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语三藐三菩提,华译为正等正觉,即真正平等的觉悟的意思。
又名正遍知,即真正普遍知道一切之法,为佛十号之一。
佛法共分为三个时期,即:正法时期、像法时期、末法时期。释尊法运期限,各经所载不同,古德多依用正法一千年,像法一千年,末法一万年之说..
八识中之第七识,华译思量,又译作意,它恒常审察、思量,在审察思量中,念念不忘第八阿赖耶识为我,因为有四个根本烦恼(我痴、我见、我爱..
即涅槃,因涅槃为不生之法,由于不生,所以不灭,而不灭就是永生。
极长的时期。劫是梵语劫波的简称,是计算世界成坏相的名词。
在十地中由第八地至佛果之间,无漏心任运,诸烦恼不生,故有此名,又功德刹那增进,所以又叫做刹那增进位。..
1、梵语涅槃,华译为灭,因涅槃之体,无为寂灭,故名。2、指四谛中的灭谛。3、即戒行,因戒行能灭除诸恶。..
即涅槃。灭是灭尽见思、尘沙、无明三种惑,度是度脱分段、变易两种生死。
又名灭受想定,或灭定,在此定中,以灭受想二心所为主,最后连六识心所亦灭,是九次第定的最后一定。..
灭是灭一切烦恼,尽是尽生死之业,妙是妙应真常,离是脱离三界诸苦。此灭、尽、妙、离,是小乘涅槃的究竟境界。..
触犯佛所制戒的人有五种的罪过,即:害自身、为智者所呵、恶名流布、临终生悔、死堕恶道。
触犯佛所制戒的人就会有五种的衰耗,即:求财不遂、设得即耗、众不爱敬、恶名流布、死入地狱。..
(602?-664)唐代高僧。河南偃师人,俗姓陈,名袆。于太宗时曾到印度研究佛学十七年,回国后翻译佛经很多,人称为三藏大师,或慈恩大师,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