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士:请问法师,弟子经常做恶梦、怪梦,不知该怎么办?
法师:在你睡觉之前,至少念十到十五分钟的阿弥陀佛圣号,然后做两个祈求,第一个祈求:弟子业障深重,但是幸闻佛法,希望佛慈悲不舍,哀怜摄受;第二个祈求,弟子不识佛身相好光明,愿佛示现,令我得见,及见观音、势至、诸菩萨众,彼世界中清净庄严,光明妙相等,令我了了得见。
然后你就心里默念佛号,很快就能进入睡眠状态。持之以恒的去祈求,不仅不会再有恶梦、怪梦出现的情形,而且梦中会有阿弥陀佛显现的情景。因为阿弥陀佛的法报化三身都在我们的念头里面,我们举心动念,阿弥陀佛都会知道。阿弥陀佛是恒顺一切众生的心愿,真诚地祈求就能够与佛愿相应,与佛心相应。阿弥陀佛就有梦中做佛事的能力。
分享到
微信分享
打开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
相关推荐
煮云法师:金山活佛 活佛打人 初二三果
煮云法师:金山活佛 活佛打人 初二三果活佛打人 初二三果 隆泉法师对笔者说﹕「民国十四年,宝华山的庆祝浩净老和尚的八十大寿,开期传千佛大戒,而且是罗汉期。所谓罗汉期者,戒子要有一千二百五十人之多,同时没有限制,来者不拒,那次金山活佛也来参加,穿了一件大棉袄,两只大袖子垂到地,头上没有..
大安法师:如何读诵佛经
读诵佛经,一定得至诚恭敬,如是方可消业障、开智慧。如果漫不经心,甚或污手翘腿等不敬,不唯难获利益,而其亵慢之罪,有不堪设想者。是故,诵经前,宜将经文的生字查找认熟,然后,宁静片刻,徐徐读诵,念兹在兹,心不旁骛。如是诵经,庶可获致法益。如出现读错漏字的现象,诵经的功德就会大打折扣。..
如本法师答:佛教对孝道的看法如何?请慈悲开示。
如本法师答:羊有跪乳之德,乌鸦有反哺之恩,孝顺父母师长长辈是天经地义的。佛门对孝顺之道有四种层次论说:一、物质界孝顺生活起居,行住坐卧,照顾得很周全,三餐饮食照料无欠无缺,行动无拘无束,物质界方面使父母觉得无忧无虑,但精神方面,为人子女每每不能让父母称心如意,譬如父母在家独守门庭、孤独、寂寞..
大安法师:初学净土者,应如何下手修学,方得真实利益?
问:初学净土者,应如何下手修学,方得真实利益?大安法师:初学净土者,宜以培植坚固信愿为要务。信有事信与理信二种。事信(或曰仰信)是相信二有,即《阿弥陀经》所云:“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其土有佛号阿弥陀,今现在说法。”理信(或曰智信),是相信西方净土不在吾人介尔一念..
明奘法师:功德法身 自性内见
功德法身 自性内见【经文】师又曰:“见性是功,平等是德。念念无滞,常见本性,真实妙用,名为功德。内心谦下是功,外行于礼是德。自性建立万法是功,心体离念是德。不离自性是功,应用无染是德。若觅功德法身,但依此作,是真功德。”“师又曰:‘见性是功。\’”见到我们的真如佛性——缘起性空的真如本性,这才..
明奘法师:真修功德 常行普敬
真修功德 常行普敬【经文】若修功德之人,心即不轻,常行普敬。心常轻人,吾我不断,即自无功。自性虚妄不实,即自无德。为吾我自大,常轻一切故。善知识,念念无间是功,心行平直是德。自修性是功,自修身是德。“若修功德之人,心即不轻,常行普敬。”真正要“修功德”、见法身,心就不能够轻视任何东西。普贤十..
明奘法师:迷人愿东愿西
迷人愿东愿西迷人愿东愿西 悟人自净其心“说远,为其下根;说近,为其上智。”一切都是在自性中建立的。“人有两种,法无两般;迷悟有殊,见有迟疾。”认识真理的速度是有快慢分别的。“迷人念佛,求生于彼;悟人自净其心。所以佛言:随其心净,即佛土净。”这是《维摩诘经》里面讲的,佛在其他很多的经典里也都这..
明奘法师:三轮体空
三轮体空三轮体空——福德与功德的完美结合【经文】善知识,功德须自性内见,不是布施供养之所求也。是以福德与功德别,武帝不识其理,非我祖师有过。结合《坛经》的前后文字,以及其他所有的了义大乘经典和祖师的禅法,我们知道,“不识本心,学法无益”。本心就是我们的真如自性,一定要在自性中去建立功德,而..
明奘法师:善听
善听“刺史又问曰:‘弟子常见僧俗念阿弥陀佛,愿生西方;请和尚说,得生彼否?愿为破疑。’”在今天这是更多人面临的问题:念佛会不会往生西方?“师言:‘使君善听,惠能与说。’”我跟你说,不要着急。“善听”,就不会错解佛意。今天,也有很多人,天天听开示录音,看讲法VCD,结果越听越看越错。因为他们并没有按..
净土法门法师:「执著」与「精进」的区别?
净土法门法师:「执著」与「精进」的区别?问:有人看到学佛人的精进,就说太执著了。请老法师开示「执著」与「精进」的区别?答:精是精纯,也就是说纯而不杂就叫精,同时学两样,就杂了。一门深入那是精,进是进步,没有后退。我们修净土,佛在经上教导我们,这是释迦牟尼佛亲口说的,「执持名号」,..
净土法门法师:为什么会有感应?
净土法门法师:为什么会有感应?我每天念佛、拜佛、绕佛,每一个念头就是求阿弥陀佛来接引我往生。我自己相信我总有一天会见到阿弥陀佛,他带我到极乐世界,为什么?我天天念他。我对于现前这个世界多灾多难度过了八十多年,没有丝毫眷恋。为什么还有一些事情我要做?那是随缘。“随缘消旧业,莫更造新..
净土法门法师:今天的社会为什么这么乱?
净土法门法师:今天的社会为什么这么乱?菩萨第二义「称赞如来」,这一句在今天这个社会非常重要。社会能不能安定,或者社会造成动乱,固然因素很多,但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因素,在佛法里面讲缘,最重要的一个缘就在赞叹,也就是我们言语、说话。希望我们学佛的同修,这不是我希望,佛菩萨教导我们的,..
净土法门法师:了达因果,修习善业
净土法门法师:了达因果,修习善业摘自净空法师《佛说十善业道经讲记》 【汝今当应。如是修学。亦令众生了达因果。修习善业。】世尊劝勉我们,说话的对象虽然是娑竭罗龙王,龙王是代表我们大众的。第一句话就是勉励我们‘当应’,现在你应当要做的。‘如是修学’,“如是”两个字是彻前彻后。前面教导..
净土法门法师:佛号跟性德相应,相应当然就感通
净土法门法师:佛号跟性德相应,相应当然就感通世尊为我们说十法界因缘无量,不是那么单纯。无量因缘里面,最重要的一个因是什么?佛帮助我们拈出来了,教导我们,这要记住。你能够记得住,能够认真修行,你在十法界里面就有智慧去选择。佛法界,头一个讲佛,佛是平等心,第一个因,与法性性德圆满相应..
明奘法师:无住者 人之本性
无住者 人之本性“善知识,我此法门,从上以来,先立无念为宗”,这是禅宗的宗趣。“无相为体”,这是理论的基础。“无住为本”,这是具体的用处。他先是这样解释,但下面就不是这个次第了。“无相者,于相而离相。”无相为体,像前面说的那样,在看到春花开时,就已经看到了它的凋落,而秋风扫落叶时又看到了它的..
明奘法师:一切在身心中具足
一切在身心中具足“师言:‘大众,世人自色身是城。’”自己的色身是个城池。“眼耳鼻舌是门,外有五门,内有意门。”外边有眼耳鼻舌身五门,里面有意门,这是六门。“心是地,性是王。王居心地上。”性在心地上,是居于主导地位的。“性在王在,性去王无。性在身心存,性去身心坏。”真如佛性在,身心都在。佛性..
明奘法师:法无贵贱
法无贵贱在这里还是要跟大家交代一句,尽管这样说,但是对于那些只跟念佛相应的人,我们就告诉他:老老实实念佛。对他而言,念佛就是最好的法,没有比他老老实实念佛更好的修行方法。他还不能了解佛在心中坐、功德在自心中求的道理,那就只好让他念佛,蒙佛力的慈悲加摄,自心的信愿行跟佛的本愿力相应,然后到那..
明奘法师:如何在家修行
如何在家修行【经文】师言:“善知识若欲修行,在家亦得,不由在寺。在家能行,如东方人心善。在寺不修,如西方人心恶。但心清净,即是自性西方。”韦公又问:“在家如何修行,愿为教授。”师言:“吾与大众说无相颂,但依此修,常与吾同处无别。若不作此修,剃发出家,于道何益!”颂曰:心平何劳持戒行直何用修禅恩..
明奘法师:如何回向
如何回向“唱言:‘普愿法界众生,闻者一时悟解。’”现在的这些回向偈,除了“愿消三障诸烦恼,愿得智慧真明了,普愿罪障悉消除,世世常行菩萨道”还有点味道之外,其他的都是让大家“快跑啊,快快跑啊”——让大家脱离此世界的责任,脱离作为一个菩萨行人的责任和义务,总是想跑到一个更好、更干净的地方。如果..
明奘法师:守规矩
守规矩“颂曰:心平何劳持戒,行直何用修禅。”很多人在学佛的“狂”的状态之中,总是用这句话来开脱。“心平何劳持戒”,好吧,大碗喝酒,大块吃肉;“行直何用修禅”,直心是道场嘛,不管见到什么,张口就是一句“你这样不对,你这样是邪法”,不管别人能不能接受,总是在字面上照本宣科,结果自害害人。菩萨的十波..
评论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