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想颠倒,思想上的颠倒错误,亦即妄想;二、见颠倒,见解上的颠倒错误,即邪见;三、心颠倒,由妄心去邪识一切事物,是诸颠倒的根本。..
谓一切法都要经过这三种识的合作之力,才能现起,才能存在。初能变的是阿赖耶识,当某一业的种子成熟时,即具有能变境界的力量,遇到增上缘..
文字般若、观照般若、实相般若。一切经论中文字,皆名文字般若;若依文字,解其义理,起观照行,则名观照般若;若依观照,窥见心性,彻证实..
修净土法门的人所应具备的三种资粮,即信、愿、行。信是相信西方确有极乐世界;愿是愿离这个苦世界;行是念佛名号,心不离佛,佛不离心,毋..
指惑、业、苦。众生由迷惑而造业,因业而受苦,因苦又再迷惑造业,不停的恶性循环,故是生死相续的因果。成唯识论说:生死相续,由惑、业、..
1、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的简称,华译为正等觉,即无上正等正觉的意思。2、真性菩提、实智菩提、方便菩提。真性菩提是真性不变的菩提;实智菩..
三种的三昧、即空三昧、无相三昧、无愿三昧。三昧是定的意思。空三昧是观察世间的一切法都是缘生的,也都是虚妄不实的;无相三昧是观察世间..
一、位不退,即修得之位不退失;二、行不退,于所修之行法不退失;三、念不退,于正念不退转。..
与三净肉相反之肉,即我眼见它被杀时的情景的肉、我耳听见它被杀时哀叫的声音的肉、有疑为我而杀的肉,这三种肉都是持戒的比丘所不可食的。..
小乘立三无为,即择灭无为、非择灭无为、虚空无为。用真智选择佛法,修成涅槃之果,证无为之境界,名择灭无为;凡事无能生之因缘,或有因而..
相无性、生无性、胜义无性。相无性是说一切遍计所执的事物,其相皆假而非实有;生无性是说一切法皆依因缘和合而生,因缘生则无有实性;胜义..
心、佛、众生三者没有差别的意思。众生本具的自性清净心,凡圣一如,本无差别,其差别只在迷悟两字而已,迷失了自性就是众生,体悟到自性就..
是二十二根中最后的三根,即未知当知根、已知根、具知根。未知当知根是由于其中意、乐、善、舍、及信、勤、念、定、慧九根,在见道位修习,..
无贪、无嗔、无痴,因它们是出生无量善法的根本,故名善根。
天、人、阿修罗。天属上善,人属中善,阿修罗属下善。
三种善知识,即教授善知识、同行善知识、外护善知识。教授善知识就是教授我们知识的老师;同行善知识就是和我一同修行及互相策励的同学或朋..
又名三三昧,是密教所说身口意三业互相摄入平等不二的意思,亦即真言宗的宗要,大日如来平时说法,说的就是此宗要。此中共有三种的三平等,..
法相宗将释尊一生所说的经教,判为三时。第一、释尊成道之初,一切外道凡夫,执著实我,故在四阿含经中,为说五蕴法,说明我乃是五蕴等法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