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那三位】唯识宗依修行阶段的浅深,而在末那识中立有三阶段,称为末那三位,一、人我见相应位:如凡夫、二乘有学、七地以前的菩萨等有漏..
【末那三位无有】此指修唯识行的菩萨,修至何位方能断除我执,舍末那之名?此有三位,即:一、阿罗汉位:二乘阿罗汉位,大乘八地菩萨,第八..
【末那王所相应】此指与末那识相应的心所。《八识规矩颂》曰:‘八大遍行别境慧,贪痴我见慢相随。’即指与此识相应的心所,有八大随烦恼心..
【末那所依】凡心识生起,必有所依。如前五识依于五根,第六识依于第七识,而第七末那识所依的,是第八阿赖耶识。唯识三十颂曰:‘次第二能..
【末那所缘】心识生起,必具四缘,即亲因缘、等无间缘、所缘缘、增上缘。而所缘缘,即心识所缘之境。第七末那识所缘之境是什么呢?即是第八..
【末那识】梵语 manas,意译为意,思量之义。唯识宗所立‘八识心王’的第七种。《大乘广五蕴论》载曰:‘最胜意者,谓缘藏识为境之识,恒与..
【加行】是加功用行的意思。乃针对正行的预备行。《大乘法苑义林章》卷二载,接近见道的四善根之位,特称加行,然亦广通资粮位。《瑜伽师地..
【加行位】指加功力进修之位。此乃唯识五位修行的第二位,又作加行道、方便道。修唯识行的菩萨,在资粮位十回向终,将入见道,而为暖、顶、..
【加行道】乃加功力进修之道。为四道之一。又作方便道。即为断除烦恼而预备加功用行的修行之道,修此方便加行,能引后无间道而趣向涅槃之道..
【正心住】修唯识行历经四十一阶位,此为初十位的第六位,又作行登住。谓成就第六般若,故非仅相貌,且心亦与佛同。参阅‘十住’条。..
【正念】八正道之一,一、指真正之念。即如实忆念诸法之性相而不忘失。可分为二:世俗有漏正念,即与有漏作意相应的善念。二、出世间无漏正..
【平等性智】唯识宗所立四智心品之一。修唯识行者,在十地的初地入心,断分别起的我法二执,此时第六识转为下品的妙观察智;第七识亦同时转..
【平等性智相应位】末那三位之一,即生起无漏平等性智之位,菩萨修法空观入见道位,又于修道位起法空智果及证得佛果,转第七识为平等智,称..
【印顺】当代佛学大师。浙江宁海人,清光绪三十二年(一九○六)生。二十五岁于普陀山福泉庵,依清念老和尚出家,法名印顺,号盛正,旋受具..
【印顺定】唯识家于四善根位之忍位中,发下品如实智,观所取之境为空无,而决定印持之;由此印持而观能取之识,亦如境之为空,而顺乐忍可之..
【白黑二业】即善恶二业,白业可感净妙清净的乐果,黑业可感秽恶不净的苦果。此又可开为四种:一、白白业:善业而感乐果者,因果皆为净白,..
【功能】功能,指有功用的能力,以能生结果而名。《成唯识论演秘》卷二曰:‘能生果法,名为功能。(中略)功能即是种子异名。’熊十力《唯..
【立因】为五因之一。指任持地、水、火、风等四大种所造之诸色法,任持四大种所造之色法,譬如大地之任持万物。参阅‘五因’条。..
【句身】为五位百法中的第四位法,二十四不相应行法之一。这是表达完整意义的句子,用以诠释诸法的差别意义。《百法直解》曰:‘句身者,句..
【失念心所】唯识宗立五位百法,此为心所有法中的大随烦恼心所之一。失念即是遗忘,心意散乱,对于所修善法不能明记。《成唯识论》曰:‘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