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自体的本性,亦即诸法各自具有真实不变、清净本然之个性。2、指自己之本性,亦即人人本来具有之佛性。..
即大乘戒。系以佛性为戒体,因佛性与自性无异,故叫自性戒。又作本性戒,如十善戒者,乃不待佛之制定而自性便可受持。..
自性本具之三宝,即众生具有灵明觉照的佛性为佛宝,其性常寂圆净为法宝,有融妙和乐义为僧宝。..
自性就是弥陀。依心性的道理说,自他本来是不二的,念佛人不生不灭的心性与弥陀佛不生不灭的心性毫无差异,故念弥陀即是念自性之佛。..
谓吾人的心本来清净,也就是心性本净之意。此心又称为如来藏心、佛性、真如、法界、法性等等。..
这是法相宗所立之三身。一、自性身,又名法性身、法身,这是诸佛如来真净法界,离相寂然,常住不灭之真性。二、受用身,有自受用身和他受用..
声闻缘觉的修行方法,其方法是自调、自净、自度。智度论说:求福德皆为自调自净自度。持戒是自调,修禅是自净,智慧是自度。复次,自调者正..
僧众于七月十五日,结夏安居已毕,便在大会中,任由众人恣举自己所犯之罪,并对著其他比丘忏悔,叫做自恣,又名随意,即可以任由他人随意检..
佛三十二相之一。佛有广长舌相,此相乃是表示多生多世都不妄语。
指一切有形象和占有空间的物质。色可分为内色、外色、显色、表色、形色五种。内色是指眼耳鼻舌身之五根,因属于内身,故名内色;外色是指色..
色与心本来是不二的,若说心具有三千诸法,则色亦具有三千诸法,所谓一色一香,无非中道,这里所说的色具,乃是天台宗至极的法门。..
三界之一,在欲界之上,因此界的众生,但有色相,而无男女诸欲,故名色界,色界的范围包括初禅至四禅等一共十八层天。..
色是指一切有形的物质,这些物质都是因缘和合而生的,其当体即空,故说色即是空。
简称识处定,即无色界第二天识无边处的禅定,为四空处定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