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法皆空明佛性,一尘不染是禅心。
唯识名词白话辞典
【斯陀含向】梵语斯陀含,华言一来,谓此人将入斯陀含道,未至本位,不称为果,但称为向,言其从此向第二果也。..
【斯陀含果】梵语斯陀含,华言一来,即第二果也。谓此人于欲界九品思惑中断前六品尽,后三品犹在,须更来欲界一番受生,故名一来。(思惑者..
【须陀洹向】指入见道时,初见四圣谛之理,得无漏清净法眼之阶位。又因其直至预流果,不堕于三恶趣,故又称无退堕法。但因此位之圣者尚未证..
【须陀洹果】预流果,又称初果,指断尽三界之见惑,预入圣道之法流,以第十六心入无漏圣道之阶位。预流果圣者之轮回生死,最长仅于人界与天..
【恼心所】此为心所有法中的小随烦恼心所之一.恼者恼怒,于忿恨之后,遇违逆事,因而爆怒,凶狠暴戾,有如蝎子螫人。此在《成唯识论》曰:..
【寻心所】此为心所有法中的不定心所之一。寻者寻求,对事理粗略的思考。《成唯识论》曰:‘寻谓寻求,令心偬遽,于意言境,粗转为性。’见..
【喜受】五受之一。即于顺境,其心适悦的感受;为受心所对苦、乐、忧、喜、舍五受之一。在欲界、初禅及第二禅中,凡与意识相应所起的心悦,..
【量】量的诠释有广狭二义,狭义而言,量是认识,是知识,亦是测量之意。量有量果,即认识作用的结果。亦可说是知识或知识的内容;广义而言..
【最胜真如】修唯识行,第四修习位的十真如之一。这是第二地断邪行障所证的真如,此真如极净尸罗,极净尸罗,足无边功德于一切法中最胜,故..
【尊重行】菩萨修唯识行,此为十行位的第八位。此位菩萨,修愿力行,尊重善根智慧,更为修习,增益自利利他事业,称尊重行。见《成唯识论》..
【童真住】修唯识行历经四十一阶位,此为初十位的第八位,此位菩萨,自发心起,始终不倒退,不起邪魔破菩提之心,三业清净,悟情器二世间,..
【庵摩罗识】又作阿摩罗识、阿末罗识。译曰清净识、无垢识、真如识等,为‘摄论九识’中的第九识。《金刚三昧经》曰︰‘诸佛如来,常以一觉..
【黑白四业】指四种不同的业果报应。依业的善与不善来分:一、黑黑异熟业,又作黑黑业。此为欲界的不善业,以其因、果皆为黑秽,染污其性而..
【业】业的梵语 Karman,音译羯磨,义译造作,其实就是行为。有情的行为有三方面,即是身、语、意三行,行为的后果就是业。身、语、意三者..
【业力】业是造作、行为的意思,此造作、行为的‘余势’对未来的影响,称为业力。业又有善、恶之分,善恶之业有生起苦乐之果的力用,亦是业..
【业力轮回】业力轮回,是有情生死相续的过程。以生死轮回,是受业力所支配,业力有善恶二类,为无贪等三善根、及贪等三不善根所缔造。而业..
【业因】业即是因,以业为招感未来果报之因。又作因业。《成唯识论述记》卷八谓:‘业,苦本故,唯是因也。’..
【业自在所依真如】修唯识行,第四修习位的十真如之一。这是第十地断诸法未得自在障所证,若证得此真如已,则于一切神通作业总持定门,皆得..
【业果】业有善有恶,由此善恶业所感人、天、鬼、畜等之果报,称为业果。又称业报。由业而报果,此乃自然的法理,称为‘业果法然’。此外,..
【业种子】即是业果的种子,为‘名言种子’的对称。又称业习气、异熟习气、有支习气,略称业种。即第六识善恶思业的种子,有助于其他羸劣无..

赞助支持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技术支持


Copyright 地藏孝亲网 u29.net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202519864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