惭与愧。惭是对自己德学浅陋,常怀惭念而生善;愧是怕自己作恶受人讥评,生愧心而止恶。
1、十二部经之一。2、记名之义,佛对发大心的众生预先记名,过了多少年代,在某处某国之中,成什么佛。..
掉举和后悔。这两种心理,都能使人的心不得安宁和烦恼。
法华四一之一。法华经所说的教法,是属于一乘的教法,也是唯一能令人成佛的教法,故名教一。
禅宗以心传心,不立文字的教法,叫做教外,其他佛的声教,有文字可循的,都叫做教内。
释迦佛一代教法的本体。关于教体诸师所说略有不同,有人是以音声为体,有人是以名句为体,有人是以真如为体。..
教相判释的简称。判决释迦佛一代的教义,如天台的五时八教,法相的三时教,华严的五教等是。
教是佛陀的言教,理是教中所说的道理,行是顺著道理去修行,果是由于修行而获证道果。
分别判断释迦佛一代的教义,如天台的五时八教,法相的三时教是。
禅宗不施设文字,不安立言句,直传佛祖心印,称为教外别传,意思是在如来言教以外的特别传授。..
教是教法,行是修行,证是证果。依佛的教法而修行,依修行就能证悟圣果。
教相与观心。教相是依所立的宗义,去分别判断释迦佛一代的教义;观心是观念自己宗派所立的真理。如天台宗以五时八教为教相,以一心三观为观..
谓大日如来的教令很坚固,能够摧破一切的怨敌,好像转轮圣王的轮宝一样。
五种阿阇梨之一,是专门教授弟子威仪和作法的轨范师。
五种阿阇梨之一,又名教授师,即教授弟子们威仪作法的比丘。
阐提是无善根不能成佛的人,而救世阐提却是指慈悲无限,专做济度众生的大事业,不为自身成佛著想的大菩萨,这种大菩萨又名大悲阐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