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法皆空明佛性,一尘不染是禅心。
阿毗达磨辞典
略有二种阿罗汉性。一者有为。二者无为。云何有为阿罗汉性?谓彼果得。及彼得得。无学根力。无学尸罗。无学善根。十无学法。及彼种类诸无学..
依坐禅而得不动的境地。于禅宗是认为坐禅可入安心的境地,又以此为佛道的发心。中,引用妙乐大师的第一卷之四(大正第四十六卷第一七○页)..
谓阿罗汉果。略有二种。一者有为。二者无为。所言有为阿罗汉果者。谓彼果得。及彼得得。无学根力。无学尸罗。无学善根。十无学法。及彼种类..
阿罗汉果补特伽罗者,谓已永断有顶第九品烦恼安住彼究竟道。问若阿罗汉永断三界一切烦恼,何故但言永断一切五顺上分结得阿罗汉果耶?答最胜..
安立差别门者,谓若处显示四句等所问义,如无常经说,若正观者一切观色耶,设观色者一切正观耶。应作四句,初句,谓于受等四蕴无有常净乐我..
本生者,所谓宣说诸菩萨行本相应事。
谓现法中。贪瞋癡等。一切烦恼。皆已永断名阿罗汉果言。
谓有一类。应供养者而不供养。应恭敬者而不恭敬。应尊重者而不尊重。应赞叹者而不赞叹。应问讯者而不问讯。应礼拜者而不礼拜。应承迎者而不..
本事者,所谓宣说圣弟子等前世相应事。
阿罗汉果向补特伽罗者,谓已永断有顶八品烦恼安住彼道。
谓如鼻根应说其相。
八何词者,谓何谁信、何所信、用何信、为何信、由何信、何之信、于何信、几何信。八若词者,谓若能信、若所信、若用信、若为信、若由信、若..
已得无间道。能证阿罗汉果。谓此无间证得最上阿罗汉果。或住不还果已。能进求阿罗汉果证。名阿罗汉向。..
何等鼻根?谓四大种所造鼻识所依清净色。
八圣道支所缘境者,谓即此后时四圣谛如实性,由见道后所缘境界,即先所见诸谛如实性为体故。道支自体者,谓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
爱有二种业,一引诸有情流转生死,二与取作缘。
比量者,谓现余信解,此云何?谓除现量所得余不现事决定俱转,先见成就今现见彼一分时,于所余分正信解生,谓彼于此决定当有由俱转故,如远..
谓显安立。预流向等补特伽罗。八种各别佛弟子众者。显示开晓佛弟子众具胜功德。戒具足者。谓学无学僧。成就具足学无学戒。定具足者。谓学无..
谓有一类。身行劫盗。王等执问。汝为贼不。彼得问已。窃自思惟。若实答者。必为王等。或杀或缚。或复驱摈。或夺资财。我今宜应自隐自覆自藏..
云何爱别离苦?爱别离。谓诸有情等。可爱可乐。可喜可意。不与彼俱。不同一处。不为伴侣。别异离散。不聚集。不和合。总名爱别离。何因缘故..

赞助支持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技术支持


Copyright 地藏孝亲网 u29.net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202519864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