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堪。唐韵云龛塔也)今释氏之周身。其形如塔。故名龛(方志云受也。广雅云。盛也。此名盖异俗也)南山钞云。作绢棺覆尸。此为无龛子。故..
大方广宝箧经。智灯声闻问文殊言。云何礼佛。文殊言。若见法净。名见佛净。若身若心。不低不昂。正直而住。不动不摇。其心寂静。行寂静行。..
六度集经云。佛因地作贫人云。吾宁守道贫贱而死。不为无道富贵而生○左传郑子张曰。生在警戒不在富也。君子曰善戒。..
僧祇云。比丘看象牛马乃至鸡斗及人斗口诤者。得越法罪。
能断金刚论云。定名静以得禅者说名寂静。寂静有二种。一心寂静。二身寂静。今以四句料简。一有身欲寂静。而心不寂静。谓贪欲比丘林下坐禅。..
智度论云。涅槃有三门。一空门。二无相门三无作门何者空门。谓观诸法无我我所。诸法从因缘生。无作者受者。是名空。今出家人。由此门入涅槃..
梵语。塔婆。此云高显。今略称塔也。又梵云。苏偷婆。此云宝塔。又梵云。窣堵波。此云坟。又云抖擞婆。此云赞护。或云浮图。此云聚相○西域..
西天祇园。比丘楼至请佛立坛。为比丘受戒如来于园外院东南。置一坛。此为始也。此土当宋元嘉七年庚午。天竺僧求那跋摩(梁云功德铠)至扬都..
智论问云。诸床可坐。何必莲华。答诸床为世间白衣坐法。又莲华濡净柔脆。欲现神力。能坐其上。令华不坏故。又以庄严妙法座故。..
谓(三衣。尼师坛。钵。滤)水囊○增辉记云(非谓别有六物)也(经音义第六是针筒)。
昔晋慧远法师(唐宣宗謚大觉法师)。雁门人。住庐山虎溪东林寺。招贤士刘遗民宗炳雷次宗张野张诠周续之等为会修西方净业彼院多植白莲。又弥..
高僧慧持即远法师之弟也。性格清峻。解行并高。领徒千人。凡有升堂。入室者皆号登龙门。
高僧慧约。学穷内外。何尚之所重。竟陵文宣王。出镇禹穴时。有名僧在座。约年夏未隆。王见敛躬尽礼。众不悦。王曰。此上人方为释门领神。..
中阿含经。佛告邬陀夷若沙门等。从人至天不以身口意害我说彼是龙象。
四分律。有长老波摩那。白佛言以何因缘。如来正法疾灭而不久住(息用名灭非死灭也)。佛言。有五因缘若如来灭后。比丘不敬佛法。僧。戒定。..
又名鹿林在波罗柰国。佛成道初。转法轮。度憍陈如等五比丘处。
比人风俗每至重午等毒节日皆以盆盛水。内插柳枝。置之门前辟恶按灌顶经云。昔维耶黎城民遭疫。有一年少比丘名禅提奉佛教。持摩诃神咒。往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