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微信分享
打开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
相关推荐
经律异相
经律异相卷第一梁沙门僧旻宝唱等集序如来应迹投缘。随机阐教。兼被龙鬼。匪直天人。化启憍陈。道终须跋。文积巨万简累大千。自西徂东固难得而究也。若乃刘向校书。玄言久蕴。汉明感梦。灵证弥彰。自兹厥后传译相继。三藏奥典虽已略周。九部杂言通未区集。皇帝同契等觉比德遍知。大弘经教并利法俗。广延..
法苑珠林(100卷)
法苑珠林卷第一法苑珠林卷第二法苑珠林卷第三法苑珠林卷第四法苑珠林卷第五法苑珠林卷第六法苑珠林卷第七法苑珠林卷第八法苑珠林卷第九法苑珠林卷第十法苑珠林卷第十一法苑珠林卷第十二法苑珠林卷第十三法苑珠林卷第十四法苑珠林卷第十五法苑珠林卷第十六法苑珠林卷第十七法苑珠林卷第十八法苑珠林卷第..
诸经要集
诸经要集序西明寺沙门释道世集原夫法身一相。瞻仰异容。正教无偏。说听殊旨。故师有等雨之况。弟子有异闻之说。良以随机授与。逐器浅深。至如十二分教之大纲。八万法门之广派。龙宫西蓄。未尽懋林之知。象驾东驰。岂穷手叶之诲。是以不游大海。未覩沃日之奇。不仰太山。靡觌干霄之状。得骊龙之珍。乃验..
法门名义集
法门名义集东宫学士李师政奉阳城公教撰若夫法体冲寂。真性平等。名相本无。言语斯绝。然而证等之智力。了不同之缘体寂之缘人。乃成无碍之辩。若杜口癈言。圣人何以垂化。昏心舍教。凡惑无由生解。故无说不妨于乐说。以知无名不坏于假名。因名以通寂。然则标法之名释名之义理之津道。可不务乎。但布在众..
南海寄归内法传
南海寄归内法传卷第一(并序)翻经三藏沙门义净撰原夫三千肇建,爰彰兴立之端;百亿已成,尚无人物之序。既空洞于世界,则日月未流;实閴寂于惨舒,则阴阳莫辩。暨乎净天下降,身光自随,因飡地肥遂生贪着,林藤香稻转次食之,身光渐灭日月方现,夫妇农作之事兴、君臣父子之道立。然而上观青象则妙高色而..
大宋僧史略
僧史略序赞宁姓高氏。其先渤海人。出家杭之祥符。习南山律。着述毗尼。时谓律虎。赐号明义宗文。太平兴国三年。太宗闻其名。召对滋福殿。延问弥日。更赐通慧。勅住右街天寿寺。命修僧史。又诏修大宋高传三十卷。及三教圣贤事迹一百卷。又着内典集一百五十卷。外学集四十九卷。内翰王禹儞作文集序极其赞..
释氏要览
释氏要览序功德主仙林住山坛主愚极宣德郎守尚书屯田员外郎上轻车都尉崔(育林) 撰昔我佛。妙正三身。圆成四智。不泥洹而自证。运沤和以度人。敷显万法。指真实际。导诲群性。了根本空。设三昧之门。严具足之相。尽有为之执。归无生之忍。宗会觉海。实蕃净徒。迨乎寂灭示往。结集垂言。经论以祖述。教法..
法苑珠林卷第一
法苑珠林序朝议大夫兰台侍郎陇西李俨字仲思撰自夫六爻爰起八卦成列。肇有书契。昭乎训典。凤篆龙图。金简玉字。百家异辙。万卷分区。虽理究精微言殚物范。而纪情括性。未出于寰中。原始要终。讵该于俗外。亦有藏史之说。园吏之谈。宝经浮诞。锦籍纡怪。同镂氷而无成。若书空而匪实。与夫贯华妙旨写叶玄..
经律异相卷第二
经律异相卷第二(欲色天人天部下)梁沙门僧旻宝唱等集 帝释从野干受戒法一 帝释受不报戒修罗攻之继以五缚二 帝释应生驴中从胎而殒还依本身三 悉鞞梨天子先身布施四 日天王问日月往行五 忉利天命将终七瑞见遇佛得生人中六 天人手出甘水济五百贾人七 三十三天应生猪中转入人道八 天女坐花资生之具尽从花出..
法苑珠林卷第二
法苑珠林卷第二西明寺沙门释道世撰三界篇第二(三界有二初明四洲二明诸天)初明四洲(此有十部) 述意部 会名部 地量部 山量部 界量部 方土部 身量部 寿量部 衣量部 优劣部夫三界定位六道区分。麁妙异容苦乐殊迹。观其源始不离色心。检其会归莫非生灭。生灭轮回是曰无常。色心影幻斯谓苦本。故涅槃喻之于大..
经律异相卷第三
经律异相卷第三(地部)梁沙门僧旻宝唱等集 阎浮提一 郁单曰二阎浮提一 国封所产一 精舍二 山三 树四 河海五 宝珠六 人饮乳多少及形寿同异七阎浮提内方圆近远及所出有一阎浮提内。有十六大国八万四千城八国王四天子。东有晋国天子人民炽盛。南有天竺国天子土地多名象。西有大秦国天子土地饶金璧玉。北有..
法苑珠林卷第三
法苑珠林卷第三西明寺沙门释道世撰三界篇第二(诸天之余)身量部第六依杂心论云。七极微尘成一阿耨池上尘。彼是最细。色天眼能见。及菩萨轮王得见。七阿耨尘为铜上尘。七铜上尘为水上尘。七水上尘为兔毫上尘。七兔毫上尘为一羊毛上尘。七羊毛上尘为一牛毛上尘。七牛毛上尘成一嚮游尘。七嚮游尘成一虮。七..
经律异相卷第四
经律异相卷第四(应始终佛部第一)梁沙门僧旻宝唱等集 得道师宗一 託生王宫二 现迹成道三 阿难问葬法四 现般涅槃五 摩耶五衰相现六得道师宗一如来昔在久远劫时。行菩萨道。为大国王。父母崩亡。让国与弟。独行求道。见一婆罗门。姓瞿昙氏。从之受学。因同其姓。入于深山。禅思念道。乞食还国。国人不识。..
法苑珠林卷第四
法苑珠林卷第四西明寺沙门释道世撰日月篇第三(此有一十三部) 述意部 星宿部 日宫部 月宫部 寒暑部 照用部 亏盈部 昇云部 震雷部 击电部 降雨部 失候部 地动部述意部第一若夫世界未成之前。二仪尚昧。众生贮粮之后。三光乃昭。动宝意之深慈。启吉祥之幽思。御阳精而流曜。澄阴魄而腾晖。驰风驿而运行。..
经律异相卷第五
经律异相卷第五(应身益物部第二)梁沙门僧旻宝唱等集 佛胸万字放光发音一 三种密二 受阿耆达请三月食马麦三 与五百僧食马麦缘四 现铁枪报五 化四梵志掩耳不受但各闻一句得道六 化作梵志度多味象王七 化卢至长者改兵杖为杂花八 化作沙门度五比丘九 现为沙门化悭贪夫妇十 化屠儿及诸梵志令得道迹十一 化大..
法苑珠林卷第五
法苑珠林卷第五西明寺沙门释道世撰六道篇第四(此六趣即为六部)诸天部(此别四部) 述意部 会名部 受苦部 报谢部述意部第一夫论天报。识复丰华。服玩光新身形轻妙。而自在天上更是魔王。无想定中翻为外道。四空之顶邪执不轻。六欲之间迷惑殊重。不能受持般若供养涅槃。憍慢转增我人逾盛。所以头华萎顇腋汗..
经律异相卷第六
经律异相卷第六(现涅槃后事佛部第三)梁沙门僧旻宝唱等集 天人龙分舍利起塔一 阿育王造八万四千塔二 阿难问八万四千塔因三 弗沙蜜多罗王坏塔四 天爱帝须王起塔请舍利及菩提树五 迦罗越比丘共人起塔独加供养后手雨七宝六 须达起发爪塔七 身去影存仙人从化起发爪塔八 天起牙及缺瓫塔九 幼童聚沙为塔十 猕..
诸经要集卷第二
诸经要集卷第二西明寺沙门释道世集 敬法篇第二(此有八缘) 敬僧篇第三(此有三缘) 述意缘 说法缘 听法缘 渐顿缘 求法缘 感福缘 报恩缘 谤法缘述意缘第一盖闻寂灭不动。是则无象无言。感而遂通。所以有名有教。是以一四之句难闻。三千之火易入。庶使凝寒静夜。朗月长宵独处空闲。吟诵经典。吐纳宫商。文字..
经律异相卷第七
经律异相卷第七(诸释部)梁沙门僧旻宝唱等集 释氏缘起一 净饭舍寿二 摩耶生忉利天三 大爱道出家四 罗睺罗处胎六年五 罗睺罗出家六 罗云受佛戒得道七 难陀出家八 调达出家九 阿那律出家十 跋提出家十一 琉璃王灭释种十二 五百释女投请二师十三 佛奴车匿马揵陟前世缘愿十四释氏缘起一过去有王名郁摩(又云..
法苑珠林卷第六
法苑珠林卷第六西明寺沙门释道世撰六道篇第四之二◎鬼神部(此别十一部) 述意部 会名部 住处部 列数部 业因部 身量部 寿命部 好丑部 苦乐部 贵贱部 舍宅部述意部第一夫论鬼神之法。特喜妖邪。冥密之中偏多罪戾。或处幽岩。乍依高陇绝涧深丛之里。荒郊芿野之中。异种音声。特奇形势。摇动凡识。恐怖愚情..
诸经要集卷第三
诸经要集卷第三西明寺沙门释道世集敬塔部第二(此有七缘)摄念部第三(此有四缘) 述意缘 引证缘 兴福缘 感报缘 旋塔缘 入寺缘 修故缘述意缘第一敬惟如来应现。妙色显于三千。正觉韬光。遗形传于八万。是以塔踊灵山。影留石窟。刻檀画叠之仪。铸金镂玉之状。全身碎身之迹。聚塔散塔之奇。而光曜重昏。福资..
经律异相卷第八
经律异相卷第八(自行菩萨部第一)梁沙门僧旻宝唱等集 萨陀波崙为欲闻法卖心血髓一 药王今生舍臂先世烧形二 净藏净眼化其父母三 羼提和山居遇于国王之所割截四 无言受天戒诲依义思惟获得四禅五 常悲东行求法遇佛示道六 善信东行为求半偈履泥不溺七 一切世间现为师妇所爱违命致苦八 [火*佥]光行吉祥愿遇于..
法苑珠林卷第七
法苑珠林卷第七西明寺沙门释道世撰六道篇第四之三地狱部(此别八部) 述意部 会名部 受报部 时量部 典主部 王都部 业因部 诫勗部述意部第一夫论地狱幽酸。特为痛切。刀林耸日剑岭参天。沸镬腾波炎炉起焰。铁城昼掩铜柱夜然。如此之中罪人遍满。周慞困苦悲号叫唤。牛头恶眼狱卒凶牙。长叉柱肋肝心碓擣。勐..
诸经要集卷第四
诸经要集卷第四西明寺沙门释道世集入道部第四(此有四缘) 呗赞部第五 香灯部第六 述意缘 欣厌缘 出家缘 引证缘述意缘第一窃以因缘假有。众生之滞根。法本不然。至人之妙理。是以三界六趣。造业障而自迷。八解十智。尊归宗而虚豁。所以能仁大师。随缘布教。愍焰宅之既焚。伤欲流之永雾。託白净之宫。现黄..
经律异相卷第九
经律异相卷第九(外化菩萨部第二)梁沙门僧旻宝唱等集 文殊变金光首女令成丑坏一 文殊现身诸刹取钵弘教二 普贤誓护五种法师三 净精进化功德财久忍众苦四 树提摩纳手出龙象五 普施求珠降伏海神以济穷乏六 重胜王与女人一处为阿难所讥七 大萨他婆渡海船坏杀身济众八 端坐山中鸟[孑*(焉-正+?)]顶上子未能飞..
法苑珠林卷第八
法苑珠林卷第八西明寺沙门释道世撰千佛篇第五(此有一十五部) 七佛部 因缘部 种姓部 降胎部 出胎部 侍养部 占相部 游学部 纳妃部 厌苦部 出家部 成道部 说法部 涅槃部 结集部七佛部第一(此别九部) 述意部 出时部 姓名部 种族部 道树部 身光部 会数部 弟子部 久近部述意部第一盖闻。九土区分四生殊俗。昏..
诸经要集卷第五
诸经要集卷第五西明寺沙门释道世集受请部第七(此有八缘) 述意缘 供养缘 简伪缘 圣僧缘 施食缘 食时缘 食法缘 食讫缘述意缘第一夫三宝平等。旷若虚空。无怨无亲。事绝贵贱。无适无莫。乃应檀心。故冥怀遣相。与空际而为极。任时随缘。共法界而等量。因既不穷。果亦无尽。且俗俭财贫限约而施。物既有限心..
经律异相卷第十
经律异相卷第十(随机现身上菩萨部第三)梁沙门僧旻宝唱等集 能仁为帝释身度先友人一 能仁为淫女身转身作国王舍饴鸟兽二 释迦为萨婆达王割肉贸鹰三 文殊为少年身化金首女四 一切妙见为盲父母子遇王猎所射五 旷野等为殊形化诸异类六 婆薮为仙人身度六百二十万估客七 为转轮王身发愿布施八 为国王身以眼施..
法苑珠林卷第九
法苑珠林卷第九西明寺沙门释道世撰出胎部第五(此别八部) 述意部 迎后部 感瑞部 诞孕部 招福部 降邪部 同应部 校量部述意部第一敬思定光授记逆号能仁。玄符合契。故託化释种。萠兆于未形之前。迹孚于已生之后。照炳人天联绵旷劫。其为源也。邃乎胜矣。所以坤形六动方行七步。五净雨华九龙洒水。神瑞毕臻..
诸经要集卷第六
诸经要集卷第六西明寺沙门释道世集 受斋部第八(此有三缘) 破斋部第九 富贵部第十 贫贱部第十一 述意缘 引证缘述意缘第一夫正法所以流布。贵在尊经。福田所以增长。功由斋戒。故舍一飡之供。福绍余粮。施一钱之资。果超天报。所以福田可重。财累可轻。共树无遮之会。等招无限之福也。引证缘第二又旧杂譬..
诸经要集卷第七
诸经要集卷第七西明寺沙门释道世集奖道部第十二(此有七缘) 述意缘 诫男缘 诫女缘 劝道缘 眷属缘 离着缘 教诫缘述意缘第一夫三界轮转。六道萍移。神明不朽。识虑昏茫。乍死乍生时。来时往弃。舍身命草。筹难辩。惟大地丘山。莫非我故尘。沧海川流。皆同吾泪血。以此而观。谁非亲友。人鬼虽别。生灭固同..
法苑珠林卷第十
法苑珠林卷第十西明寺沙门释道世撰千佛篇第五之三 纳妃部第九(此别六部) 述意部 灌带部 求婚部 疑谤部 胎难部 神异部述意部第一夫法身无形随应而现。机缘万途故化迹非一。或离欲而受道。或处染而现权。若不示其纳妃。凡识谤非人种。虽示五欲之境。不改一心之志。故历王城之四门。衰老病死之八苦。乃自..
南海寄归内法传
南海寄归内法传卷第三翻经三藏沙门义净撰 十九受戒轨则 二十洗浴随时 二十一坐具衬身 二十二卧息方法 二十三经行少病 二十四礼不相扶 二十五师资之道 二十六客旧相遇 二十七先体病源 二十八进药方法 二十九除其弊药 三十旋右观时十九受戒轨则西国出家轨仪,咸悉具有圣制,广如百一羯磨,此但略指方隅。..
诸经要集卷第八
诸经要集卷第八西明寺沙门释道世集 报恩部第十三(此有三缘) 放生部第十四 兴福部第十五 述意缘 报恩缘 背恩缘述意缘第一盖闻。三宝重恩。四生慈父。化育十方。等同一子。机无细而不临。智有来而必抚。遂使优填刻像。郁尔浮光。斯匿铸形。起然避席。自兹厥后。灵祥屡应。嘉声远着。靡草从风。念则罪灭福..
法苑珠林卷第十一
法苑珠林卷第十一西明寺沙门释道世撰千佛篇第五之四 成道部第十二(此别十部) 述意部 乞食部 学定部 苦行部 食糜部 草座部 降魔部 成道部 天赞部 神变部述意部第一盖闻。大圣应期有感昭着。荫覆十方。化周三界。是四生之导首。六趣之舟航。至如兜率上生。阎浮现灭。冠日处胎殒星晦迹。林微尼园。启四八..
经律异相卷第十一
经律异相卷第十一(随机见身下菩萨部第四)梁沙门僧旻宝唱等集 先给四仙人后世为王一 为伯叔身意不同故行立殊别二 为肉山以施众生三 为大理家身济鼈及蛇狐四 为师子身与猕猴为亲友五 为白象身而现益物六 昔为龙身劝伴行忍七 为熊身济迷路人八 为鹿王身代怀妊者受死九 为威德鹿王身落罗网为猎师所放十 为..
经律异相卷第十二
经律异相卷第十二(出家菩萨僧部第一)梁沙门僧旻宝唱等集 无垢山居女人庇雨其舍众仙称秽升空自证一 慧王以百味饭化人入道二 上首受恒伽货身施食三 须摩提始是八岁女转身为男出家说法四 摩诃卢读大乘经为圣所导五 善慧得五种梦请佛解释六 女人高楼见佛化成男身出家利益七 女人在胎听法转身为丈夫出家修道..
诸经要集卷第九
诸经要集卷第九西明寺沙门释道世集择交部第十六(此有五缘)思慎部第十七 述意缘 善友缘 恶友缘 债负缘 惩过缘述意缘第一夫理之所穷。唯善与恶。顾此二途。倏然易辩。幽则有罪福苦乐。显则有贤愚荣辱。爱荣憎辱。趣乐背苦。含识所必同也。今爱荣而不知慕贤。求福而不知避祸。譬犹播植粃稗。而欲岁取精粮..
南海寄归内法传
南海寄归内法传卷第四翻经三藏沙门义净撰 三十一灌沐尊仪 三十二赞咏之礼 三十三尊敬乖式 三十四西方学仪 三十五长发有无 三十六亡财僧现 三十七受用僧衣 三十八佛遮烧己 三十九傍人获罪 四十古德不为三十一灌沐尊仪详夫修敬之本无越三尊,契想之因宁过四谛。然而谛理幽邃事隔麁心,灌洗圣仪实为通济。..
法苑珠林卷第十二
法苑珠林卷第十二西明寺沙门释道世撰千佛篇第五之五 涅槃部第十四(此别五部) 述意部 韬光部 赴哀部 时节部 弟子部述意部第一惟我含灵福尽。法王斯逝。遂使北首提河。春秋八十矣。应身粒碎流血何追。争决最后之疑。竞奉临终之供。呜呼智炬慈云。消灭长夜。诸子诚可悲夫。但法身至寂毕竟无为。报化所诱随..
经律异相卷第十三
经律异相卷第十三(声闻无学僧第一僧部第二)梁沙门僧旻宝唱等集 迦叶身黄金色妇亦同姿出家得道一 迦叶从贫母乞食二 迦叶结集三藏黜斥阿难使尽余漏三 迦叶结法藏竟入鸡足山待弥勒佛四 大迦叶宾头卢君屠钵叹罗云不般涅槃至佛法灭尽五 宾头卢以神力取树提钵被摈拘耶尼六 憍陈如拘隣等五人先得道二缘七 郁鞞..
诸经要集卷第十
诸经要集卷第十西明寺沙门释道世集六度部第十八(六度即为六篇)布施第一(施别七缘) 述意缘 悭伪缘 财施缘 法施缘 择施缘 福田缘 相对缘述意缘第一夫布施之业。乃是众行之源。既标六度之初。又题四摄之首。所以给孤独食。散黄金而不悋。须达拏王。施白象而无惜。尚能济其厄难。忘己形躯。故萨埵投身。以..
大宋僧史略
大宋僧史略卷中(咸平二年重更修理)右街僧录通慧大师赞宁奉 勅撰 二十四道俗立制 二十五行香唱导 二十六赞呗之由 二十七僧寺纲紏 二十八立僧正(立尼正附) 二十九僧统 三十沙门都统 三十一左右街僧录 三十二僧主副员 三十三讲经论首座 三十四国师 三十五杂任职员 三十六僧主秩俸(尼附) 三十七管属僧尼(祠..
经律异相卷第十四
经律异相卷第十四(声闻无学第二僧部第三)梁沙门僧旻宝唱等集 舍利弗退大乘而向小道一 舍利弗从生及出家得道二 舍利弗请佛制戒三 舍利弗受灌园人浴令生天上四 舍利弗化人蟒令生天上五 舍利弗入金刚定为鬼所打不能毁伤六 舍利弗性憋难求七 舍利弗先佛涅槃八 舍利弗目连角现神力九 目连使阿耆河水涨作宝桥..
诸经要集卷第十一
诸经要集卷第十一西明寺沙门释道世集业因部第十九(此有五缘) 述意缘 发业缘 罪行缘 福行缘 杂业缘述意缘第一悲夫。迷徒障重。弃三车而弗御。漂沦苦海。任燋烂而不疲。若螥蝇之乐臭尸。似飞蛾之投火聚。良由迷因谬果不识善恶。所以乐造苦因。随缘起业。备历艰辛。具受涂炭。迄今烧煮莫知休息。如来大悲..
经律异相卷第十五
经律异相卷第十五(声闻无学第三僧部第四)梁沙门僧旻宝唱等集 优波离为佛剃发得入第四禅一 迦旃延教老母女卖贫遂得生天二 难陀得柰女接足内愧闲居得道三 难陀有三十相与佛相似四 毕陵伽婆蹉以神足化放牧女人五 跋难陀为二长老分物佛说其本缘六 迦留陀夷非时教化致丧其命七 阿难与佛先世为善友八 阿难奉..
法苑珠林卷第十三
法苑珠林卷第十三西明寺沙门释道世撰敬佛篇第六(此有七部) 述意部 念佛部 观佛部 弥陀部 弥勒部 普贤部 观音部述意部第一夫至人应感。兹赴物机。色相光明。振德于甘露之泽。影留图像。遣化于日隐之运。所以忉利暂隔。犹致刻檀之圣容。况坚固长晦。孰忘畴昔之心哉。是故发源西国。则优填创其始。移教东..
大宋僧史略
大宋僧史略卷下(咸平二年重更修理)右街僧录通慧大师赞宁奉 勅撰 四十一诞辰谈论(内斋附) 四十二赐僧紫衣 四十三赐师号(德号附) 四十四内供奉并引驾 四十五封授官秩 四十六方等戒坛 四十七结社法集 四十八赐夏腊 四十九对王者称谓 五十临坛法位 五十一度僧规利 五十二赐諡号 五十三菩萨僧 五十四得道证..
诸经要集卷第十二
诸经要集卷第十二西明寺沙门释道世集欲盖部第二十(此有三缘)四生部第二十一 述意缘 五欲缘 五盖缘述意缘第一窃寻经论。行者修道。皆云五欲是障道本。若不学断。无由证圣。欲知根本。略述三种。一自内五根。二外诸五尘。三所生五识。由此三故能生染欲。故涅槃经云。善男子。譬如恶象心未调顺。有人乘之..
法苑珠林卷第十四
法苑珠林卷第十四西明寺沙门释道世撰敬佛篇第六之二观佛部感应缘之余 宋都城文殊师利金像缘 宋东阳铜像从地出缘 宋浦中金像光现乃出缘 宋江陵上明泽中金像缘 宋荆州壁画像涂却现缘 宋江陵支江金像誓志缘 宋湘州桐楯感通作佛光缘 齐番禺石像遇火轻举缘 齐彭城金像汗出表祥缘 齐杨都观音金像缘 梁荆州优..
评论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