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善士问:
一些高僧大德修到一定程度之后,是不是随时可以往生?不到寿限就能往生呢。
仁清法师答:
这是真的,就是修行到来去自如了。很多高僧大德都是这样的,因缘成熟时就走。比如能海上师,1967年元月1号的凌晨往生。
他往生之前,在五台山接受劳动改造,一天晚上出来解手(小便),碰到另外一个师父,能海上师问:你说现在走好不好?
那位师父认为能海上师说的是下山呢,就说:我看还是走的好。根据缘起,上师观察到他的弘法因缘已经没有了,已经圆满了,就说:那你明天给我告假吧,就说我不行了。
第二天早上,其他法师推开门一看,他在那坐着已经是往生了。根据他身体的冷热程度推测,已经坐化了3~4个小时了,从他交代到走就几个小时,这就是我们说的来去自由。有修行的高僧大德确实能做得到。
分享到
微信分享
打开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
相关推荐
净土法门法师:一切随缘,不要攀缘,多事不如少事,少事不如无事
净土法门法师:一切随缘,不要攀缘,多事不如少事,少事不如无事1.随缘就自在,攀缘就烦恼。攀缘是什么?我一定要这样,我一定要那样。你这个“一定”,就是分别,就是执着,就是造业。2.莲池大师教给我们,真正修行人决定不攀缘,决定不贪恋名闻利养。学佛的人,五欲需要,随缘随分,不强求,不攀缘,..
净土法门法师法语:苦从哪里來的?乐从哪里來的?
净土法门法师法语:苦从哪里來的?乐从哪里來的?所以佛教是教育,佛教育教什麼?教人離苦得樂。這一句話就答覆了。離苦得樂,佛所教的,這個苦是究竟苦,這個樂是究竟樂,究竟苦是六道輪迴,究竟樂是西方極樂世界,這個得搞清楚。佛明白,真正大徹大悟。苦從哪裡來的?從迷惑顛倒來的。樂從哪裡來的?..
净界法师:净心与净土 二
第二讲请大家打开讲义第四面。丁二、别示。佛法的生命观叫诸法因缘生。因缘观,佛陀曾经讲出一个譬喻说,生命就像无止境的水流,从过去流到现在,它也会从现在流到未来。我们现在每一个人面对因缘,我们有两种选择。第一个、我们活在一种束缚性的、被动式的人生。就是我们完全不用我们的思想来创造智慧,我们..
法藏法师:华严经探玄记 第二十卷
华严经探玄记 第二十卷 (尽法界品)魏国西寺沙门法藏述第七远行地知识内初举法劝修中三。先指后位次。颂前法。三善财得利益。初中开敷树花者。若约位此地是有行有开发无相住故名也。约事此天在香树楼阁中故立此名。二颂前法者临去殷勤嘱付令修学故。于中十四颂半初二总颂境智法。次十一颂离垢光劫中供佛..
大安法师:一件很难理解的事
大安法师:一件很难理解的事修净土一法有这么大的利益,但是很多人却不去修。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龙舒居士通过一个例子来说明这就是业障。龙舒居士有一个相识的朋友,平生就是喜欢吃鱼,杀了很多活鱼。到了晚年得了重病——中风,基本上瘫痪了。龙舒居士慈悲,哀怜他生前的罪恶,到临命终时遭受这样的..
大安法师:单纯一点还是好
——法师与企业家的谈话实录……法师:我们建东林大佛,是为这个时代的众生提供一种宗教的庇护。让大家找到一个安稳的地方,安心的地方。现在的建设团队还是很好的,能力、水平和态度都不错。居士甲:有一颗至诚的心是前提,有了这个就有执行力。法师:大佛的宝盖已经在全面推动。大佛装起来后要贴金,..
大安法师:为什么恶人不得恶报
大安法师:为什么恶人不得恶报 居士:佛家强调因果报应,但在当今这个社会,我看到的都是恶因善果,善因恶果。对于这样一个社会,佛教应该怎样做?用佛教理论来说,我们个人又该采取什么行动?大安法师:这可能是很多人对因果报应理论产生质疑的地方。佛教是强调因果报应的,因为因果报应不是说教,它..
大安法师:造新罪念佛能往生否
大安法师:造新罪念佛能往生否问:弟子烦恼不断,意恶重重,甚至还造作身口意罪业,这种情况下信愿持名能够往生吗?大安法师答:首先我们要认知到凡夫众生都是烦恼重重的,每天妄想杂念纷飞,我们与生俱来的贪、瞋、痴、慢、疑诸多的无明烦恼,一定会驱使吾人身口意三业造作恶业,正因为我们是这样罪恶..
开愿法师:人性本善,不善的是--习气
人性本善,不善的是--习气许许多多的事情需要我们去感恩。我们要感恩本师释迦牟尼佛为我们讲明白了宇宙人生的真相,讲明白了我们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感恩阿弥陀佛为一切众生成就了四十八大愿,成就了极乐净土,让一切苦难的众生都能够有一个皈依处,都能找到回家的方向。 感恩诸佛菩萨对我们慈悲的护佑,感恩..
大安法师:这两种人谁更能往生?
大安法师:这两种人谁更能往生?曾有居士向我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假如有两个人,一个人常把主要精力放在做好事,做慈善事业,帮助别人上。另外一个人什么都不干,只在家里专念阿弥陀佛。这二人哪个更能够往生?”一般人大多比较赞赏前者,而事实是那个天天在家里老实念佛的人,更有把握往生。因为老实..
开愿法师:什么是回向?
同修:什么是回向?师:这个问题要好好说一说。因为我们每天都在回向,我们每做一件事情也在回向,我们念佛在回向,诵经也在回向,我们每次放生也在回向,那“回向”是什么意思呢?回向,简单地说,是放下自我,我所积的功、所累的德、所做的一切,不为自己,回向给一切众生,或者回向给我所需要回向的人,去帮助他们。..
大安法师:极乐世界万修万人去
一切是来自于阿弥陀佛的力量,不是靠自己修行的力量,但是这桩事情难以相信。他建立不了信心,他就感通不了,感通不了就往生不了。那就:它容易是容易,易如反掌;难——难以相信,它也就难于上青天。所以这桩事情它就三根普被,平等普度。上根利智有福德,有智慧,有禅定之力,他也可以往生,往生品位..
开愿法师:在各行各业,守住自己的本分敦伦尽分
开愿法师开示:在各行各业,守住自己的本分敦伦尽分我们明白了以后,就更加应该把我们每天时间,把我们自己的生命,有一个更深刻的了解。老实念佛,不断往上提升,争取我们提升到阿弥陀佛这个维次空间去,这多好啊!阿弥陀佛的这个维次空间,一切迷都破了,是圆满的,无量光、无量寿,非常自在。这是终极目标。在哪..
开愿法师:选择学佛就是选择正确的人生
开愿法师开示:选择学佛就是选择正确的人生阿弥陀佛为我们现代的众生打造了一个离苦得乐的慈船---信愿持名,坐上这个慈船,你就得救了,关键是你愿不愿意去。如果愿意就要敢于承认,刚刚讲完要信要愿,有愿要承认啊,你要是不敢承认默默地说,万一阿弥陀佛没有听见,坏了。(众笑)学佛本来就是一件快乐的事情,没..
大安法师:佛教徒应该有怎样的心态对待钱财?
大安法师:佛教徒应该有怎样的心态对待钱财? 问:请开示:作为佛教徒、学佛者,应该有怎样的心态对待钱财?尤其是在当今这样一个金融、经济危机的时代,目前全球金融危机的形势对佛教徒、学佛者的启示,和对社会的启示?大安法师:对钱财,我们作为学佛人要有正确的心态。钱财本身,人是不可缺少它的..
开愿法师:与老领导交流佛法
与老领导交流佛法2010年12月11日上午,应老领导的盛情邀请,开愿法师在北京举办讲座,与老领导们交流佛法。为大家开解佛法是智慧觉悟的教育,开解生命真正的无量意义,弥陀大愿菩萨示现当今,是众生的福报,为我们示现“敦伦尽分念佛成佛”的最好典范。各位领导、各位老菩萨、各位大德居士:阿弥陀佛!(众:阿弥..
开愿法师:千万不要拿自己这一生的道业开玩笑
开愿法师开示:千万不要拿自己这一生的道业开玩笑过去在禅宗里,上根器的人用观心的方法修行:自己的心到什么程度了,自己的心念往哪里跑了,看好自己的心。平时里叽叽喳喳爱多说话的人,他的心肯定是一团乱麻,因为说话的心已经是很粗很粗的相了。真正用功的人,那念头刚要冒出来的时候就已经“盯”上了,就把..
开愿法师:信心是成就的基础
我们读经,就是要明白这个道理,明白了以后,认真地去修,认真地去学,把我们不断地往上提升。争取在这一生当中,都能够证得念佛三昧,一心不乱。虽然我们不求,这个东西你求不来。历代的善知识都告诉我们:你不要求一心不乱,你不要求念佛三昧。你要能够解释他的真实意义,不能够作为你修行的推辞,懈..
大安法师:往生净土没有条件,发愿必生,不需要功夫成片!
大安法师:往生净土没有条件,发愿必生,不需要功夫成片!问:尊敬的大安法师!阿弥陀佛!两个月前,念佛越念越灰心、沮丧,觉得西方门槛太高,自己烦恼粗重,念不到功夫成片。在这种心态下,听到法师您的开示,信心增长,这几天一直在听马来西亚法宣法师的开示,信心大增。但同时也出现负面问题,发现..
大安法师:宿命通一看,你还敢结婚吗?还敢吃鸡吗?
大安法师:宿命通一看,你还敢结婚吗?还敢吃鸡吗?看看人和人的关系:“当年恩爱,今作怨家。昔日寇雠,今成骨肉。昔为母而今为妇。旧是翁而新作夫。宿命知之,则可羞可耻。天眼视之,则可笑可怜。”这是人和人的因果关系,也是非常错乱颠倒的。“当年恩爱”,当年就是指过去生是很恩爱的,今生一过来..
评论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