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法皆空明佛性,一尘不染是禅心。
词典列表
(地名)梵云僧伽罗Siṁhala,译曰执师子。今之锡兰岛也。僧伽罗者,释迦如来因位为大商主时之名,始入于彼处而立国,因取其名为国号。见西..
谓有一类。应供养者而不供养。应恭敬者而不恭敬。应尊重者而不尊重。应赞叹者而不赞叹。应问讯者而不问讯。应礼拜者而不礼拜。应承迎者而不..
(术语)梵语剌者Rajas,希求之义,希求尘境也。唯识论五曰:云何为欲?于所乐境希望为性。勤依为业。俱舍论四曰:欲谓希求所作事业。大乘..
僧伽提婆(华言众天),本姓瞿昙氏,北印度罽宾人。他出家以后,远访明师,学通三藏,尤精于《阿毗昙心论》。又经常颂习《三法度论》,奉为入..
求那跋陀罗。此云功德贤。中天竺人。以大乘学故世号摩诃衍。本婆罗门种。幼学五明诸论。天文书算医方咒术靡不该博。后遇见阿毗昙杂心。寻读..
[出楞伽经]无即空也。人法之中。本无有我。但凡夫不了。于无我中。计我极盛。所谓我身。我名。我衣物。我田宅。我行。我住。坐卧语言。不离..
【一趣性】 p0004瑜伽九十九卷二十一页云:和同水乳,名一趣性。
(杂语)三十三身之一。乾闼婆者,帝释执法乐神名。八部众之一。观自在菩萨现种种之身,应入诸国土时亦示此身形。法华经普门品所谓应以天、..
(印相)以空水二指(第一指第四指)头相捻,余三指皆舒散。以此印加持诸物,及其坛中一切供养之具悉用加之,皆得成也。见义释十一。..
(术语)称秘密坛之内心曼荼罗。大日经五曰:此最胜坛故,应与三昧耶。义释十二曰:从诸佛大悲海而生金刚智,从金刚智出生一切佛会也。于一..
唯一真实的意思,与真如同义。
宗密,俗姓何,果州西充(今四川省西充县)人,生于唐德宗建中元年(780)。少时,通儒书。宪宗元和二年(807)二十八岁,将参加贡举考试,偶然造..
(名数)一实相普贤,本地之理体也。二究竟普贤,以智究竟法身之理,即是本觉也。三贤现普贤,显教法华经所说由东方宝威德王佛国来至之普贤..
(公案)又曰乾峰一路:僧问十方薄伽梵,一路涅槃门,未审路头在甚么处?峰拈起柱杖划一划云在这里。见会元十三无门关,从容录六十一则。..
一个宣示寂灭(涅槃境界)才是芸芸众生最理想、最美丽的归宿的真理,也就是四圣谛中之灭谛。
十二祖正定尊者物外。姓杨氏。闽之候官人。久从修师传止观。且说且行。大中末(宣宗)岁歉。加趺一室妙入正定。谓弟子曰。汝若不死至五谷登时..
(人名)智度论四曰须陀须摩王。仁王经下云普明王。为鹿足王所捉,请七日之命归国,至期以持不妄语戒故,以身就死。止观一曰:药王烧手,普..
(譬喻)智慧之光明,譬如月也。唐华严经八十曰:如来智月出世间。【又】(人名)梵名若那战达罗Jānacandra,译曰智月。唯识十大论师之一..
佛地的别名,因无任何力量足以降伏佛。
绝诸对待。对待是两方对立的意思,如黑白、大小、善恶等等是。绝待是真如平等,无法可得,故绝诸对待,简称绝待。与绝对同义。..

赞助支持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技术支持


Copyright 地藏孝亲网 u29.net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202519864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