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一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二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三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四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五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六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七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八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九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十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十一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十二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十三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十四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十五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十六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十七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十八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十九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二十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二十一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二十二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二十三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二十四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二十五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二十六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二十七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二十八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二十九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三十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三十一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三十二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三十三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三十四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三十五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三十六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三十七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三十八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三十九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四十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四十一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四十二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四十三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四十四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四十五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四十六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四十七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四十八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四十九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五十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五十一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五十二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五十三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五十四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五十五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五十六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五十七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五十八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五十九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六十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六十一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六十二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六十三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六十四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六十五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六十六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六十七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六十八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六十九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七十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七十一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七十二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七十三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七十四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七十五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七十六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七十七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七十八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七十九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八十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八十一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八十二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八十三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八十四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八十五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八十六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八十七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八十八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八十九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九十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九十一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九十二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九十三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九十四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九十五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九十六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九十七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九十八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九十九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一百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一百一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一百二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一百三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一百四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一百五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一百六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一百七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一百八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一百九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一百一十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一百一十一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一百一十二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一百一十三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一百一十四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一百一十五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一百一十六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一百一十七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一百一十八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一百一十九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一百二十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一百二十一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一百二十二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一百二十三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一百二十四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一百二十五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一百二十六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一百二十七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一百二十八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一百二十九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一百三十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一百三十一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一百三十二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一百三十三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一百三十四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一百三十五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一百三十六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一百三十七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一百三十八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一百三十九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一百四十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一百四十一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一百四十二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一百四十三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一百四十四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一百四十五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一百四十六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一百四十七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一百四十八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一百四十九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一百五十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一百五十一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一百五十二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一百五十三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一百五十四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一百五十五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一百五十六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一百五十七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一百五十八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一百五十九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一百六十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一百六十一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一百六十二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一百六十三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一百六十四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一百六十五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一百六十六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一百六十七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一百六十八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一百六十九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一百七十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一百七十一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一百七十二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一百七十三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一百七十四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一百七十五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一百七十六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一百七十七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一百七十八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一百七十九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一百八十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一百八十一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一百八十二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一百八十三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一百八十四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一百八十五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一百八十六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一百八十七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一百八十八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一百八十九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一百九十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一百九十一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一百九十二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一百九十三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一百九十四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一百九十五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一百九十六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一百九十七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一百九十八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一百九十九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二百
打开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
阿毗达磨集异门足论卷第一尊者舍利子说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缘起品第一世尊一时。游力士生处。至波波邑。住折路迦林。时彼邑中诸力士众。于恒聚戏东西村间。嗢跋诺迦旧制多所。共造台观莹饰初成。未有沙门婆罗门等。及诸力士曾所受用。时力士众闻佛世尊。将苾刍僧住近林内。互相庆慰咸共议言。我等所修..
阿毗达磨法蕴足论卷第一尊者大目乾连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学处品第一稽首佛法僧真净无价宝今集诸法蕴普施诸群生阿毗达磨如大海大山大地大虚空具摄无边圣法财今我正勤略显示嗢拕南曰。学支净果行圣种正胜足念谛静虑无量无色定觉支杂根处蕴界缘起一时薄伽梵。在室罗筏。住逝多林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
施设论卷第一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光禄卿传梵大师赐紫沙门臣法护等奉 诏译对法大论中世间施设门第一(按释论有此门梵本元阙)对法大论中因施设门第二论中问曰。有何所因。转轮圣王。所有女宝。妙色端严。众所乐见。超人状貌。如天色相。答转轮圣王彼女宝者。往昔修因。其事广大。能以清净诸物布施。所..
阿毗达磨识身足论卷第一提婆设摩阿罗汉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初归礼赞颂稽首大觉觉中王觉王所供三界日解脱妙法智所归智者所依诸圣众阿毗达磨海难渡佛口池流千圣饮于境巨溟能善决故我至诚今顶礼朗日不举照人间稠林昏翳孰能遣若无阿毗达磨论智所知冥谁殄灭阿毗达磨正法灯心中净眼智根本所知林日邪论剑开..
阿毗达磨界身足论卷上尊者世友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本事品第一三地各十种五烦恼五见五触五根法六六身相应有十大地法。十大烦恼地法。十小烦恼地法。五烦恼。五见。五触。五根。五法。六识身。六触身。六受身。六想身。六思身。六爱身。十大地法云何。一受。二想。三思。四触。五作意。六欲。七胜解。..
众事分阿毗昙论卷第一尊者世友造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罗共菩提耶舍译五法品第一五法问云何五。答谓色心心法心不相应行无为。云何色。谓四大及四大造色。云何四大。谓地界水火风界。云何造色。谓眼根耳鼻舌身根色声香味触入少分。及无作色。是名色法。云何心。谓意及六识。云何六。谓眼识耳鼻舌身意识。是..
阿毗达磨品类足论卷第一尊者世友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辩五事品第一有五法。一色。二心。三心所法。四心不相应行。五无为。色云何。谓诸所有色。一切四大种。及四大种所造色。四大种者。谓地界水界火界风界。所造色者。谓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色声香味。所触一分。及无表色。心云何。谓心意识。此复云..
阿毗昙八犍度论序释道安撰阿毗昙者。秦言大法也。众祐有以见道果之至赜。拟性形容。执乎真像。谓之大也。有以道慧之至齐。观如司南察乎一相。谓之法。故曰大法也。中阿含世尊责优陀耶曰。汝诘阿毗昙乎。夫然。佛以身子五法为大阿毗昙也(戒定慧名无漏也)。佛般涅槃后迦旃延(义第一)。以十部经浩博难究。..
阿毗达磨发智论卷第一尊者迦多衍尼子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杂蕴第一中世第一法纳息第一世第一法七顶二暖身见十一见摄断此章愿具说云何世第一法。答若心心所法。为等无间。入正性离生。是谓世第一法。有作是说。若五根为等无间。入正性离生。是谓世第一法。于此义中。若心心所法。为等无间。入正性离生..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一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二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三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四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五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六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七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八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九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十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十一阿毗达磨大毗婆..
毗婆沙序释道挻作毗婆沙者。盖是三藏之指归。九部之司南。司南既准。则群迷革正。指归既宣。则邪轮辍驾。自释迦迁晖。六百余载。时北天竺有五百应真。以为灵烛久潜。神炬落耀。含生昏丧。重梦方始。虽前胜迦栴延撰阿毗昙以拯颓运。而后进之贤寻其宗致。儒墨竞构。是非纷拏。故乃澄神玄观。搜简法相。造..
鞞婆沙论卷第一阿罗汉尸陀槃尼撰符秦罽宾三藏僧伽跋澄译爱乐觉意叶清净戒妙枝无比三十二奇相华严身最智甘露果坚固精进根具足圣道树我顶礼如来善快说无比息道无为城归命功德仙消除爱忧慼离生老病死安隐永无欲大仙所演法我今稽首礼妙戒高显现山岳不移动清净智慧法解脱大牟尼禅等丛林树神足石无边圣众大雪..
舍利弗阿毗昙论序释道摽撰阿毗昙。秦言无比法。出自八音。亚圣所述。作之虽简。成命曲备。重微旷济。神要莫比。真祇洹之微风。反众流之宏趣。然佛后闇昧。竞执异津。或有我有法。或无我有法。乖忤纯风。亏曚圣道。有舍利弗。玄哲高悟。神贯翼从。德备左面。智参照来。其人以为是非之起。大猷将隐。既曰..
尊婆须蜜菩萨所集论序婆须蜜菩萨大士。次继弥勒作佛。名师子如来也。从释迦文降生鞞提国。为大婆罗门梵摩渝子。厥名郁多罗。父命观佛。寻侍四月具覩相表威变容止。还白所见。父得不还。已出家学。改字婆须蜜。佛般涅槃后。游教周妬国槃奈园。高才盖世。奔逸绝尘。撰集斯经焉。别七品为一揵度。尽十二揵..
阿毗昙心论卷第一尊者法胜造晋太元元年僧伽提婆共惠远于庐山译界品第一前顶礼最胜离恼慈哀颜亦敬顺教众无着应真僧说曰。法相应当知。何故应知法相者。常定知常定相。彼曰。定智有定智相则为决定。以是故说法相应当知。问世间亦知法相此极愚。亦知坚相地湿相水热相火动相风。无碍相空非色相识。如是一切..
阿毗昙心论经序今欲解释阿毗昙心利益弟子故。问曰。不须解释。所以者何。古昔论师已释阿毗昙心。利益弟子故不须释。答曰。不然应须解释。所以者何。古昔论师虽释阿毗昙心太广太略。彼未学者迷惑烦劳无由能取。我今离于广略。但光显修多罗自性。是故须释。问曰。何故释阿毗昙心利益弟子耶。答曰。彼中已..
杂阿毗昙心论卷第一尊者法救造宋天竺三藏僧伽跋摩等译序品第一古昔诸大师于诸甚深法多闻见圣迹已说一切义精勤方便求未曾得异分阿毗昙心论多闻者已说或有极总略或复广无量如是种种说不顺修多罗光显善随顺唯此论为最无依虚空论智者尚不了极略难解知极广令智退我今处中说广说义庄严(广说梵音云毗婆沙以毗..
阿毗昙甘露味论卷上尊者瞿沙造曹魏代译失三藏名布施持戒品第一云何布施。自持财物施与。为三种故。自为身故。为他人故。为彼我故。供养塔寺佛辟支佛阿罗汉。自为身故。施与众生。为他人故。布施与人。为彼我故。思田物好得好报。云何思好。信净与供养。云何田好。有三种田。有大德。有贫苦。有大德贫苦..
入阿毗达磨论卷上塞建陀罗阿罗汉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敬礼一切智佛日无垢轮言光破人天恶趣本心闇诸以对法理拔除法相愚我顶礼如斯一切智言藏劣慧妄说闇覆蔽牟尼言照了由明灯稽首然灯者有聪慧者。能具受持诸牟尼尊教之文义。由拘事业有未得退。有劣慧者。闻对法中名义稠林便生怖畏。然俱恒有求解了心。..
五事毗婆沙论卷上尊者法救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分别色品第一敬礼佛法僧我今随自力欲于对法海探少贞实义哀慜弟子等当释能生慧灭愚五事论令彼觉开发尊者世友为益有情製五事论。我今当释。问何用释此五事论耶。答为欲开发深隐义故。若未开发此深隐义。如有伏藏未开发时。世间无能欢喜受用。若为开发此深..
萨婆多宗五事论大番国大德三藏法师沙门法成于甘州修多寺道场法有五种。一者色法。二者心法。三者心所有法。四者心不相应行法。五者无为法。何名色法。谓彼一切从四大种。四大所造所生诸色。何谓四大。地界水界火界风界。何名造色。谓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诸色诸声诸香诸味及触一分兼无表色。何名心法..
阿毗昙五法行经后汉安息三藏安世高译苦法黠可苦法黠。习法黠可习法黠。尽法黠可尽法黠。道法黠可道法黠。苦法者。谓形体万物皆当衰老死亡。是为苦。痴人谓可常保持。是为乐黠。可知是为苦。便不复向生死。是为苦法黠。可。习法者。谓习欲习得习淫习怒习痴习好习美。黠可者如是为习。从习得尽便不欲。是..
阿毗达磨俱舍论卷第一尊者世亲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分别界品第一诸一切种诸冥灭拔众生出生死泥敬礼如是如理师对法藏论我当说论曰。今欲造论。为显自师其体尊高超诸圣众。故先赞德方申敬礼。诸言所表谓佛世尊。此能破闇故称冥灭。言一切种诸冥灭者。谓灭诸境一切品冥。以诸无知能覆实义及障真见。故说..
阿毗达磨俱舍释论序正教本宗。文唯三藏。梵音所阐。谅无异说。法相深微。名实繁旷。若非圆明独朗。孰能通达。自日隐頞多之山。月翳罗睺之手。时移解昧。部执竞兴。或以文释义。或以义判文。虽复得失参差。皆以三藏为本。可谓殊涂同归一致百虑者也。寻十八部。师及弟子。并各造论。解其所执。于一部中多..
阿毗达磨俱舍论本颂(说一切有部)世亲菩萨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分别界品第一(四十四颂)诸一切种诸冥灭拔众生出生死泥敬礼如是如理师对法藏论我当说净慧随行名对法及能得此诸慧论摄彼胜义依彼故此立对法俱舍名若离择法定无余能灭诸惑胜方便由惑世间漂有海因此传佛说对法有漏无漏法除道余有为于彼漏随增..
俱舍论实义疏卷第一(惣二万八千偈)尊者悉地罗末底造(唐言安惠)稽首薄伽众德山稽首达磨大智海稽首僧伽和合众掣斯论主及吾师我将萤耀助阳光随力弘宣对法藏为利群生法久住愿以威神见护持分别界品第一七义。谓智圆满。断圆满。利他圆满。方便圆满。应供圆满。期心圆满。方便圆满。由敬法故常乐听闻。由听闻..
阿毗达磨顺正理论卷第一尊者众贤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辩本事品第一之一诸一切种诸冥灭拔众生出生死埿敬礼如是如理师对法藏论我当说论曰。诸欲造论。必有宗承。于所奉尊。理先归敬。所以经主观诸世间。皆为邪师异论所惑。自师永离一切诸冥。立教不虚。处大师位。成就尊胜不共功德。为缘引发殷净信心。..
阿毗达磨藏显宗论卷第一尊者众贤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序品第一诸有遍于一切法最极难知自共相独能悟解无邪乱是一切智今敬礼我以顺理广博言对破余宗显本义若经主言顺理教则随印述不求非少违对法旨及经决定研寻誓除遣已说论名顺正理乐思择者所应学文句派演隔难寻非少劬劳所能解为撮广文令易了故造略论名..
阿毗达磨集异门足论卷第二尊者舍利子说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二法品第三之二复有二法。谓入定善巧出定善巧者。入定善巧云何。答定谓八部八蕴定。即四静虑四无色定入定善巧。谓如实知见如是补特伽罗。入初静虑定。如是补特伽罗。乃至入非想非非想处定。复次如实知见如是补特伽罗。于初静虑定有善巧作意。..
阿毗达磨法蕴足论卷第三尊者大目乾连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证净品第三之余于此僧中者。佛弟子众中。此即显聚显蕴显部显要略义。预流向者。已得无间道。能证预流果。谓此无间证预流果。彼于欲界贪欲瞋恚。由世间道。先未能断多分品类。于四圣谛。先未现观。今修现观。名预流向。预流果者。谓现法中。已..
施设论卷第四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光禄卿光梵大师赐紫沙门臣惟净等奉 诏译对法大论中因施设门第六之二论中问曰。有何所因。而能了知正觉。世尊于诸众生。大悲超胜。答世尊为见世间众生。染烦恼病。烦恼逼迫。种种烦恼。而生损害。无救无归。无所趣向。以如是因故。世尊不久。乃成正觉。为诸众生。而作救..
阿毗达磨识身足论卷第二提婆设摩阿罗汉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目乾连蕴第一之二第四嗢拕南颂后沙门目连作如是说。过去未来无。现在无为有。应问彼言。汝然此不。谓契经中世尊善语善词善说。九有情居有诸有情。有色有种种身。有种种想。谓人及天一分。是名初有情居。有诸有情。有色有种种身。有一种想。..
阿毗达磨集异门足论卷第三尊者舍利子说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二法品第三之余于断不遮止者。如有一类为断不善法。为圆满善法。勇勐精进炽然爱乐勤修不息。作是念言。云何令我速疾证得如理善法。彼于如是勇勐精进。炽然爱乐勤修习时。未能证得如理善法。便作是念。如世尊说无处无容。善男子等勤修正行。而..
阿毗达磨识身足论卷第三提婆设摩阿罗汉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补特伽罗蕴第二之二第一嗢拕南颂后补特伽罗论者。作如是言。谛义胜义。补特伽罗。可得可证。现有等有。是故定有补特伽罗。性空论者作是问言。汝然此不。谓契经中世尊善语善词善说。如是三种补特伽罗。决定安立不相杂乱。谓学补特伽罗。无学..
阿毗达磨法蕴足论卷第五尊者大目乾连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神足品第八之余心三摩地胜行成就神足者。云何心。云何三摩地。云何胜。云何胜行。而名心三摩地胜行成就神足耶。此中心者。谓依出家远离所生善法。所起心意识。是名心。三摩地者。谓心增上所起。心住等住。近住安住。不散不乱。摄止等持。心一..
阿毗达磨识身足论卷第四提婆设摩阿罗汉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因缘蕴第三之一嗢拕南颂过去等因与善等随增几缘几因等十十五心非因等结缚随眠等相应有六识身。谓眼识耳鼻舌身意识。如是六识身。或过去或未来或现在。过去眼识颇有过去为因。非未来为因非现在为因耶。颇有未来为因。非过去为因非现在为因耶..
阿毗达磨集异门足论卷第四尊者舍利子说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三法品第四之二电光喻心云何。答如世尊说。苾刍当知。世有一类补特伽罗。居阿练若或居树下或住空闲。精勤修习多修习故。证得如是寂静心定。依是定心能永断五顺下分结得不还果。受上化生即住上界。得般涅槃不复还来生于欲界。如过夏分至秋初时..
阿毗达磨识身足论卷第五提婆设摩阿罗汉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因缘蕴第三之二有十种心。谓欲界系善心。不善心。有覆无记心。无覆无记心。色界系善心。有覆无记心。无覆无记心。无色界系善心。有覆无记心。无覆无记心。诸欲界系善心若体已断已断为因耶。设已断为因其体已断耶。乃至无色界系无覆无记心。..
阿毗达磨法蕴足论卷第八尊者大目乾连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无色品第十三一时薄伽梵。在室罗筏。住逝多林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苾刍众。有四无色。何等为四。谓有苾刍。超诸色想。灭有对想。不思惟种种想。入无边空。空无边处具足住。是名第一。复有苾刍。超一切种空无边处入无边识。识无边处具足住。..
阿毗达磨集异门足论卷第五尊者舍利子说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三法品第四之三三受者。一乐受。二苦受。三不苦不乐受。乐受云何。答顺乐受触所生身乐心乐平等受受所摄。是谓乐受。复次修初第二第三静虑时。顺乐受触所生身乐心乐平等受受所摄。是谓乐受。苦受云何。答顺苦受触所生身苦心苦不平等受受所摄。..
阿毗达磨识身足论卷第六提婆设摩阿罗汉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所缘缘蕴第四之一嗢拕南颂问过去等问善等问了青等二四心问十二心有二种问十五心有五种有六识身。谓眼识耳鼻舌身意识。如是六识身。或过去或未来或现在。过去眼识。有缘过去非未来现在耶。有缘未来非过去现在耶。有缘现在非过去未来耶。有缘..
众事分阿毗昙论卷第二尊者世友造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罗共菩提耶舍译分别诸入品第三如世尊为阇谛输卢那婆罗门说。一切婆罗门。当知。一切者。谓十二入。云何十二。谓眼入色入耳入声入鼻入香入舌入味入身入触入意入法入。问此十二入。几色。几非色。答十是色。一非色。一分别。法入。或色。或非色。云何色..
阿毗达磨识身足论卷第七提婆设摩阿罗汉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所缘缘蕴第四之二诸色界系善心。有能了别色界系法耶。曰能了别。谓若麁若苦若障。若静若妙若离。若如病若如痈。若如箭若恼害。若无常若苦若空若无我。若于因谓因谓集谓生谓缘。若有因若有起。若有是处。若有是事。若如理所引了别。有能了别..
众事分阿毗昙论卷第三尊者世友造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罗共菩提耶舍译分别诸使品第五问九十八使。几界系。答三界系。谓欲界。色界。无色界。问此九十八使。几欲界系。几色界系。几无色界系。答三十六欲界系三十一色界系。三十一无色界系。问此九十八使。几见断。几修断。答八十八见断。十修断。问此欲界系..
阿毗达磨集异门足论卷第六尊者舍利子说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三法品第四之余三住者。一天住。二梵住。三圣住。天住云何。答谓四静虑。何等为四。谓离欲恶不善法有寻有伺离生喜乐。入初静虑具足住。广说乃至入第四静虑具足住。如世尊为吠那补梨婆罗门说。梵志当知。若时我于世间四静虑中。随为一静虑故行..
阿毗达磨识身足论卷第八提婆设摩阿罗汉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所缘缘蕴第四之三诸色界系善心。若体未断所缘未断耶。或体未断所缘未断。或体未断所缘已断。或体未断所缘已断及所缘未断。或体未断不可分别此心所缘已断未断。其体未断所缘未断者。谓诸具缚补特伽罗。诸色界系善心。缘欲界系。缘色界系。缘..
阿毗达磨法蕴足论卷第十尊者大目乾连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根品第十七一时薄伽梵。在室罗筏住逝多林给孤独园。时有梵志。名曰生闻。来诣佛所。合掌恭敬。而白佛言。我欲少问。乔答摩尊。唯愿听许。尔时世尊告彼梵志。恣汝意问。吾当为说。梵志问言。根有几种。世尊告曰。有二十二。何等二十二。谓眼根..
阿毗达磨集异门足论卷第七尊者舍利子说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四法品第五之二四智者。谓法智类智他心智世俗智。法智云何。答缘欲界行诸无漏智。缘欲界行因诸无漏智。缘欲界行灭诸无漏智。缘欲界行能断道诸无漏智。复次缘法智及缘法智地诸无漏智。是名法智。类智云何。答缘色无色界行诸无漏智。缘色无色界..
阿毗达磨识身足论卷第九提婆设摩阿罗汉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所缘缘蕴第四之四有十种心。谓欲界系善心。不善心。有覆无记心。无覆无记心。色界系善心。有覆无记心。无覆无记心。无色界系善心。有覆无记心。无覆无记心。诸欲界系善心。若体已断所缘已断耶。设所缘已断其体已断耶。乃至诸无色界系无覆无..
众事分阿毗昙论卷第四尊者世友造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罗共菩提耶舍译分别摄品第六初尔炎法。识法。通尔炎法。缘法。增上法。色法。非色法。可见法。不可见法。有对法。无对法。有漏法。无漏法。有为法。无为法。有诤法。无诤法。世间法。出世间法。入法。不入法。染污法。不染污法。依家法。依出要法。心..
赞助支持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技术支持
评论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