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行人在三贤和十圣之间,尚须经过四加行,作为进入初地的准备。所谓四加行,即修四寻思观,能得四如实智。行者对四寻思寻求思察,以此推..
又名四神足,原系四种禅定,谓修此四者,则能如意开发神通。一、欲如意足,谓修道趣果的欲望增进;二、念如意足,谓念念一心,住于正理;三..
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婆罗门是古印度的宗教徒,具有最高的权威;刹帝利是和婆罗门同样被人尊敬的王族;吠舍是指一般工农商阶级;..
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此四弘誓愿是菩萨所立,凡是大乘行者皆宜牢记和实践。..
四十一个菩萨修行的阶位,即: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菩萨即以此四十一位修行之功德来庄严佛果。..
是天台圆教所断之无明,亦即在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之四十二位中各断一品之无明。..
阿弥陀佛有十二光佛之别号,又其誓愿有四十八愿,是故可称为四十八体之十二光佛。十二光佛者,无量、无边、无碍。无对、焰王、清净、欢喜、..
即人类所有疾病的总称。根据修行本行经和佛医经等的记载,在构成人体之地水火风四要素中,由于地大之增长而引起之黄病有一O一种,由于水大..
指大小乘见道以上断惑证悟真理的人,亦即智慧最卓越,人格最完善,能力最高强的人。
1、佛的尊称,因佛是仙中之圣。2、圣指三乘之圣人,仙指世间五通之仙。
唯识说圣性,俱舍说正性,意思则一。唯识以无漏智的种子为圣性,俱舍以离烦恼为正性。
正直的言语。圣言有四种,即:言不见为不见、言不闻为不闻、言不觉为不觉、言不知为不知。
圣人的财产。大宝积经说:信、戒、闻、惭、愧、舍、慧,如是等法,是谓圣财。彼诸众生,不获此故,名极贫穷。..
菩萨修行阶位中之十住、十行、十回向等三贤位,叫做圣胎,因其修习正法而得长养,到达初地而见道,生于佛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