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法皆空明佛性,一尘不染是禅心。
阿毗达磨辞典
何等遍知离欲?谓已得见道者,于三界法生厌背性。
薄尘行补特伽罗者,谓住自性位微薄烦恼,如前所说自性位烦恼相,今此烦恼望彼是微薄故,虽于增上所缘境界,而微薄性烦恼现行,昔所修习胜对..
辩才无碍解者,谓于诸法差别无碍具足中,若定若慧,余如前说。诸法差别者,谓实有假有世俗有胜义有如是等,若于此中通达无碍,名辩才无碍解..
谓有善法。名薄伽梵。成就无上诸善法故。或修善法。名薄伽梵。已修无上诸善法故。又佛世尊。圆满修习身戒心慧。成就大悲。我无限无量。成无..
别别引门者,谓若处显示先标经一句,后以无量义门广释。如经言,若比丘成就六法,尚能口风吹碎高广大雪山王,况无明死尸,何等为六?若诸比..
问薄伽梵观何过失故,于蕴界处以五种相诽毁计我?答观彼摄受萨迦耶见者,有五种过失故,谓异相过失、无常过失、不自在过失、无身过失、不由..
别解脱律仪所摄业者,即是七众所受律仪,谓比丘律仪比丘尼律仪,式叉摩那律仪,沙弥律仪,沙弥尼律仪,邬波索迦律仪,邬波斯迦律仪,及近住..
谓身刚强。身坚硬。身??悷。身不明净。身不润滑。身不柔软。身无堪任。总名不调柔性。
何等别离相?谓于诸行失增上力,或他所摄执为己有。
不动者,谓已离遍净欲,未离上欲,苦乐灭无为。
何等病等相?谓四大时分受命变异故。
不动阿罗汉者,谓钝根性,若游散若不游散,皆能不退现法乐住,亦不能练根。练根者,谓转下钝根成上利根,是故不动法不说能练根,性是利根故..
不动法阿罗汉者,谓利根性,若游散若不游散,皆能不退现法乐住。
谓四无色定。诸有漏善。是名不动行。
不还果向补特伽罗者,谓于修道中已断欲界第七第八品烦恼安住彼道,所以者何?由一来果后已断欲界软上软中品烦恼及住彼断道建立此故。..
云何不善?几是不善?为何义故观不善耶?谓自性故、相属故、随逐故、发起故、第一义故、生得故、方便故、现前供养故、损害故、引摄故、所治..
不放逸者,依止正勤无贪瞋癡修诸善法,于心防护诸有漏法为体,成满一切世出世福为业,谓由正勤等为先能修一切善法及防有漏,是故依此四法假..
谓不善身语业。心心所法。不相应行。是名不善界。
已得无间道。能证不还果。谓此无间证不还果。彼于欲界贪欲瞋恚。由世间道或先永断。于四圣谛。先未现观。今修现观。或住一来果已。能进求不..
谓有一类。若亲教亲教类。轨范轨范类。及余随一尊重可信。往还朋友。如法告言。汝从今去。勿坏身业。勿坏语业。勿坏意业。勿行不应行处。勿..

赞助支持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技术支持


Copyright 地藏孝亲网 u29.net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202519864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