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法皆空明佛性,一尘不染是禅心。
唯识名词白话辞典
【唯识三系异同】唯识三系,指地论宗、摄论宗、及玄奘一系的唯识宗。虽然同传印度瑜伽行学派的理论,但因师承及所依经典之不同,所立的理论..
【唯识三性观】即就遍计所执性、依他起性、圆成实性等三性行唯识的观法。此又作三性观行、唯识观。为显唯识之实性,《成唯识论》卷九,就三..
【唯识三疏】注释《成唯识论》、及《成唯识论述记》的三种注疏,即窥基撰的《成唯识论掌中枢要》,慧沼撰的《成唯识论了义灯》,及智周撰的..
【唯识中道】此为唯识宗所立的中道。唯识宗立三自性、三无性,即在于显示非空非有的‘唯识中道’。而唯识中道的理论根据,系建立在《辨中边..
【唯识今学】集因明学之大成的陈那,初于小乘犊子部出家,后来改学大乘,他对世亲的唯识理论,有所改造和发展,为后代称为‘唯识今学’。..
【唯识五位】指大乘五位,又作唯识修道五位。唯识宗将大乘菩萨的修道阶位分为五等,即:一、资粮位,即含摄有漏善以达佛果之位。指十住、十..
【唯识古学】十大论师中的难陀,造《唯识三十颂》释论,他的唯识理论维持世亲旧说,为后代称为‘唯识古学’。..
【唯识成空难】这是‘唯识九难’的第四难。外人问:若一切法空,这唯识性岂不是也空了吗?论主答曰:不空。怎样不空?答:因为唯识的真如性..
【唯识宗】为法相宗的异名,由决判诸法体性相状故,名法相宗;由明万法唯识的妙理故,名唯识宗。为我国大乘八宗之一,此宗学统,传自印度的..
【唯识所因难】这是‘唯识九难’的第一难。外人难曰:由什么教理来成立唯识之义呢?论主答曰:如《华严经》说:‘三界唯心’。《解深密经》..
【唯识俗诠】明代明昱述,全称《成唯识论俗诠》,又作唯识论俗诠,凡十卷。系明末明昱应王肯堂之请,将讲解、诠释《成唯识论》集录而成者。..
【唯识开蒙】二卷,元代云峰辑,全名为《唯识开蒙问答》,唯识一宗,自唐代由玄奘、窥基二师创立后,百余年间,宗风甚盛,研究者颇多。唐武..
【唯识无境】此为唯识宗的基本立场,指万法唯识所现,识外无真实之境。《唯识二十论记》以‘唯’即是否定外境,故‘唯识’一语意谓无境。盖..
【唯识新旧二译不同论】民国二十年,当时的唯识学家梅光羲氏,撰有〈相宗新旧两译不同论〉一文,发表于海潮音月刊上,分析唯识论典新旧两译..
【唯识传承】自玄奘、窥基开创唯识宗后,百余年间,宗风甚盛,研究者颇多。唯百余年后,唐武宗会昌五年(八四五),敕令祠部取缔全国寺院及..
【唯识实性】唯识实性即圆成实性,亦即真如。《唯识三十颂》曰:‘此诸法胜义,亦即是真如,常如其性故,即唯识实性。’按:唯识二字,梵语..
【现世】现在之世。指人有生命之间。
【现在】指事物正呈作用之位,现今存在之义。《俱舍论》二十曰:‘有作用时,名为现在。’
【现在五果】以十二因缘配于三世言之。一、识,胎内受生之一念。二、名色,心为名。身为色。在胎内心身渐成长之位。三、六处,六根具足,将..
【现行】阿赖耶识有生一切法的功能,此能生之因,称为种子,自此种子生起色、心诸法,谓之现行。能生的种子是因,所生的现行是果。当种子生..

赞助支持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技术支持


Copyright 地藏孝亲网 u29.net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202519864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