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生的身语意三业与如来的三密,入我我入,无二分别,叫做三密相应。
瑜伽是相应的意思。众生的三业与佛的三密,入我我入,彼此平等,叫做三密瑜伽。
空谛、假谛、中谛。空是说空无自体;假是说但有缘生假相;中是说诸法非空非假亦空亦假的中道实理。此三谛是天台宗所立。..
谓空假中三谛,互具互融,空即假中,假即空中,中即空假,举一即三,全三即一。十法界中,任何事物,其体其相,悉具三谛,如是作观,名三谛..
正定聚、邪定聚、不定聚。正定聚是指一定可以证悟的一类众生;邪定聚是指毕竟不能证悟的一类众生;不定聚是指介于正邪之间,可能证悟也可能..
摄律仪戒、摄善法戒、摄众生戒。摄律仪戒是遵守佛法不作诸恶;摄善法戒是奉行一切之善;摄众生戒是广修一切善法以利益众生;。摄律仪戒与摄..
谓在三聚净戒中,每一戒都互具互融,就以杀生戒来说,远离杀生的恶行就是摄律仪,为增长慈悲心,就是摄善法,为保护众生,就是摄众生。..
又作三昧、三摩提、三摩帝、三摩底、三么地、三昧地等,华译为定,即住心于一境而不散乱的意思。..
总称密教的行持方法,因密教是阐明三密平等的道法,故名三摩耶道。三摩耶就是平等的意思。
修多罗藏、毗奈耶藏、阿毗达磨藏。修多罗藏即是经藏,为佛所说的经文;毗奈耶藏即是律藏,为佛所制的戒律;阿毗达磨藏即是论藏,为佛弟子所..
天台宗所立四教之一,指小乘教,因佛入灭之后,大迦叶等结集经律论三藏时,偏重于收集小乘的教理,故叫小乘为三藏教。..
三藏即经、律、论,十二部即佛说经分为十二类,亦称十二分教,即长行、重颂、孤起、譬喻、因缘、无问自说、本生、本事、未曾有、方广、论议..
三种庄严国土的事物,即事庄严、法庄严、人庄严。事庄严是以色声香味等事物作庄严;法庄严是以种种胜妙的法音作庄严;人庄严是声闻菩萨等圣..
依他起自性、遍计所执自性、圆成实性。诸法无自性,即诸法毕竟空,故三自性即三无性。三性本不可立,然为悟他故,设此三自性以说明之。..
三种清净的肉,即一、不见,我眼不见它被杀时的情景;二、不闻,我耳不听它被杀时哀叫的声音;三、不疑,它之死不疑是为我而杀者。..
又名三念处,佛大慈大悲,为了摄化众生,时常安住在三种之念中。第一念住是众生信佛佛也不生欢喜心,而恒常不变的安住在正念与正智中;第二..
地狱、饿鬼、畜生。地狱属上恶,饿鬼属中恶,畜生属下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