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法皆空明佛性,一尘不染是禅心。
词典列表
(术语)与一切众生同。旧译为众生,新译为有情。大般若经五百七十八曰:一切有情如来藏。
(人名)Bālāditya,太子名。译曰新日。婆薮槃豆传曰:正勤日王太子名婆罗帙底也。婆罗译为新,帙底也译为日。..
南朝佛教,包括从宋武帝永初元年(420)到陈后主祯明二年(588)中国南北分裂时期,在南方宋、齐、梁、陈四个朝代的佛教。南朝各代对于佛教..
智周,俗姓徐,濮阳人,十九岁受戒,二十三岁入慧沼门下,得慈恩宗嫡传。学成后,行化诸郡。但据唐昙旷《入道次第开决》说,他未尝至长安,..
(术语)为人所知之恶人。又曰恶师友。知识者乃为人所知之义,非己知事物之理之义也。法华经序品曰:众所知识,大阿罗汉等。维摩经二肇注曰..
(术语)菩萨以爱欲牵人遂济度之,欲犹如钩。维摩经佛道品曰:或现作淫女,引诸好色者,先以欲钩牵,后令入佛智。金光明文句二曰:斯乃非欲..
(术语)观无量寿经十六观中第十二观之一。普观想无量寿佛与极乐世界之禅定也。经曰:见此事已,名见无量寿佛极乐世界。是为普观想。名第十..
(术语)大乘之尊称。八十华严经五十一曰:过二乘名为大乘、第一义乘、胜乘、最胜乘、上乘、无上乘、利益一切众生乘。..
(术语)莲华合掌之称。大疏十五曰:华手发生,谓作印,作印已,即运心供养也。
梵语asajjā。指全无想念之状态。或指入灭尽定,证得无想果者。或为无想天之略称。(参阅“无想天”5123、“无想果”5124) p5123 ..
(术语)掩隐白毫之色之意,谓佛陀之死也。又用于高僧之死。俱舍论曰:青莲罢笑。白毫掩色。
(术语)与一切万法同。无量寿经下曰:于一切万物,随意自在。
(图像)一丈六尺之佛像,化身之形。观无量寿经曰:一丈六像在池水上。
忠曰:“和国样之桌子也。排碗 楪之案,日本俗呼曰膳。大德寺此称和桌。”
子题:种子不净、依处不净、当体不净、外相不净、究竟不净、生处不净、生熟二藏、生藏、熟藏、自性不净、三十六物戒本疏·四波罗夷法:“言..
(譬喻)以长者之一大宅,譬三界之火宅。法华经譬喻品曰:譬如长者有一大宅。
指一切有为有漏之秽土。为五蕴世间、众生世间、器世间之总称。大乘起信论(大三二·五八二下):“一切世间有为之法,无得久停,须臾变坏。..
一内有色相外观色少。若好若丑。是名胜知胜见 二内有色相外观色多。若好若丑。是名胜知胜见 三内无色相外观色少亦尔 四内无色相外观色多亦..
佛教文化艺术包括文学、美术、音乐、建筑等,主要用于表现佛教信仰和宗教生活。古印度佛教文化随着佛教的发展取得了较高的艺术成就,随着佛..
Di佛教教义。意谓真理或实在。主要有四谛、二谛、三谛等不同说法。四谛 1、苦谛。苦是受逼迫苦恼之意,主要指三界生死轮回的苦恼。有三苦、..

赞助支持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技术支持


Copyright 地藏孝亲网 u29.net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202519864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