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士:弟子最近在网上看到,有在家居士做幽冥界皈依,不知道是否如法,是否有经典记载这种仪式?如果不如法,作为我们念佛行人应该怎样处理与鬼道众生的关系,或者怎样做对鬼道众生有利益,弟子愚痴,请慈悲开示!
法师:在家居士做这种幽冥界皈依,但不知道你是在寺院请法师请出家人做,还是请在家居士做?做三皈依,无论是面对人道众生,还是对幽冥界众生,都应该请出家人来做。寺院也有在做幽冥界的这种法事活动,但你作为在家居士念佛行人,处理与鬼道众生的关系,我想更重要的是你要去念佛,然后给鬼道的众生回向,这样才能得到真正利益。
世间的三皈依最好都要本人现前,如果你的父母年纪很大,走不动,但是很渴望皈依,你要替你的父母在师父面前皈依,那就可以方便一下。但在通常的情况下,本人都要现前,不现前,他本人没有听到三皈依的意思,没有完成三皈依整个羯磨的过程,他是升不起无作戒体的。世间的活人都是这个样子,更何况是鬼道里面的众生呢?除非是一个很有道行的大修行人,透过他的道力,也许能产生作用,一般的,也就是表达你一点心情而已。
分享到
微信分享
打开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
相关推荐
怎么样往生
怎么样往生(净空法师)怎么样往生?你一定要了解现在社会状况,不能生病。这一生病自己做不了主,要受别人摆布,医生、护士、冤亲债主,非常麻烦。所以在这时候你要有很好的同参道友,他来保护你,来照顾你。万一到临命终时没有这种人,你怎么办?你的家亲眷属不信佛,不相信这一套,你的麻烦就大了。..
惟觉法师:如何获得真正的成功
自在步红尘 第五十一集[ 89.04.21华视播出 ]佛法讲:「没有天然的弥勒,自然的释迦」,意思是任何事情,都要经过一番勤苦的耕耘,才会有所收获。【 惟觉谈禅 】:如何获得真正的成功问题一成功的定义是什么?老和尚开示:佛法讲:「没有天然的弥勒,自然的释迦」,意思是任何事情,都要经过一番勤苦的耕耘,才会有所..
惟觉法师:理想的教育
自在步红尘 第四十九集[ 89.04.07华视播出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天下父母亲共同的期望,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儿女能够比别人更优秀,能够出人头地,好为自己争口气。然而,对儿女过高的期望,可能适得其反,造成儿女身心极大的压力。【 惟觉谈禅 】:理想的教育问题一父母亲该抱持什么样的态度来教育子女呢?老..
惟觉法师:广结善缘
自在步红尘 第十九集[ 88.09.10华视播出 ]在佛教里有一尊四面佛,智慧圆融,无论东西南北、人我众生都能面面俱到,一事一物都能看得清清楚楚。如果我们的心量也能含容四方,广大普遍,为人处事各方面一定都能做得更好、更完美。【生活小故事】:开路【 惟觉谈禅 】:广结善缘问题一如何将狭隘心转为广大心,将..
大安法师:念佛不能走极端
我们念佛一定要有一种平实的心,不能去走极端。我们对十天百万佛号闭关,只要求斋戒清净,守八关斋戒,过午不食,但不能不吃。不吃不睡不是尔我凡夫所堪能。走极端或许会出问题。我听同修说,有个老居士,七天闭关,不吃不睡打饿七,甚至水都不喝。等到七天过后,被人扶出,倒在地上一命呜呼了。所以这..
净土法门法师法语:我们今天应当以怎样的心态过日子
净土法门法师法语:我们今天应当以怎样的心态过日子1、人开悟之后彻底明了我这一生怎么来的。凡夫连个业报都不明白,生死冤枉!到这个世间来投胎冤枉来的,死了之后冤枉死的,这种人太多太多了。觉悟的人呢?生知道从哪来,死知道到哪里去,比一般人高明。彻悟的人怎么样?彻悟的人生无所来、死无所去。这..
大安法师:阿弥陀佛摄生三愿
居士:阿弥陀佛摄生三愿是否是针对三种不同根机众生而发?这三愿的异同如何理解?法师:阿弥陀佛的四十八大愿是针对十方无量根机的众生而发的,里面有摄凡夫众生的愿,也有摄他方世界菩萨的愿。而摄受众生往生的愿,便集中在十八、十九、二十这三愿中。对这三愿,自古迄今,有种种不同的界说。盲人摸象..
大安法师:为何九品往生专为凡夫施设
我们怎么理解九品往生专门是对凡夫来施设,而非为大乘小乘的圣人的?这我们就要体会佛心了。我们要转换一个思维角度,佛心是什么?善导大师有一句话,这句话讲得非常到位。善导大师这样表述:“然诸佛大悲于苦者,心偏悯念常没众生,是以劝归净土,亦如溺水之人急须偏救,岸上之者,何用济为?” 佛是把一切众..
惟觉法师:真正的财富
惟觉老和尚:佛法不离世间法,就生产事业而言,佛法讲正业与净业。所谓正业,是不违背政府法令、正正当当的职业;净业,则是指清净的职业,也就是不违背佛法所说的道德及因果的行业。如果每个人都能本着这两个原则来工作,自己的行为不但没有过失,而且还有功德。方便修众具安乐以存世一个人的福德有些..
轮回类
◆ 说人同物死后灵性不灭之理(黄涵之居士)黄涵之先生说:灵性是不会变,也不会灭。灵性在人身体里,像人住在房屋里;身体会死,灵性不会死。灵性离开了身体,就叫人死了,实在死的是身体,灵性并没有死,不过灵性同身体离开了;灵性离开了身体,就像人不住在这所房屋里了。若是这人活的时候造过孽,..
净土法门法师:佛教教育终极的目标就是教你这个
净土法门法师:佛教教育终极的目标就是教你这个【解】何言心净,以心胜故,如水清珠,能清浊水。又诸染法,各自有相,唯有不信,自相浑浊。这个“心”是妄心。妄心怎么来的?不信。“信”,是真心;“不信”,是怀疑,怀疑是妄心。这句话你要听懂了,你的受用可观。“信”,是真的;“不信”,是假的。我..
大安法师:知道自己的念头—念佛
在东林寺我们常常会有百万佛号闭关出来谈体会,这一两年我只要在寺院,我都参加谈体会的这样的一个交流。在谈体会的时候,真的是:参加这种修行活动的人,他就直接体会到这种名号功德给他的一种自性的作用太大了,直接跟弥陀名号,跟弥陀光明,跟弥陀的所有的德能来照面来互动,马上我们众生所有的烦恼..
惟觉法师:真正的财宝-清凉
自在步红尘 第五十七集[ 89.06.02华视播出 ]如果我们要解冤释结,不要冤冤相报,只有从我们本具的佛性契悟:佛性是平等的,即「无缘大慈,同体大悲」,自然而然我们的心结就能够恢复平静。【 惟觉谈禅 】:真正的财宝-清凉问题一如何灭去瞋火,从佛法中得到清凉舒畅?老和尚开示:若心当中不容易平静,就是烦恼。..
净土法门法师:「念而无念,无念而念」的真实义?
净土法门法师:「念而无念,无念而念」的真实义?问:第二个问题,他说请问「念而无念,无念而念」的真实义?答:这两句话是净宗的功夫真正成就的。净土宗,诸位都知道,念佛的功夫有三等,最上层的功夫就是「念而无念,无念而念」,理一心不乱。这是什么境界?就是《华严经》里面法身菩萨的境界,他已经..
惟觉法师:布施
布施最重要的,是这一念心是否是清净心、虔诚心、恭敬心、平等心以及惭愧心,若是以这样的心行布施,福报是不可思议的。【 惟觉谈禅 】:布施问题一:布施的质与量,会影响到功德的大小吗?老和尚开示:在一般人的观念中,认为布施的东西要数量多、品质好,乃至于布施珍贵的宝物,才会有很大的福报;认为..
惟觉法师:禅坐会走火入魔吗
惟觉老和尚:走火是属于生理上的问题。我们知道,生命是由两大部分所组成:一种是物质,一种是精神。精神是指我们这个心,物质就是指色身。每一个人都有眼耳鼻舌身,都四肢五官,佛法上就把这四肢五官分成为四大种:地大、水大、火大、风大。大家都知道,道家安炉练丹,就是要先守丹田,运气引导,存想..
惟觉法师:学佛就是悟真求实
成佛之道,有没有一条又快又好的捷径?像坐飞机一样呢?最快最好就是发大乘心,发坚固菩提心。你说是发了心马上就成佛也不可能,还必须 有一个修行的阶梯,踏踏实实地把成佛的资粮准备好。就像你要坐飞机,必须要先把飞机造好,把起飞前的一切安全事项精心准备完毕。飞机的造价高啊!很多个亿!每一个..
大安法师:对净土经典的介绍(二)
《观无量寿经》的注疏也有很多,这里就推荐善导大师的《观经四帖疏》。《观经四帖疏》有玄义分,有序分义,有正宗分,有流通分,这四个方面。善导大师作为净土宗的第二代祖师,他在建立净土的根本理念方面,在这部四帖疏里面有详细而深入的展开。他是要把阿弥陀佛平等普度一切众生这样的精神理念展示出..
补遗类
◆ 赵定宇正直作阎王(莲池笔记)莲池大师说:少宰赵定宇,同云南巡抚陈毓台,是同考的朋友。定宇在明朝万历丙申年三月半去世;那时陈毓台在任作官,因妻病扶乩请神,神判定他妻快死。恳求保佑。神说:五殿阎王新到任,很刚正,不能以私事求他。毓台问:新任阎王是什么人?回说是常熟赵定宇。不多时,..
大安法师:都摄六根,净念相继。
大势至法王子,与其同伦①五十二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忆往昔恒河沙劫,有佛出世,名无量光。十二如来,相继一劫。其最后佛,名超日月光。彼佛教我念佛三昧。譬如有人,一专为忆,一人专忘。如是二人,若逢不逢,或见非见。二人相忆,二忆念深,如是乃至从生至生,同于形影,不相乖..
评论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