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的儿子,也是佛十大弟子之一,以密行第一著称。他虽然已经证得阿罗汉果,但后来在法华会上,回小向大。..
人名,由于昔业的缘故,在母胎六十余年,生时须发已白,年八十出家,自誓愿说:我若不通三藏理,不断三界欲,不得六神通,终不以胁贴席。后..
1、施舍之义,如财施法施是。2、舍弃之义,如舍弃三毒烦恼,或舍弃怨亲之心而一视同仁是。
地名,为古印度憍萨罗国的都城,华译为好名闻,因其国中政教善良,风俗敦厚,且充满许多有德有智的学者,嘉誉风闻各国,故名。..
本名憍萨罗,舍卫是都城,今以首都代国名。位置在今印度西北部,拉普的河的南岸。
1、华译为灵骨,或坚固子,乃佛的身骨。佛、菩萨、罗汉、高僧等,寂后火化,每凝结有舍利,或如珠,或如花,白色为骨舍利,赤色为血肉舍利..
舍利华译为鹙鹭,弗华译为子,因其母之眼似鹙鹭,故号为舍利弗,或舍利子,亦称身子,为佛十大弟子之一,以智慧第一著称。..
梵网经所说的大乘菩萨戒,因是毗庐舍那佛所说的戒法,故名。
痛苦的本性,俱舍论说有三种,即苦苦性、行苦性、坏苦性。
(喻)众生在六道之中生死轮回,备受种种的痛苦,好像沉溺于无边无际的大海之中一样。
苦、空、无常、无我。苦是说短暂的人生,有三苦八苦和无量诸苦;空即缘起性空,缘起是说世间诸法众缘和合而生起,性空是说众缘和合的诸法,..
又作比丘,义为乞士,即出家受具足戒的人。苾刍原是一种香草,表明比丘之戒德芬芳。
受戒者登上戒坛,发表其身口意之三业,而真正受得戒法,名为表戒。此时受戒者体内,发得而不表显于三业之戒体,名为无表戒。..
1、表显出来的相貌。2、借一个有相的东西来表显一个没有形相的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