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译三十三天,为欲界六天中之第二重天,其宫殿在须弥山顶,天主名释提桓因,居中央,他有三十二个天臣,分居忉利天之四方,连他自己的宫殿..
指念佛人念到能把烦恼伏住(压下去)的功夫。憨山大师说:要将这一声佛咬定,定要敌过妄想,一切处,念念现前,不被妄情牵缠遮障。如此下功..
指喻语言文字,月喻正法,以语言文字说正法,就如以指标月,学者当因指而见月,不当以指为月,见指不见月,也就是说,要因语言文字,而见正..
(故事)传灯录说,后魏孝文帝太和十九年(495),中国禅宗初祖达摩坐化,葬于熊耳山。之后三年,魏使宋云奉使西域,回程在葱岭遇见达摩,见..
寻与伺。寻是寻思,寻求真理,指初步的思考;伺是伺察,指深入的、精细的思考。
一种在炎阳底下所产生的水蒸气,远望似水,渴者思饮,终不可得,以喻妄想之不实际。大乘十喻之一。..
又名有情,即一切有情识的动物。由众缘所生,名为众生。又历众多生死,名为众生。十法界中,除佛之外,九界有情,皆名众生。..
一切众生所有的心。众生心约有二种,即真心和妄心。见二心条。
又名共功德,即佛与其他圣者以及一切凡夫所共有的功德。
诸法有自相和共相二种,各别不同的相叫做自相,与他共同的相叫做共相。
声闻、缘觉、菩萨三乘所共有的十地,叫做共十地。一、干慧地,三乘之人,初居外凡之位时,未得真空之理水,乃观慧干涸之位;性地,三乘之人..
共法与不共法。共法是五乘法,不共法是大乘菩萨法,独一微妙,不与人天声闻缘觉四乘相共。
指最下等的应化身,如佛应地前凡夫及二乘人所应现的丈六佛身是。
佛说华严经的时期,即佛初成道三七日间在菩提树下说法的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