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法皆空明佛性,一尘不染是禅心。
微博列表
未登录无法使用上传配图功能
星..
2024-08-08 16:08

好的工厂,出产好的成品;坏的工厂,冒黑烟、排污水、制造脏空气。人心就如工厂,有时慈悲喜舍、福慧双修,有时贪瞋邪见、嫉妒怨恨。我们每日都制造什么样的产品呢?

星云大师
评论
分享
弘..
2024-08-08 16:08

「女色者。世间之枷锁。凡夫恋着不能自拔。女色者。世间之重患。凡夫困之至死不免。女色者。世间之衰祸。凡夫遭之无厄不至。」《菩萨诃色欲法一卷》

弘化社
评论
分享
弘..
2024-08-08 16:08

「也不论是非,也不把家辨,也不争人我,也不做好汉,骂着也不言,问着如哑汉,打着也不理,推着浑身转,也不怕人笑,也不做脸面,儿女哭啼啼,再也不得见,好个争名利,须把荒郊伴。我看世上人,都是精扯淡,劝君即回头,单把修行干,做个大丈夫,一刀截两断,跳出红火坑,做个清凉汉」《弥勒菩萨偈》

弘化社
评论
分享
弘..
2024-08-08 16:08

「富贵资财不厌多,朝昏计算恐差讹。忧烦不觉头如雪,不如知足念弥陀。」《劝世念佛》【唐】·永明延寿大师

弘化社
评论
分享
弘..
2024-08-08 16:08

「汝修三昧,本出尘劳。淫心不除,尘不可出。学道之人,本为出离生死。苟不痛除此病,则生死断难出离。即念佛法门,虽则带业往生。然若淫习固结,则便与佛隔,难于感应道交矣。欲绝此祸,莫如见一切女人,皆作亲想,怨想,不净想。」《印光法师文钞》·复甬江某居士书

弘化社
评论
分享
弘..
2024-08-08 16:08

「藏经功德大如山,劝君莫作等闲看。若无信心休贪望,僧道无戒也是闲。三乘妙法古今传,开度人天大因缘。生死海中念佛胜,人天路上作福先。」《梁武帝问志公禅师因果文》

弘化社
评论
分享
弘..
2024-08-08 16:08

「若欲再复人身,再遇净土即生了脱之法门,难如登天矣。佛教人念佛求生西方,是为人现生了生死的。若求来生人天福报,即是违背佛教。」《印光法师文钞编卷上》·一函遍复

弘化社
评论
分享
弘..
2024-08-08 16:08

「佛法渊深,大聪明人,尽平生心力,尚研究不得到详悉处。然佛法随机施教,若欲得其实益,即从特别超异之净土法门研究而修持之,则颇省心力,实为最要之道。」《印光法师文钞》·复马舜卿居士书

弘化社
评论
分享
星..
2024-08-08 16:08

「利行」,是帮助他人行事。有人走不动,扶他一把;有人上不了车,拉他一下;有人不认识路,送他一程;有人不了解原委,耐心指导;有人面临困难,义务帮忙……都是利行的最佳表现。

星云大师
评论
分享
弘..
2024-08-08 16:08

「吃饭不可过度,再好的饭,只可吃八九程。若吃十程,已不养人。吃十几程,脏腑必伤。常如此吃,必定短寿。」《印光法师文钞续编卷上》·诫吾乡初发心学佛者书

弘化社
评论
分享
星..
2024-08-08 16:08

心可以画出美丽的世界,美好的人间,所以说:「心如工画师,能画种种物」,假如我们的观念里,看到每一个人都存有感谢的心,会觉得这个世界很美好。

星云大师
评论
分享
弘..
2024-08-08 16:08

「譬如吃饭,须有菜蔬佐助。亦如身体,必用衣冠庄严。何于长途修行了生死之道,但欲一门深入,而尽废余门也。一门深入尽废余门,唯打七时方可。平时若非菩萨再来,断未有不成懈慢之弊者。以凡夫之心,常则生厌故也。」《印光法师文钞》·复周群铮居士书三

弘化社
评论
分享
弘..
2024-08-08 16:08

「杀业冤家渐积多,将何情理见阎罗。劝君一路超生法,不如知悔念弥陀。」《劝世念佛》【唐】·永明延寿大师

弘化社
评论
分享
大..
2024-08-08 16:08

《观经》讲,如果有善男子、善女人,只要闻到阿弥陀佛的名号,以及观音势至二菩萨的名号,都能除无量劫生死之罪。闻名都有这么大的功德,更何况你还能够一心忆佛、念佛,那得功德就更大了。

大安法师
评论
分享
弘..
2024-08-08 16:08

「世俗读书,绝无敬畏。晨起则不加盥漱,登厕则不行洗濯。或置座榻,或作枕头。夜卧而观,则与亵衣同聚。对案而读,则与杂物乱堆。视贤圣之语言,同破坏之故纸。漫不介意,毫无敬容。甚至书香家之妇女,花册皆是经传。世禄家之仆隶,揩物悉用文章。种种亵黩,难以枚举。」辑录·《印祖道风》

弘化社
评论
分享
弘..
2024-08-08 16:08

「世上迷人第一蛮,纵有神仙化也闲。恶求千贯容易得。善化一文真个难。肯修之人莫道难,喜舍慈悲不等闲。眼前保得无凶祸,他时免过铁围关。」《梁武帝问志公禅师因果文》

评论
分享
大..
2024-08-08 16:08

对净土法门来说,你发了成佛度众生的心,这就是菩提心的核心内容。蕅益大师有个判言,叫“深信切愿即无上菩提”,能有深信切愿的心就是无上菩提。为什么?深信切愿求生净土的目的就是为了作佛,作佛的目的就是为了度众生。

大安法师
评论
分享
弘..
2024-08-08 16:08

「彼佛因中立弘誓,闻名念我总迎来;不简贫穷将富贵,不简下智与高才;不简多闻持净戒,不简破戒罪根深;但使回心多念佛,能令瓦砾变成金。」《法照大师偈语》【唐】·法照大师

弘化社
评论
分享
弘..
2024-08-08 16:08

「譬如金木泥彩所造之佛,以真佛敬之,即可成佛。以金木泥彩视之,则亦金木泥彩而已。然亵金木泥彩,则无罪愆。若亵金木泥彩之佛像,则罪过弥天矣。」《印光法师文钞》·复戚智周居士书一

弘化社
评论
分享
弘..
2024-08-08 16:08

「绮语者,说风流邪僻之话,令人心念淫荡。无知少年听久,必至邪淫以丧人格,或手淫以戕身命。此人纵不邪淫,亦当堕大地狱。从地狱出,或作母猪母狗。若生人中,当作娼妓。初则貌美年青,尚无大苦,久则梅毒一发,则苦不堪言。幸有此口,何苦为自他招祸殃,不为自他作幸福耶」《印光法师文钞续编上》

弘化社
评论
分享

赞助支持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技术支持


Copyright 地藏孝亲网 u29.net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202519864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