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法皆空明佛性,一尘不染是禅心。
唯识名词白话辞典
【业感缘起】四种缘起之一。谓世间一切现象与有情的生死流转,皆由众生之业因所生起。小乘诸宗派皆持此说,尤以说一切有部为然。此指有情众..
【业杂染】三杂染之一,指从烦恼生,或助烦恼造作身、语、意三者之业。参阅‘三杂染’条。
【业类差别】业力的分类,在佛经中至为复杂,名目繁多,不胜枚举。兹以名数分类,举其重要者四种:一、二业类:有善业与恶业,引业与满业,..
【意】思量事物曰意。《成唯识论》卷五曰:‘薄伽梵,处处经中说心、意、识。三种别义,集起名心,思量名意,了别名识。是三别义。’《俱舍..
【意生身】又作意成身、意成色身。非父母所生的身体,乃初地以上之菩萨为济度众生,依‘意’所化生之身。此外,中有之身、劫初之人、色界、..
【意地】又作意识、意根。凡个体之内心能生起一切思想者,称为意地。可略分下列二说:一、指第六识(意识),可全面支配个体之存在,亦为吾..
【意志】此有广义狭义的解释。自广义来说,意志为自然冲动的欲望;自狭义来说,则为意识间多种动机、目标、方法的一种选择,而欲获实现者。..
【意根】六根之一,二十二根之一。‘根’为能生之义。六根中之前五根所对之境为四大(地、水、火、风)所形成之色法;意根所对之境则为心法..
【意业】三业之一。意即依心王之业;业为造作之义,广义而言,包含一切或善或恶或无记等之行为动作。《俱舍论》卷十三:‘思谓意业。’,以..
【意识】唯识宗所立‘八识心王’的第六心王,此为我人理活动的综合中心。在西洋哲学中视之为‘能把握客观对象的心机能’。广义言之,即吾人..
【意识分析】八识心王中的第六意识,除了‘五俱意识’与前五识同缘色、声、香、味、触五境外,还有‘独头意识’缘虑法境,缘的是心法。这二..
【意识所缘】意识缘法境。《瑜伽师地论》卷十云:‘彼所缘者:谓一切法。如其所应。若不共者所缘;即受想行蕴、无为、无见无对色,六内处及..
【爱支】十二因缘的第八支。儿童发育成人,生理成熟,‘贪妙资具淫欲现行’——就是有了性欲的需要,但对其他方面犹未广为追求。继而进入社..
【爱水】自爱欲之情流出的水液。如精液者。《楞严经》卷八曰:‘因诸爱染,发起妄情。情积不休,能生爱水。……心著行淫。男女二根,自然流..
【爱行】二行之一,即爱欲之情多的人;若推理多的人,则叫做见行。行是心行,也就是心理活动。..
【爱别离苦】谓别离爱境,或与所爱者别离时所感受之苦。为八苦之又称恩爱别苦。《大乘义章》卷三载:‘何者是其爱别离苦?所别有二,一内二..
【爱河】爱欲溺人,譬之为河。又贪爱之心,执著于物而不离,如水浸染于物,故以河水譬之。《楞严经》四曰:‘爱河枯干,令汝解脱。’..
【爱毒】恩爱害道如毒药。为恩爱所系缚,而妨害佛道修行。《大智度论》十五曰:‘为邪见箭爱毒涂。’..
【爱渴】又曰渴爱。言爱欲之心,其贪如渴者之求水。《圆觉经》曰:‘众生欲脱生死免诸轮回,先断贪欲,及除爱渴。’..
【爱缚】恩爱之系缚。《良贲疏》曰:‘爱与无明,自缠缚故。’

赞助支持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技术支持


Copyright 地藏孝亲网 u29.net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202519864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