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声香味触五法,是眼耳鼻舌身五根所缘之境,所以叫做五境。
显教说四智,密教说五智,即在四智之外加上法界体性智,此智为第九阿摩罗识从有漏转为无漏时所得之智,这也是世出世间一切诸法的体性之智。..
又名五类龙王,即善住龙王,难陀婆难陀龙王、阿耨达龙王、婆楼那龙王、摩那苏婆帝龙王。
简称五大尊,即:不动明王、降三世明王、军荼利明王、大威德明王、金刚药叉明王。
五蕴的旧译,阴是障蔽的意思,能阴覆真如法性,起诸烦恼。见五蕴条。
五阴是色、受、想、行、识,因此五者与烦恼,都是迷惑人的,所以叫做魔。
五阴又名五蕴,即色、受、想、行、识,它的作用炽盛,把人的真性盖覆了,使人迷惑颠倒,妄生分别执著,造作诸业,故人死后,复须再生,为人..
1、心法、心所法、色法、不相应行法、无为法。2、唯识宗所立之修行五位,即资粮位、加行位、通达位、修习位、究竟位。..
唯识宗立五位百法,以总括宇宙万有。五位者:心法、心所法、色法、不相应行法、无为法。百法者:心法八,是识的自性,心所法五十一,是识的..
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不杀生是不杀害有生命的动物;不偷盗是不盗取别人的财物;不邪淫是不作夫妇以外的淫事;不妄语是..
佛昔为在家弟子受三皈依后,即授予五戒,使之成为优婆塞及优婆夷,如果在家弟子破了五戒,就不是清净的士女了。..
指释尊之五时说法。有一首偈说明五时说法的过程:华严最初三七日,阿含十二方等八,二十二年般若谈,法华涅槃共八载。..
天台智者大师,判释尊所说之法,为五时八教。五时是就时间的先后分出,即华严时、阿含时、方等时、般若时、法华涅槃时。八教是就法的性质分..
佛成道后,于最初三七日,说华严经,度大菩萨,是为华严时。继在鹿野苑等处,于十二年中,说小乘阿含经,度声闻缘觉乘人,是为阿含时。继阿..
乳味、酪味、生酥味、熟酥味、醍醐味。佛在涅槃经中提到乳等五味时,曾以醍醐味来形容涅槃经,后来天台智者大师便因之而判定佛的一代圣教为..
1、五体的别名,人的两肘两膝和头部等五处都作圆形,所以叫做轮,这五轮著地作礼,叫做五体投地,是表示最尊敬的意思。2、世界是建立在五轮..
佛教以五浊说明世界的丑恶。一、劫浊,言时代遭逢恶运,灾难频生;二、烦恼浊,指世人心中充满贪、嗔、痴等烦恼;三、众生浊,指众生资质低..
五浊逐渐增长的时期。在住劫中人寿由二万岁的时候开始,世界便渐渐浑浊而不净起来,随著时代的变化而越来越浑浊不净,尤其是在末法时代的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