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法皆空明佛性,一尘不染是禅心。
佛学常见辞汇
又名三昧耶戒、自性本源戒、三平等戒、菩提心戒、无为戒、真法戒等等,名目虽多,但就是十善戒,因十善戒是能生三世无障碍智的戒律,故名三..
1、身业、口业、意业。身业即身之所作,如杀生、偷盗、邪淫、酗酒等事是;口业即口之所语,如恶口、两舌、绮语、妄语等之言语是;意业即意..
身业供养、口业供养、意业供养。身业供养是身体至诚的礼敬三宝;口业供养是口至诚的赞叹如来的功德;意业供养是意至诚的想念佛的相好庄严。..
又名三归依,即归依佛、归依法,归依僧。归依佛是我依靠佛陀的指示而得进入正道;归依法是我依靠教义而求得真理;归依僧是我依靠僧伽的引导..
在家的男女,初受三归,次受五戒,便成为优婆塞或优婆夷。
正因、了因、缘因。正因是众生本有的真性;了因是明白一切真正的道理;缘因是修种种真实的功德。..
三种的业因和三种的果报,即异熟因异熟果、福因福果、智因智果。异熟因异熟果是说今世所做的善恶业因,要到来世才生苦乐的果报;福因福果是..
正因佛性、了因佛性、缘因佛性。正因佛性是众生本来就有的真性;了因佛性是明白一切真正的道理的意思;缘因佛性是修种种真实的功德的意思。..
中论、十二门论、百论。中论因阐明大乘中道实相之理,故名中论,为龙树菩萨所造;十二门论因阐明十二个法门,故名十二门论,也是龙树菩萨所..
依中论、十二门论、百论等而立的宗,叫做三论宗,又名法性宗、空宗、般若宗等。此宗破外道的邪见和迷执,说宇宙万事万物都无固定的自性,是..
法佛、报佛、化佛。
法性土、受用土、变化土。法性土是佛法性身所住的国土,亦即真如的理体;受用土是佛报身所住的国土,乃由佛的净识所变现;变化土是佛变化身..
一切众生都是佛子,但凡夫只是外子,二乘是庶子,菩萨才是真子。
自性住佛性、引出佛性、至得果佛性。自性住佛性是一切众生本具的佛性,因为是自性,所以常住,三恶道的众生就只有这一种;引出佛性是众生凭..
法身、报身、应身。法身又名自性身,或法性身,即常住不灭,人人本具的真性,不过我们众生迷而不显,佛是觉而证得了;报身是由佛的智慧功德..
三身是法身、报身、应身,三德是法身德、般若德、解脱德。以上两者互相配对,则法身是法身之德,报身是般若之德,应身是解脱之德。..
法身如来、报身如来、应身如来。诸法如如不变的真理,名法身如来;这不变的真理和行者的智慧融汇在一起,成妙功德,名报身如来;证得此真理..
佛性有三种,即正因佛性、了因佛性、缘因佛性。正因佛性是法身如来之因;了因佛性是报身如来之因;缘因佛性是应身如来之因。..
三身是法身、报身、应化身。法身寿命,无始无终;报身寿命,有始无终;应化身寿命,有始有终。..
佛宝、法宝、僧宝。一切之佛,即佛宝;佛所说之法,即法宝;奉行佛所说之法的人,即僧宝。佛者觉知之义,法者法轨之义,僧者和合之义。..

赞助支持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技术支持


Copyright 地藏孝亲网 u29.net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202519864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