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佛教禅宗三祖是僧璨大师,又作僧粲,生卒年及事迹不详,曾跟随二祖慧可学佛数年,后得授与衣钵为禅宗三祖。三祖在入寂前,传衣钵于弟子道信为禅宗四祖。僧璨最初以居士身份谒二祖慧可,北齐天保三年,慧可授法弟子僧璨,当时僧璨已经40多岁了。之后,他就隐居于舒州皖公山。北周武帝灭佛期间,僧璨隐居于太湖县司空山,居无常处,十多年来无人知晓。隋开皇十二年,十四岁的沙弥道信前来拜师,说:愿和尚慈悲,乞与解脱法门。僧璨说:谁缚汝?道信答:无人缚。僧璨说:何更解脱乎?于是道信大悟。

在禅宗发展史上,三祖僧璨是一个重要的坐标。初祖达摩将禅法带到中国,当时人们是遇而未信,至二祖慧可时,人们是信而未修,在三祖僧璨时才是有信有修。僧璨对禅宗的汉化改造发展,有几个明显的表现。其一,变面向达官显贵为面向下层群众。佛教初入中国,信仰接触者多为贵族,僧璨改变靠上层弘法的方略,变为在村夫野老中随缘化众;其二,变在都市城廓建寺院为在深山僻壤布道场;其三,变居住无常的头陀行为公开设坛传法;其四,变不立文字为着经传教。禅法初传,有不立文字之说,主张静坐安心渐悟。
分享到
微信分享
打开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
相关推荐
为什么近代念佛人都推广印光大师的著作?
问:请大安法师慈悲开示,为什么近代的念佛人都推广印光大师的著作?很少人推广慧远大师的著作呢?因我也很敬佩慧远大师,而他是莲宗的初祖。大安法师答:首先,本人作为东林寺过来的,你有这份推崇我都感到很亲切,很好。我们弘扬净土宗,它有一个时节因缘的问题,慧远大师在对净土宗的贡献方面确实是..
禅宗公案大全
只手之声峨山慈棹禅师在月船禅慧禅师处得到印可,月船就对他说道:你是大器,至今终能成就,从今以后,天下人莫能奈你何,你应发心再参善知识,不要忘记行脚云游是禅者的任务。有一年,峨山听说白隐禅师在江户的地方开讲《碧岩录》,便到江户参访白隐禅师,并呈上自己的见解,谁知白隐禅师却说道:你从恶知识处得来..
禅宗-黄龙三关
临济宗黄龙派的说教方式是著名的黄龙三关。黄龙惠南在佛堂中常问僧人:人人尽有生缘,上座生缘在何处?正当问答交锋时,他却又伸手说:我手何似佛手?接着又问:我脚何似驴脚?惠南传法三十余年,经常示此三问,这就是著名的黄龙三问。各位同修同门可各抒己见,恭请菩萨大德慈悲垂示!顶礼十方三世佛菩萨!..
禅宗七祖
(弘南灭北)神会,是六祖慧能的晚期弟子,荷泽宗的创始人,是南宗建立、兴盛的重要人物,有功之臣。神会,俗姓高,湖北襄阳人。少年时曾研习过儒道各家著作,后来读了《后汉书》,知道有佛教,由此倾心于佛法,于是就到国昌寺从颢元法师出家。他对于经论的理解,远在一般僧人之上。后来,他又到荆州玉泉寺跟从神秀学..
禅宗二祖-慧可大师
慧可一名僧可,又名神光,俗姓颐,洛阳虎牢人,是中国禅宗的第二祖。他少为儒生时,博览群书,通达老庄易学。出家以后,精研三藏内典。年约四十岁时,遇天竺沙门菩提达摩在嵩洛游化,即礼他为师。慧可从达摩学了六年,精究一乘的宗旨。达摩寂后,他即在黄河近边一带韬光晦迹;但因早年已名驰京畿,许多..
禅宗公案妙语
禅,并非天边的云霞,可望不可及。它,就在你身边。禅宗,与其说是宗教,更不如说是一种生活;与其说是一种信仰,更不如说是一种智慧;与其说它修行习道,更不如说是一种身心的修养艺术。如果说禅宗也有迷信或崇拜,那么这个迷信和崇拜的偶像,便是你自己。历代的禅师们说:谁也救不了你,只有自己救自己,宝藏就在你..
禅宗小故事十三则
两位禅者走在一条泥泞的道路。走到一处浅滩时,看见一位美丽的少女在那里踯躅不前。由于她穿着丝绸的罗裾,使她无法跨步走过浅滩。来吧!小姑娘,我背你过去。师兄说罢,把少女背了起来。过了浅滩,他把小姑娘放下,然后和师弟继续前进。师弟跟在师兄后面,一路上心里不悦,但他默不作声。晚上,住到寺..
禅宗的轨迹
四祖的直传弟子是五祖弘忍,也就是那个无姓的小孩。他被道信收留时,才七岁。十三岁时,正式剃度为僧。他在四祖门下,白天从事劳动,夜间静坐习禅。道信常以禅宗顿渐宗旨考验他,他触事解悟,尽得道信的禅法。道信圆寂前,付法传衣给他。道信圆寂后,由他继承法席,后世称他为禅宗第五祖。由于当时僧俗道众仰慕弘..
禅宗第一
有一天,法启禅师听到几个小沙弥在讨论佛教宗派的问题,有的说禅宗第一,有的说禅宗最好,议论间不乏对其他佛教门派的歪曲贬低之意。他立刻把那几个小沙弥叫过来,让他们把寺院里的一棵生长得非常茂盛的小樟树给修理一番只留一个树杈,把其他的七、八个树杈全都砍了。一棵充满生机、枝叶繁茂的小树,马上成了..
禅宗里的伸缩退变
在禅宗里有这样的一个故事:有一位高僧,是一座大寺庙的方丈,因年事已高,心中思考着找接班人。一日,他将两个得意弟子叫到面前,这两个弟子一个叫慧明,一个叫尘元。高僧对他们说: 「你们俩谁能凭自己的力量,从寺院后面悬崖的下面攀爬上来,谁将是我的接班人。」慧明和尘元一同来到悬崖下,那真是一面令人望之..
永明延寿大师
永明延寿大师宋朝永明大师,讳名延寿,平常喜欢买鱼虾等水族放生。在未出家之前,于吴越王钱文穆镇宁杭州时,当余杭县的库吏。有一年,适逢灾荒,由于灾情急迫,他便先助到库钱救济灾民,因而犯监守自盗的罪名,依法应处死刑。吴越王信仰佛教,深知他盗用库钱,全在救济灾民。因此命执行刑罚的人,在临..
大安法师:善导大师的二种深信
(大安法师讲)善导继承昙鸾、道绰的净土理念,融汇自己净业修持的证悟,著述五部九卷,敷衍出以他力本愿为核心的净宗思想体系。其对信心的阐释,渗透着净业行人特有的宗教情怀,恍若劫外之音,万代之下犹能感发人之信心,请看大师二种深信之文: 一者,决定深信:自身现是罪恶生死凡夫,旷劫以来常没..
宣化上人:五祖弘忍大师七岁时,就跟着四祖道信禅师出家的经历
五祖大师的戒行精严,他修行是特别认真的宣化上人慈悲开示:从西天到东土,历代祖师各有各的特长,各有各的密行,各有各的来历不同,现在略略说一说五祖大师的经历。五祖大师,生在湖北双峰山黄梅县,俗家姓周,七岁就被送到庙上修行。大约是他父亲、母亲,都是笃信佛教,觉得世俗这种生活,烦烦恼恼,..
莲池大师戒杀放生文
莲池大师戒杀放生文人世间最重要的是生命,天底下最残酷的是杀伤。即使是一些低等动物如虱子等遇到逮它,也知道逃避死亡,立刻会躲藏起来。小如蚂蚁,尚且贪生,快要下雨了,赶快迁徙。既如此,为什么偏偏有人在山上张网捕兽,在水中布网捕鱼,千方袭击捕捉,用曲的钩,直的箭,百计搜罗,使这些飞禽走..
五祖弘忍大师悟道因缘
五祖弘忍大师悟道因缘五祖弘忍大师,俗姓周,蕲州黄梅人。据《五灯会元》卷一记载,他的前世是破头山中的栽松道人。栽松道人曾经问道于四祖道信(四祖当时正驻锡于破头山):“法道可得闻乎(您宣扬的禅法,我能够听闻吗)?”四祖回答说:“汝已老,脱(倘或)有闻,其能广化邪?倘若再来,吾尚可迟(..
四祖道信大师悟道因缘
四祖道信大师悟道因缘四祖道信大师,俗姓司马,河内人(今河南沁阳县),生而超异,自幼即对大乘空宗诸解脱法门非常感兴趣,宛如宿习。道信禅师七岁出家。其剃度师戒行不清净,道信禅师曾多次劝谏,但是对方却听不进。没有办法,道信禅师只好洁身自好,私下地持守斋戒,时间长达五年之久,而他的老师竟..
三祖僧璨大师悟道因缘
三祖僧璨大师悟道因缘三祖僧璨禅师,姓氏及籍贯均不详。史料只记载,他最初以白衣的身份拜谒了北方前来舒州司空山(今安徽岳西县西南店前镇)避难的二祖慧可祖师,并得到祖师的点拨、印可和传法,成为禅宗的三祖。关于三祖悟道的因缘,灯录中是这样记载的:初祖达磨传法给二祖之后,自于少林托化西归,..
印光大师放生语录
印光大师放生语录戒杀放生之事,浅而易见。戒杀放生之理,深而难明。若不明其理,纵能行其事,其心决不能至诚恻怛。其福田利益,亦随其心量而致成微浅。倘遇不知者阻诽,遂可被彼所转,而一腔善心,随即消灭者有之。以故不避繁词,用申其义。俾物类同沐慈恩,人伦各培福祉。以恳到之深仁,灭自他之杀报..
沉默大师
有位和尚自称沉默大师,其实只是欺世盗名而已。为了让人信服,他专门找了两名能说会道的侍僧。别人前来参问,都由这两位侍僧替他回答,而他自己则摆出一副莫测高深的摸样,一言不发,以表示他的默照禅不可以言说。一天, 正当他的两名侍僧因事外出之际,来了一位游方僧人。游方僧人恭问:如何是佛?沉默大师不知..
“后善导”少康大师一生灵感奇事
少康大师(688 - 763)唐代高僧,中国佛教净土宗第五代祖师。俗姓周。唐缙云仙都山(浙江缙云)人。母亲罗氏梦游鼎湖峰仙境,有玉女授给她一朵青莲花说:“此青莲花表大吉祥,寄于你所,当生贵子,冀爱护之。”临到诞生少康大师的时日,青色光彩遍满室内,并散发芙蕖的芬香。少康大师容貌端庄,聪慧可爱,..
评论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