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法皆空明佛性,一尘不染是禅心。
词典列表
畜生道概义,前已略叙,兹再稍及其详。此道遍在诸处,披毛带角,鳞甲羽毛,四足多足,有足无足,水陆空行,互相吞啖,受苦无穷,愚痴贪欲。..
饿鬼亦遍诸趣,有福德者,作诸处神;无福德者,居不净处,常受饥饿,其苦无量,谄诳心意。作下品五逆十恶者,感此道生,其寿量以人间一月为..
无色四天:一、空无边处天 谓此天厌于色身系缚,不得自在,心缘虚空,与无色相应,住空处定。故不论人中天上,初二三四禅中,但除无想五不..
或问一切世界,因何而有?造者为谁?曰:因心而有,唯心所造。一切众生,自无始来,迷真起妄,因妄识生,变似根身器世界等。故经云:无始时..
同别二业者:一、同业,二、别业。一、同业 众生造共同之业因,谓之同业。二、别业 众生造殊别之业因,谓之别业。..
因同别二业,所以感同别二种妄见:一同分妄见,二别业妄见。一、同分妄见 众人同业所感,如一国人同见瘴恶不详之事。二、别业妄见 一人别业..
造业既有同别,所以受用亦成共与不共。所言变者,谓变异也。共不共四变者:一、共中共 如无主山河等,多人之识,共同变现,变后多人同共受..
欲明世界,先释世界之义。世界者,时间、空间、二者是也。世者时之异名,迁流之义,为过现未时之迁行也。界为东、西、南、北之界畔,即有情..
世界之界,向形表推之,如云十方。十方者,十方位也。即东、西、南、北、四维(东北、东南、西北、西南)、上、下。..
世界之界,向体质析之,如云微尘。微尘者,色体之极少为极微,极微之七倍曰微尘,微尘之七倍曰金尘,游履于金中间隙而得之。..
世界之世,向久远推之,如云三世。三世者,过去世、现在世、未来世,是谓三世。
世界之世,向近暂析之,如云刹那。刹那梵语,译作极少之时也。
对于一切世间,有以有情无情二种,分为二世间者。谓有为法之过现未迁流,而其事事物物间隔之世间,大别有二:一、有情世间 由五蕴假和合,..
或有分为三世间者,谓一切有为法,有三种分类:一、五阴世间 又名五众世间,五阴者,色、受、想、行、识之五法,十界之五阴,各各差别也。..
一初禅俱有初禅以下之欲界,名一世界。一世界具一日月四天下。四天下者,即四洲也。
三千大千世界者,有三重义:第一、小千世界 以世界之数千倍之,谓之小千世界,二禅统一小千。第二、中千世界 以小千千倍之,谓之中千,三禅..
三千大千世界者,举其内容三千而言,总说之则名一刹。刹译作土田,梵汉双举,则曰刹土,即国土之义。一刹者,一佛济度之境,以三千大千世界..
一世界内位置,分地居、空居。一、地居 地居有三界: 一、琰魔王界 此界有二趣:一、地狱,二、饿鬼,在地下者。 二、金轮王界 此界有二趣..
刹土无量,名称亦可无量。若就释尊应化本生刹土而言,则所谓娑婆世界也。娑婆又作沙诃,堪忍之义,故译作忍土。此界众生,甚能堪忍,故名。..
就娑婆世界,而说邻近之十方世界。一、东方 密洲。六、西南方 鲜少。二、西方 离垢。七、东北方 摄取。三、南方 丰溢。八、西北方 欢喜。四..

赞助支持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技术支持


Copyright 地藏孝亲网 u29.net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202519864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