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法皆空明佛性,一尘不染是禅心。
佛学常见辞汇
菩萨由凡夫到成佛,一共要经过五十二个阶位,即: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十信是由十住中的第一发心住内,分开另立的..
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说:若有人能称是五十三佛名者,生生之处常得值遇十方诸佛。若复有人能至心敬礼五十三佛者,除灭四种五逆及谤方等,皆悉..
华严经入法界品说善财童子次第南游,参见五十三位善知识。
梵网经上所说的十重与四十八轻戒,合共为五十八戒。
谓佛灭后之五个五百年,在每一个五百年中,各有一个坚固,以示佛法的兴衰。一、解脱坚固,谓在佛灭后之第一个五百年间,因为正法兴盛,得到..
法相宗所修的观行,从浅至深,共有五重,名五重唯识观。第一重是遣虚存实,即遣除遍计所执的虚妄计度,而存依他起性及圆成实性的实体。第二..
1、菩萨璎珞经所说的五种法身:一、如如智法身,即证如如之理的实智;二、功德法身,即十力四无畏等一切之功德;三、自法身,即地上菩萨所..
不与心及心所相应,也不与色法相应,故名心不相应行法。行是有为法的总名。又这些法为五蕴中行蕴之所摄,故名行,共有廿四种:一、得,是成..
是释迦佛入灭至弥勒佛出世之年数。菩萨处胎经说:弥勒当知,汝复受记,五十六亿七千万岁于此树王下成无上等正觉。我从右胁生,汝弥勒从顶生..
六根入六尘,叫做六入,即:眼入色、耳入声、鼻入香、舌入味、身入触、意入法。六入是六根的别名,入是涉入之义,谓根境互相涉入。..
天、人、修罗、畜生、饿鬼、地狱,因此六者都是凡夫位,所以叫做六凡。
眼、耳、鼻、舌、身、意之六根,也叫六门。
又名六即佛,天台智者大师,立六即佛义,以示由凡夫修行,乃至佛果的位次,即一、理即佛,一切众生,虽轮回六道,日处尘劳烦恼中,与觉体相..
六根的别名。处是出生之义,谓六根缘六尘而生六识。
又名六喻。金刚经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以梦、幻、泡、影、露、电等来比喻世间的一切法皆是无常。..
即色、声、香、味、触、法之六尘,因此六尘是凡夫们所时常迷妄的境界。
色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法尘。尘者染污之义,谓能染污人们清净的心灵,使真性不能显发。又名六境,即六根所缘之外境。..
(喻)六波罗蜜,因六波罗蜜如舟,能渡人到达涅槃快乐之彼岸去。
1、指大乘别教所立之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等因地之六位。2、俱舍论说凡有为法之生,必依因与缘之和合,论其因体,有六种,..
一、信忍,别教之菩萨于十住位中信一切心皆悉空寂,能于空法忍可信证,故名为信忍;二、法忍,于十行位中修习假观,知一切法空无所有,而能..

赞助支持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技术支持


Copyright 地藏孝亲网 u29.net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202519864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