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一切世间,有以有情无情二种,分为二世间者。谓有为法之过现未迁流,而其事事物物间隔之世间,大别有二:一、有情世间 由五蕴假和合,..
或有分为三世间者,谓一切有为法,有三种分类:一、五阴世间 又名五众世间,五阴者,色、受、想、行、识之五法,十界之五阴,各各差别也。..
一初禅俱有初禅以下之欲界,名一世界。一世界具一日月四天下。四天下者,即四洲也。
三千大千世界者,有三重义:第一、小千世界 以世界之数千倍之,谓之小千世界,二禅统一小千。第二、中千世界 以小千千倍之,谓之中千,三禅..
三千大千世界者,举其内容三千而言,总说之则名一刹。刹译作土田,梵汉双举,则曰刹土,即国土之义。一刹者,一佛济度之境,以三千大千世界..
一世界内位置,分地居、空居。一、地居 地居有三界: 一、琰魔王界 此界有二趣:一、地狱,二、饿鬼,在地下者。 二、金轮王界 此界有二趣..
刹土无量,名称亦可无量。若就释尊应化本生刹土而言,则所谓娑婆世界也。娑婆又作沙诃,堪忍之义,故译作忍土。此界众生,甚能堪忍,故名。..
就娑婆世界,而说邻近之十方世界。一、东方 密洲。六、西南方 鲜少。二、西方 离垢。七、东北方 摄取。三、南方 丰溢。八、西北方 欢喜。四..
吾人现居之大地,为娑婆世界三千大千中之一小世界内之南瞻部洲。
就世之相言之,所谓相续。而相续之种别亦有三:一、世界相续 由众生之有业,而国土世界安立。二、众生相续 由五阴法之和合,而众生存立。三..
就世之相续迁变言之,即所谓劫。劫者梵语劫簸之略,不能以通常之年月日时计算之极长时节也。又译称大时,劫有小中大三者,下分述之:..
小劫者,一增一减,为一小劫。一、增劫 人寿自十岁起,每过百年增一岁,至八万四千岁,为增劫之极。二、减劫 人寿自八万四千起,每过百年减..
中劫者,合二十小劫,共计三万三千六百万年,为一中劫。
大劫者,合四中劫,一成、一住、一坏、一空,为一大劫。一、成劫 历第一次中劫,名曰成劫。二、住劫 历第二次中劫,名曰住劫。三、坏劫 历..
现在之世,时当贤劫。谓此劫大千世界初欲成时,大水弥满,有千枝莲华出现,金光普照。净居天见,乃曰:希有此瑞!当有千佛出兴于世。以是因..
三大劫者,就现在之贤劫,而言过去未来之二大劫也。一、过去庄严劫 千佛出世。二、现在贤劫 千佛出世。三、未来星宿劫 千佛出世。..
贤劫中住劫二十小劫,现在之世,时当第九小劫。有四佛出世,即:一、当减劫六万岁时,拘留孙佛出世。二、减劫四万岁时,拘那含牟尼佛出世。..
三小劫者,就现在之第九小劫,而言过去未来之二小劫也。一、过去第八小劫 无佛出世。二、现在第九小劫 四佛出世。三、未来第十小劫 减劫八..
谛观世间之相无他,唯是生灭、灭生、灭生、生灭而已,是为生灭相。
欲明生灭之相,先明生灭之义。言生灭者:一、生 有为诸法,依因缘之和合,而未有之法有,是谓之生。二、灭 依因缘之离散,而已有之法无,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