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法皆空明佛性,一尘不染是禅心。
佛光大辞典
为禅林用来通知大众入浴、斋食等之鸣器。又作饭梆、木鱼、鱼鼓、鱼板、鱼梆、鸣鱼。在古代禅林中,常挂于浴室,供作鸣击,以通知大众入浴。..
禅宗公案名。唐德宗时,马祖道一禅师印可法嗣大梅法常之语。景德传灯录卷七(大五一·二五四下):“大寂闻师住山,乃令一僧到问云:‘和尚..
民国初年法相学者。字撷云。生卒年不详。毕生致力于佛学研究。曾游学于杨仁山之祇洹精舍,与欧阳渐有同门之谊,于唯识亦钻研颇深。民国二十..
全称“唵呼卢呼卢战驮利摩橙祇莎婆诃”。系药师如来之真言中,较短之咒文。其中,唵(oj),意为归命;呼卢呼卢(huruhuru),意为速疾;战..
梵语chanda 或rajas。又作乐欲。心所名。意谓希求、欲望。希望所作事业之精神作用。说一切有部指从一切心起之作用,为大地法所摄。唯识宗则..
指欲界诸天。计有六重,又称六欲天。即指四王天、忉利天、夜摩天、兜率天、乐变化天、他化自在天。[俱舍论卷八] p4652 ..
欲界诸天之淫事有五种:(一)四王天与忉利天,前者居须弥山腹,后者居须弥山顶,故为地居,其淫事与人间无异。(二)夜摩天于欲境知时分,故以..
即淫欲之热情,犹如火能烧众生心;或以淫欲心如火不可遏止,故称欲火。欲又作欲。楞严经卷八(大一九·一四三下):“十方一切如来,色目行..
(一)三心(三信)之一。全称欲生我国。即欲往生弥陀净土之愿心。与至心、信乐共为净土门之安心。(参阅“三信”578)(二)梵语 kāmotpatti..
二种求之一。即希求满足诸种欲望之意。成实论卷十列举二种求:(一)求现存之诸欲,称为欲求。(二)更求后身,称为有求。 p4652 ..
指与欲、受欲、说欲三法。即举行布萨、说戒、授戒等时,同一结界内之比丘皆应参加,然碍于其他原因而不能参加者,于此法事表示随喜共赞其事..
梵名Ista-vajra。音译伊瑟吒缚日罗。又作欲金刚、箭金刚、意生金刚、金刚箭、眼箭。密教金刚界曼荼罗理趣会中台五尊四金刚之一,即列于中尊..
指诸欲染污真性,或指贪欲等烦恼。金刚般若经(大八·七七二下):“世尊!我是阿罗汉,离于欲染。”[大品般若经卷二十七、法华经卷二譬喻..
梵语kāma-ogha。谓欲界贪瞋等之思惑,由此思惑而流转于欲界,故称欲流。四流之一。又作欲暴流。欲界之思惑,即见道四谛之下各有贪、瞋、慢..
梵语kāma-dhātu,巴利语同。指有情生存状态之一种,又指此有情所住之世界。欲界与色界、无色界合称三界。即合地狱、饿鬼、畜生、阿修罗、..
据翻译名义集卷三举出欲界凡夫之三欲,指:(一)饮食欲,即凡夫于种种美味之饮食,多生贪爱之心。(二)睡眠欲,即凡夫之心多暗塞,耽著于睡眠..
指属于欲界之禅定。又称欲定。关于欲界是否有定,有种种议论。或以欲界无禅定,唯有散心,故所谓欲界定,系指未至定,即入于初禅定之前的阶..
即欲界。色界与无色界之有情方有定心,有定心处称为定地;欲界为散心之地,因欲界有情无定心,故称欲界散地。[释氏要览卷中](参阅“欲界..
系者,拘系之意。系缚于欲界之法,称为欲界系。欲界所系,具足十八界。又二十二根中,除后三无漏根外,其余十九根为欲界系。九十八随眠中,..
人类之爱欲炽盛、深广,难以脱出,故以海为譬喻。一般以爱欲难度,譬如急流,称之为欲流(梵kāma-ogha)。众生皆由于炽盛之烦恼而轮回生死..

赞助支持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技术支持


Copyright 地藏孝亲网 u29.net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202519864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