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祖僧佉耶舍尊者。摩提国人。母梦大神持鉴。因而有娠。七日而诞。难提行化至其国。见一峰紫云如盖。领众趣之。一童子持圆鉴直造尊者..
昙摩密多。此云法秀。罽宾人也。年至七岁神明澄正。每见法事辄自然欣跃。其亲爱而异之。遂令出家。罽宾多出圣达。屡值明师。博贯群经。特深..
(人名)Jinaputra,造瑜伽师地论释之菩萨名。西域记十一曰:钵伐多国,周五千余里。(中略)城侧有大伽蓝,僧徒百余人,并学大乘教,即是..
(名数)色声香味触也,能起人贪欲之心,故称欲。释氏要览下曰:五欲谓色声香味触也。智论云:五欲名华箭,又名五箭,破种种善事故。..
英语Monism。凡以唯一原理说明宇宙全体之见解,称为一元论。即谓宇宙世界之根本为一,而宇宙万事万物皆源于此一元。与二元论、多元论相对而..
乃时间之单位。(一)大毗婆沙论等谓,人寿自十岁起,每过百年增一岁,至八万四千岁为增劫之极;又自八万四千岁起,每过百年减一岁,至十岁为..
【一切寂止】 p0006分别缘起初胜法门经十七页云:复言:世尊!云何名为一切寂止?世尊告曰:一切寂止,略有四种。一者、寂止所依,二者、寂..
【一剎那】 p0002杂集论九卷三页云:又心剎那者:谓于所知境,智生究竟;名一剎那。非唯于本无今有生时名心剎那。何以故?乃至于所知境,能..
(术语)色心不二,故万法唯心,又唯色也。依之立护法唯识无境,故立清辩唯境无识。止观义例上曰:能了诸法则见诸法唯心唯色,当知一切由心..
支孝龙。淮阳人。少以风姿见重。加复神彩卓荦高论适时。常披味小品以为心要。陈留阮瞻颖川庾凯。并结知音之交世人呼为八达。时或嘲之曰。大..
梵语云。比丘。秦言乞士。谓上于诸佛乞法。资益慧命。下于施主乞食。资益色身○肇法师云。因果有三名。一名怖魔。即因出家时魔宫震动故。至..
阿底峡,是中国西藏地区在朗达玛王灭法之后,复兴佛教的第一位重要人物。他是社护罗国(即今孟加拉国)人。他的父亲就是当地的国王,名叫善祥..
梵语āhrīkya 或 ahrī。指做坏事不感羞耻。与“惭”对称。心所之名。俱舍七十五法之一,唯识百法之一。俱舍宗大不善地法之一,唯识宗随烦..
《敕修清规·月分须知》云:“四月初八日,佛诞浴佛,库司预造黑饭。”《本草纲目》云:“陶隐居《登真隐诀》载太极真人青精干石??饭法。??..
八圣道支所缘境者,谓即此后时四圣谛如实性,由见道后所缘境界,即先所见诸谛如实性为体故。道支自体者,谓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
鉴真,是我国唐代赴日本传戒并首创日本律宗的高僧。唐垂拱四年(688),生于扬州江阳县,俗姓淳于,十四岁从智满禅师出家为沙弥,神龙元年 (7..
(杂语)广行剃度也。宋史,尝劝上于征战地修寺。及普度僧尼。
缺乏慈悲心之意。指五趣中之一切有情。盖慈悲与智慧可说同为最高之德性,且佛心即以大慈悲表现之。慈与悲均以无瞋善根为本性。小乘说一切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