷第二十七梁三藏曼陀罗译法界体性无分别会第八之二文殊师利言:「天子!觉了身见之体性故名佛出世。天子!示现无明有爱体性名佛出世,觉了贪瞋痴体性故名佛出世。天子!示现颠倒体性平等名佛出世。天子!觉了诸见之体性故名佛出世。天子!示阴界入法界体性名佛出世。天子!佛出世者,诸法无生..
大宝积经卷第二十八
大宝积经卷第二十八元魏三藏法师佛陀扇多译大乘十法会第九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住王舍大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五百大阿罗汉俱,菩萨摩诃萨无量无边。尔时会中有一菩萨摩诃萨,名净无垢宝月王光,即从坐起整服右肩,右膝[跍*月]跪莲花台上,至如来所合掌向佛,白言:「世尊!行大乘住大乘比丘,云何..
大宝积经卷第二十九
大宝积经卷第二十九大唐三藏菩提流志奉 诏译文殊师利普门会第十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八百人俱,菩萨摩诃萨四万二千。时有菩萨名无垢藏,与九万二千诸菩萨众,恭敬围绕从空而来。尔时世尊即告大众:「彼诸菩萨,为遍清净行世界普花如来劝发,来此娑婆世界,令于我所听受普入..
大宝积经卷第三十
大宝积经卷第三十大唐三藏菩提流志奉 诏译出现光明会第一十一之一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与大比丘众五百人俱,一切皆悉得大自在;复有八十那由他菩萨摩诃萨,皆是一生补处,弥勒菩萨而为上首;复有四十那由他诸大菩萨,文殊师利法王子等而为上首。尔时会中有一童子名为月光,即从座起偏袒..
大宝积经卷第三十一
大宝积经卷第三十一唐天竺三藏菩提流志译出现光明会第十一之二「我昔为是经,护持清净戒,常修于定慧,及施诸众生。我昔为是经,恶人来毁骂,我时生怜愍,于彼不加害。我昔为是经,求者皆施与,各随其所乐,悉令得欢喜。我昔为是经,奉施诸宫殿,庄严众宝网,供养于诸佛。我昔为是经,舍种种珍玩,及以..
大宝积经卷第三十二
大宝积经卷第三十二唐天竺三藏菩提流志译出现光明会第十一之三「如来已尽于生际,大悲普覆诸世间,法王最胜人中尊,愿说何缘现微笑?无量无边大菩萨,并余威德诸天众,悉于空中持妙盖,而此大地皆振动,谁于往昔如来所,长夜修行诸善法,平等悦意大悲尊,愿说何缘现微笑?谁于往昔供诸佛,得闻此法生欢..
大宝积经卷第三十三
大宝积经卷第三十三唐天竺三藏菩提流志译出现光明会第十一之四「世尊入城时,无量诸众生,闻空中所说,得眼尽边智。世尊入城时,无量诸众生,闻空中所说,了知眼自性,毕竟空无我,皆获眼清净。耳鼻舌身心,色声香味触,乃至音声名,一切皆如是。贪瞋痴忿慢,悭嫉诳贡高,乃至于放逸,当知亦复然。世尊..
大宝积经卷第三十四
大宝积经卷第三十四唐天竺三藏菩提流志译出现光明会第十一之五「尔时世尊,当入城时,以不思议,神通之力,于虚空中,出微妙声,演说种种,陀罗尼行,令诸大众,闻如是言。是陀罗尼,于眼尽边,生边边际,寂静流转,乃至寂灭,如是诸法,皆能通达,究竟安住。以布施力,究竟摄取,以持戒力,究竟成就,..
大宝积经卷第三十五
大宝积经卷第三十五大唐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菩萨藏会第十二之一开化长者品第一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于室罗筏国雨安居,过三月恣举已、作衣服竟,与大苾刍众千二百五十人俱,游化诸国。是薄伽梵,成就广大微妙名称,出现世间,为诸天人之所赞颂,所谓如来、应、正等觉、明行圆满、善逝、世间解、无上丈..
大宝积经卷第三十六
大宝积经卷第三十六大唐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菩萨藏会第十二之二金毗罗天受记品第二尔时世尊于彼中道不移其处,令诸长者建立圣果。以如来威势入王舍城,四众围绕容仪庠序。时有护王舍城诸天药叉大善神王,名金毗罗,作如是念:「今者如来形相殊异,于世间中最胜难遇,堪受人天之所供养。我等今当应以种..
大宝积经卷第三十七
大宝积经卷第三十七大唐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菩萨藏会第十二之三如来不思议性品第四之一尔时佛告舍利子:「是诸菩萨摩诃萨善住如是清净信已,复能信受如来、应、正遍知十种不可思议法,谛奉清净无惑无疑不异分别,倍复踊跃深生欢喜发希奇想。舍利子!何等名为如来十种不思议法?舍利子!一者信受如来不..
评论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