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谦名越,号恭明。他的祖先是后汉灵帝时入中国籍的月支族后裔。他从小就受汉族文化的影响,精通汉文,后又兼学梵书,受业于同族学者支亮,..
一与异。彼此相同叫做一,彼此各异叫做异。一与异,都是偏于一边的思想。中论说:不生亦不灭,不常亦不断,不一亦不异,不来亦不去。..
佛驮跋陀罗,简称佛驮跋陀,意译觉贤,北天竺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人。他原是释迦族甘露饭王的后裔,住劫比罗伐窣堵,因祖父在北天竺一..
一法者,即指大乘妙法,或一乘妙法。大乘是对小乘而言,小乘只知我空,不知法空,故其法是粗而非妙;大乘不但知我空,且知法空,更进而知诸..
【二业】指引业与满业。依《俱舍论》卷十七载,有两种二业,名引业与别业。六趣各有总、别二报,如人趣中,所有的人皆同属人趣之果报,此为..
(术语)众生种种之欲望为其本性。佛说法必随此欲性也。法华经方便品曰:种种所行道,若干诸欲性。..
(物名)禅僧拄杖下头二尺许别存小枝,挠而向下,缠绕于本干,名为探水。盖于路遇水,则先下杖验之,视水在小枝上下,而后敢渡也。见象器笺..
(譬喻)拭人粪之橛之乾者。取至秽之意。屎橛又作厕筹、净筹、净木、厕简子等。用之者印度之风。会元十五曰:僧问云门:如何是佛?门云:干..
(术语)大日如来普门示现之诸大众曰普门大众,观此普门大众于一心,谓之普眼三昧门。大日经疏六曰:若总观如是普门大众,一心住缘而不驰散..
中国佛教宗派。因着重研习及传持戒律而得名。实际创始人为唐代道宣。因依据五部律中的《四分律》建宗,也称四分律宗。复因道宣住终南山,又..
(神名)守护菩提树之天女也。金光明经中佛对此天女说流水长者子之昔缘。天女赞曰:我常念佛。乐见世尊。常作誓愿。不离佛日。佛赞叹曰:善..
(杂语)萨者娑度Śādhu之讹略,善哉之义。玄应音义十六曰:唱萨,此言讹也。正言娑度,此译云善哉。..
智圆,是宋代天台宗山外一派的义学名僧。字无外,自号中庸子、或称潜夫。钱塘(今杭州)人,俗姓徐。幼时出家,随后于钱塘龙兴寺受戒。二十一..
后汉佛教,是佛教流行于中国最早的一个阶段。佛教最初传入汉土,确实年代已难稽考。但古来佛教徒间流传着汉明求法、佛教初传的史话,同时也..
清代佛教是从清顺治元年(1644)至宣统三年(1911)共二百六十八年间清朝一代的佛教。清朝对于佛教的政策几乎完全是继承明代的。首先在管理..
(名数)是亦观十二支中后十一支之闻思修三慧有漏智也。十一支各有七智,故合为七十七智。七智者,先于未来之老死一支,作顺逆之二观。谓观..
真可,字达观,号紫柏,世称紫柏尊者,是明末四大师之一。俗姓沈,江苏吴江人。十七岁时,辞亲远游,欲立功塞上。行至苏州,宿虎丘云岩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