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法六义】唐代慈恩寺窥基大师,在《百法明门论解》中,解释此含摄八识的心法曰:‘心法者,总有六义。’六义为:一、集起名心:谓此心收..
【心相应行】心所有法的异名,心所有法五十一种,分为六位,它与心王相应俱起,从属于心,故曰心相应行。称为行者,以其是有为法,变动不居..
【心意识】指心、意、识三种名称。小乘俱舍宗,以心、意、识三者为六识的异名,其体实为同一。即心(心王)能集起各种精神作用,故称为心;..
【心数】即心所异名,为心所的旧译。以此心法,其法数多,故曰心数。
【分别】推量思惟之意,又译作思惟、计度。即是心及心所对境生起作用时,取其相而思惟量度之意。《俱舍论》卷二举有三分别:一、自性分别,..
【分别名数支】唯识宗所依经论的‘十支论’之一,即《阿毗达磨杂集论》,这是总括《瑜伽师地论》一切法门,集《阿毗达磨经》所有宗要,而以..
【分别我执】我执又作人执、生执,即执著实我之意,是俱生我执的对称。即后天所起的我执,乃由现在外缘之力,非与身俱,须待邪教及邪分别然..
【分别依缘】生识九缘之一。分别即第六识,此识能分别善恶、有漏无漏、色心诸法;以眼等五根虽能取境,然皆依第六识而始有分别。是知五根境..
【分别起】即一切烦恼中,由邪教、邪师、邪思惟等所引起的,称分别起。是为俱生起的对称。在十根本烦恼中,疑、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等四..
【分别智】即分别有为事相之智。在凡夫为虚妄的计度分别之智;在佛为后得之权智。
【分别瑜伽论】为唯识宗所依的六经十一论之一, 弥勒菩萨说,中十未译。参阅‘六经十一论’ 条。..
【分别变】谓由心、心所的作意分别力所产生之对境。这是‘因缘变’的对称。八识之中,第八识、前五识及五俱意识等所缘之境,都是由因缘任运..
【分位假立】分指时分;位指方位。谓于事物或生变化的时分与方位。为显假立法之词。如波为水之鼓动分位,故波为假立于水之分位者,离水则波..
【分段生死】二种生死之一,指三界众生之生死。为‘变易生死’的对称。依唯识家说,分段生死是以有漏善恶业为亲因,以烦恼障为助缘所感三界..
【内因外缘】凡能直接产生结果的内在原因,称为内因;能间接助长结果形成的外在原因,称为外缘。故内因外缘又称作亲因疏缘。如欲受身时,以..
【内种】为‘外种’的对称。唯识宗以第八阿赖耶识中、所含藏的有漏无漏一切种子为内种。此种子能生现行,即色心万象本源的真种子。参阅‘外..
【内尘】指意识所缘的法尘,为‘外尘’的对称。色、声、香、味、触、法等六尘中,前五者为眼、耳、鼻、舌、身等前五识所缘,称为外尘;法尘..
【内缘】此与‘外缘’相对称。意识于心内分别诸法事象,称为内缘;眼、耳、鼻、舌、身等五识,缘色、声、香、味、触等外境认识事象,称为外..
【内缘起与外缘起】缘起,是佛陀以有情生死流转的立场所证悟的真理,《杂阿含二九八经》称:‘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我今当说缘起法,法说、..
【内证】又作自内证。即自己内心所体悟证得的真理。据《楞伽经》等大乘经典所说,以内证为基础而表现于外的活动,称为外用。内证系自己所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