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法皆空明佛性,一尘不染是禅心。
佛学次第统编
楞严经曰:假令经百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泥犁经曰:父作不善,子不代受,子作不善,父不代受,善自获福,恶自受殃。因..
四十二章经,谓人有过不悔,罪来趣身,如水归海,悔过行善,罪自消灭,如病得汗。大集经,喻悔如百年垢衣,一日而浣,可得鲜净,如是百千劫..
心地观经云:世间凡夫无慧眼,迷于恩处失妙果,五浊恶世诸众生,不悟深恩恒背德,我故开示于四恩,令入正见菩提道。一、父母之恩 二、国王..
有四大种能造诸色,地、水、火、风,种是类义,其性广大能生诸色,故名大种。一、地 谓坚劲性。二、水 谓流湿性。三、火 谓温热性。四、风 ..
大种能生二种造色:一、自类差别 谓诸大种造涩滑等,由如是因如是缘故,此诸大种各各变异而生。以涩滑等是触分位,名曰自类差别。二、异类..
不相离色,有其三种:一、一处不相离 谓诸大种及造色同住一处,能造所造,更互相望。大小量等,互相涉入,不相障碍,处所无异,名为同处。..
四大种有五种因力:一、生因 生因即是起因,谓大种恒将带生诸色,若离大种,色不得起。二、依因 依因即是转因,谓此造色,依大种有,若舍大..
由三因缘,大种变异,令所造色,变异而转。一、士夫用 谓由地大所拆触故,器有差别。由差别故,令所造色,变异可得。或由水所润等,火所热..
且诸种子总有二种:一、共相 多人所感,谓之共相。虽知人人所变各别,名为唯识,以有相似共受用义,说为共相。 一、共中共 如山河等,非唯..
共变诸法,同在一处,不相障碍。譬如众多灯明,共在一室,各各遍室,一一自别,其相相似,处所无异。灯明既多,人影亦多,虽一灯去,余光尚..
依诸有情可成诸法分位假立三种成就。一、种子成就 若所有染污法诸无记法生得善法不由功用而现行者,染法未为奢摩他伏,无记未为圣道永害,..
诸识界系。 一、于八识中鼻舌二识。唯在欲界,不通上界。 二、眼、耳、身、识,唯在欲界初禅二地。 三、二禅已上,五识皆无,后三识遍三界..
善等界系。 一、欲界 有四心,善心、不善心、有覆无记心、无覆无记心。 二、色界 有三心,除不善。 三、无色界 有三心,亦除不善。..
有为诸法,从因缘生。如幻假有,谓色法及诸种子,依二缘生。心法依四缘生。所谓四缘者:一因缘,二等无间缘,三所缘缘,四增上缘也。一、因..
名言种子有其二种:一、表义名言种子 因名起种,名表义名言种子。表义名言,即能诠义。音声差别,非诠表声,非是名言。然名是声之屈曲差别..
现行望自亲所熏种,能为二缘,即因增上,唯除第八及六识中极劣无记,非能熏故。与非亲种,以不辨体,唯一增上。种望亲种,亦具二缘。于非亲..
五果者:一、异熟 异熟何也?异熟习气为增上缘,感第八识,酬引业力,恒相续故,立异熟名。感前六识,酬满业者,从异熟起,名异熟生。不名..
因果同时异时者:一、因果同时 能熏识等,从种生时,即能为因,复熏成种,三法展转,因果同时。如炷生焰,焰生燋炷,亦如束芦,更互相依,..
生死相续,皆由十二有支,谓从无明乃至老死。一、无明支 以行蕴中无明为体,不取余法,斯乃与行得为因缘,此通现行及种为体。二、行支 造作..
瑜伽论中释缘起名,有其五释:一、由烦恼系缚,往诸趣中,数数生起,故名缘起,是依缘所起之处释名。二、依托众缘速谢灭已,续和合生,故名..

赞助支持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技术支持


Copyright 地藏孝亲网 u29.net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202519864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