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法皆空明佛性,一尘不染是禅心。
佛学常见辞汇
万有之本体。与理性同义。
一切众生,皆有佛性,即佛宝,佛性中,具足一切净法,即法宝,无违诤义,即僧宝,此名理体三宝。..
理与事。理指真谛,事指俗谛,亦即无为的真体为理,有为的形相为事。
华严宗所立三观之一。真如的理性能生万法,故万法就是真如,好像水就是波,波也就是水一样,这样作观,叫做理事无碍观。..
天台宗有理具和事造的名称,法性的理体,本来具足三千之诸法,为理具,依缘而生起,为事造。
谓宇宙万有,一一悉具三千之诸法。
舍卫国波斯匿王的儿子,嗣王位后,便率兵消灭迦毗罗卫国的释种,涅槃经叫他琉璃太子。
烦恼的别名,因烦恼能覆盖行者的清净心,使善心不能生起。
缠爱不舍的意思,如爱著,执著,贪著。
在五蕴假合的身上,执著有一个实我。
在因缘生的事物上,执著有事物的实体存在。
污秽的国土,即凡夫所住的娑婆世界。
污秽的身体,即凡夫的身体,因凡夫的身体污秽不净。
指至高无上的义理,亦即非空非有、真空妙有的中道至理。
指大乘至极的涅槃,因大乘的涅槃与小乘的涅槃不同,小乘的涅槃偏真但空,大乘则连空亦空,为中道实相之空,故名第一义。..
二谛之一,又名真谛、圣谛、胜义谛、涅槃、真如、实相、中道、法界、真空等,是深妙的真理的意思。..
第一等的供养。大宝积经说:若以名花好香,幡盖璎珞,衣服妓乐,赞叹供养如来,如是不名第一供养;若人得闻经法,受持读诵,如所说行,是名..
小乘四果中之第二果,即一来果。
末那识的别名。把八识分为三种,第八阿赖耶识为初能变,第七末那识为第二能变,其余六识为第三能变。心识对于所变之境叫做能变。..
把见谛以上的菩萨的阶位分为十地,第三地就是发光地。

赞助支持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技术支持


Copyright 地藏孝亲网 u29.net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202519864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