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法皆空明佛性,一尘不染是禅心。
佛学常见辞汇
表现于外而又能想象于心的各种事物的相状。
极好的相貌。一切菩萨修满了三大阿僧祇劫之后,还要再修各种的相好,修了一百种福,才能成就一种的相好,这是在成佛之前修的,要种得相好满..
是说事理圆融,一入一切,一切入一,相即无碍。
心为假相所缚而感到不自在。
互相呼应。依瑜伽论之意,有三种的相应:一者,一切所缘之境,与心相应,名境相应;二者,行与理相应,名行相应;三者,三乘圣者,所修诸功..
心心所的别名。俱舍论说:心心所五义平等,故说相应。所依、所缘、行相、时、事皆平等故。
法相宗的简称,在佛教的宗派中,以万法之生起,归于阿赖耶识,因而就其所生之法,广为分别名相者,名为相宗。华严五教中的大乘始教,天台四..
一切法都有性和相的两方面,性方面的空无叫做性空,相方面的空无就叫做相空。
相对的意思,如有低就有高,有左就有右是。
相待是相对的意思,如长对短而有长,短对长而有短是,这些相对而有之法,如长和短的本体,只有假相而无实体,叫做相待假。..
指佛从眉间白毫相发放出来的光。
佛的两眉中间有一条白毫,内外映彻如白琉璃,宛转右旋,为佛三十二相之一。
(605-706)唐代高僧。俗姓李,洛阳尉氏人,少览经史,博学多闻,后依五祖出家。唐高宗上元中,五祖入灭后,神秀出住荆州的江陵当阳山,缁..
指有情灵妙不可思议的心识,与现代所说的灵魂同义。
1、天道、阿修罗道、鬼道等三道的通称。2、神妙之道,即佛道。
五通之一,又名神境智证通,或心如意通,即身如其意,随念即至,可在一想念之间,十方无量国土都能同时一一到达,变化无穷。佛十大弟子中,..
变化莫测谓之神,通达无碍谓之通,合起来说,就是即能使人莫测他之所以,又能为所欲为而毫无障碍。..
又名心如意通,即六神通中之神境通。
佛证一切种智之后,便能大觉圆满,故名种觉。
唯识学说,前七识所作的善恶业,其气氛感入第八识中,留下与本业同样的习气,将来能发生同类之果者,名为种子,亦如植物中,种下那一种的核..

赞助支持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技术支持


Copyright 地藏孝亲网 u29.net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202519864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