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法皆空明佛性,一尘不染是禅心。
佛光大辞典
梵语 krtsna-āyatana。有二义:(一)遍处、不论何处之谓。以通于十方无有障碍,故称一切处。(二)禅定之名。又作遍处。以总合万有所观之境周..
谓具足四种法界之遍一切身。即事法界、理法界、理事无碍法界、事事无碍法界等四重法界之遍一切身。大日经疏卷八(大三九·六六二下):“今..
梵语 sarvaja。指了知内外一切法相之智。音译为萨婆若、萨云然。系三智之一。关于其义,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卷下(大八·八四三上):“..
乃三种六师外道之一。指见邪理,发邪智,而辩才无碍之外道。摩诃止观卷十上(大四六·一三二下):“各于所计生一种见,解心明利,将此见智..
“句”为住处之意,“一切智句”即指佛之住处。大日经卷六(大一八·四二中):“于彼常勤修,求一切智句。”盖真言之性,皆离世间分别之见..
梵语 sarvaja-bhūmi。乃证得一切智之佛位、佛果位。又称究竟一切智地。法华经药草喻品(大九·一九上):“于一切法,以智方便而演说之,..
梵语 sarvaja,巴利语 sabbau。指如实证得一切智慧之觉者。乃佛之别称。与“一切智人”、“一切智藏”同义。俱舍论卷二十九(大二九·一五..
梵语 sarvajatā。音译作萨婆若多。指一切智之相。大智度论卷二十七(大二五·二六○中):“萨婆,秦言一切;若,秦言智;多,秦言相。” ..
乃菩萨行德净胜所具十种眼之一。又作普眼。华严经疏卷五十三(大三五·九○一中):“一切智眼即是普眼,非但见法界重重,亦乃法界即眼故,..
指一切智慧之舟,乃喻佛为舟筏,度人达彼一切智之地。教行信证文类卷二(大八三·五九九下):“能竭愚痴海,能流入愿海;乘一切智船,浮诸..
梵语 sarvaja-jāna。指佛陀之智慧是一切智中之最殊胜者。音译作萨婆若那。一切智通于声闻、缘觉、佛三者,今为区别佛智与前二者,故称佛智..
梵语 sarva-dharmābhisajbodhivai?āradya。系佛所具备四种无畏之一。又作诸法现等觉无畏、正等觉无畏、等觉无畏。指世尊觉知诸法,住于正..
东晋瞿昙僧伽提婆译。乃佛陀为波斯匿王分别一切智及四姓之胜劣所说之经典,现收于大正藏第一册中阿含经卷五十九。 p17 ..
乃对大日如来之尊称。大日经卷一(大一八·八下):“一切智慧者,出现于世间;如彼优昙华,时时乃一现。”又同经卷六(大一八·四○下):..
乃指密教百光遍照真言之 (aj,暗)字。大日经卷六(大一八·四○下):“勤勇此一切,无上觉者句;于百门学处,诸佛所说心。” p17 ..
乃密教印相之一种。即左右手各结刀印,向外二食指著于侧边,口诵“婆誐嚩帝(世尊)苏婆诃(成就)”。 p17 ..
意谓通达一切而无任何障碍。略称一切无碍。法华经神力品(大九·一八六中):“能持此经者,于诸法之义,名字及言辞,乐说无穷尽;如风于空..
即密教普通种子心真言,其真言为“南么三曼多勃驮喃迦”,系表一切诸法无造作之意。[大日经持诵次第仪轨] p17 ..
佛十八不共法之一。又作一切意业前导随智而转。谓佛以清净意业,随智而转,入众生心而为说法,除灭无明痴暗之膜,称为意业随智慧行。[法界..
(一)原名“一切经音”,北齐道慧撰,久佚。其书名首见于大唐内典录,原无“义”字,然后世如清代阮元之揅经室外集等,述及本书时皆误载为“..

赞助支持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技术支持


Copyright 地藏孝亲网 u29.net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202519864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