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法皆空明佛性,一尘不染是禅心。
佛光大辞典
本觉随染境所生二种相之一。指本觉随染而还于本净之相,即智慧清净之相状。为“不思议业相”之对称。即依真如熏习之力,而如实修行,破赖耶..
隋代僧。益州(四川)人,俗姓徐。生卒年不详。年少出家,入京听学数年,名扬京洛。北周武帝时,欲废佛法而存道教,师抗声力辩,帝不能屈。..
(一)南朝刘宋时代僧。生卒年不详。俗姓刘。年少出家,从昙无最学华严经。一夜,梦普贤菩萨而开悟。讲说流畅,颇有成就。并撰注疏十卷。 (二..
(一)南朝刘宋时代僧。京兆新丰(陕西临潼)人。少年出家,专修心业,讽诵之声昼夜不绝。每闻外国沙门说天竺佛迹及方等众经,慨然而有求法远..
又称智林。(一)(409~487)南朝刘宋时代僧。高昌(吐蕃)人。从北多宝寺之道亮出家。元嘉末年,以道亮遭摈斥,随其共赴广州。明帝时,敕住..
(556~638)隋代僧。清河人,俗姓张。官宦世家。十七岁时双亲辞世,后从安宁寺慧凭法师出家。复往天台山,受学于智顗,精修法华忏法。至德..
又作知目行足。略作目足。谓智(智慧)如目,行(行业)如足,须两者兼备,始可达到菩提。据大智度论卷八十三载,须有目有足,始可入于清凉..
(一)智慧之相,即指佛之光明。佛之光明,系佛智显现于外之相貌,以智慧为其体。大智度论卷七(大二五·一一三上):“佛欲现智慧光明神相故..
(430~501)南齐僧。闻熹(山西)人,俗姓裴。出生于京口(江苏)。十七岁随军出征,痛恶杀生。偶读瑞应经而感悟。从南涧之禅房宗受五戒,..
(一)为大通智胜佛未出家时之子。据法华经化城喻品载,大通智胜佛未出家时,有十六子,其长子名智积,于东方世界成佛,称阿閦佛。(二)东晋僧..
(一)智积,梵名 Prajā-kūta。随从多宝如来,来法华会座之菩萨。据法华经提婆达多品所载,智积菩萨由下方多宝佛之国土来诣娑婆世界,于法..
为日本真言宗智山派总本山。位于京都市东山区东大路。山号佛顶山。该址本为丰臣秀吉所建之祥云寺。智积院之名,缘自纪州根来山大传法院之一..
宋代僧。隋州(湖北)人。精通医术,长于辩才。嘉祐(1056~1063)末年,奉召至京师,止于相国寺。颇得王安石钦重,常相往返宴谈。熙宁年间..
(一)指具有智慧,或知自己本体之人。法华经药草喻品有“我是一切智者”之语,即表此意。(参阅“一切智者”16) (二)天台智顗大师之德号。..
全一卷。隋代灌顶(561~632)撰。又作隋天台智者大师别传、天台智者大师别传。系以编年体记述智者大师智顗之行状。收于大正藏第五十册。智..
位于山西天台县北十公里之天台山佛陇真觉寺中。为天台宗创始者智者大师智顗之塔院。建于隋开皇十七年(597),大殿内安置大师之肉身塔,塔..
(541~607)隋代僧。江都(江苏扬州)人,俗姓蔡。祖籍济阳(河南)考城。七岁出家。先后从邺下之颖法师、江都之强法师、庄严寺之[日*爵]..
十真如之一。为菩萨于第九善慧地中,断利他中不欲行障所证得之真如。证此真如则于四无碍智得自在,故称智自在所依真如。即菩萨于第九地中,..
(一)梵语jānākara-garbha。生起智慧之根本、源头。[八十华严卷七十](二)即指佛智。佛之智慧广大,无所不包,含藏无限,故称智藏。华严..
天竺僧。生卒年不详。南朝梁武帝天监元年(502,一说九年)自西印度来广州,于法性寺刘宋求那跋陀罗所建戒坛(一说宝林寺)之畔,亲植菩提..

赞助支持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技术支持


Copyright 地藏孝亲网 u29.net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202519864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