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法皆空明佛性,一尘不染是禅心。
词典列表
菩提达摩(通称达摩),是中国禅宗的初祖。他生于南印度,婆罗门族,出家后倾心大乘佛法。梁普通年中(520526,一说:南朝宋末),他自印度航海..
云何爱别离苦?爱别离。谓诸有情等。可爱可乐。可喜可意。不与彼俱。不同一处。不为伴侣。别异离散。不聚集。不和合。总名爱别离。何因缘故..
道宣,原籍吴兴(今浙江湖州市)人(一说丹徒人),俗姓钱,父在陈时曾任吏部尚书,母姚氏。自幼受到家庭教育,九岁便能作赋。因隋朝大兴佛教,..
言见取者,谓于诸见之中,随执一见,及所依蕴。执为此因最胜,能得清净之果。一切斗诤所依为业,以要言之,但除三涂剧苦,其余修罗人天等蕴..
神会,是禅宗六祖慧能晚期弟子,荷泽宗的创始者,建立南宗的一个得力人物。俗姓高,湖北襄阳人。童年从师学五经,继而研究老、庄,都很有造..
十九祖鸠摩罗多尊者,大月氏国婆罗门之子也。昔为自在天人。﹝欲界第六天。﹞见菩萨璎珞,忽起爱心,堕生忉利。﹝欲界第二天。﹞闻憍尸迦说..
(地名)即普陀山也。普陀山志一曰:一名补陀,华严经又称补怛洛伽山,盖梵名也。犹华言小白华云,乃善财第二十八参观音菩萨说法处,传记称..
【一大劫】 p0003瑜伽二卷六页云:又此世间,二十中劫坏,二十中劫坏已空,二十中劫成,二十中劫成已住。如是八十中劫,假立为一大劫数。二..
袾宏,杭州人,俗姓沈。他十七岁时补诸生。二十七岁以后,在四年之间,连遭丧父、失儿、悼亡和丧母的刺激,即作《七笔勾》而出家受具,自号..
(术语)判善恶之性经论诸师之说种种不一,菩萨璎珞经以顺理为善,违理为恶。经下曰:一切众生识始起一想住于缘,顺第一义谛起名善,背第一..
即家庭中若有一子出家学佛,则其亲属九族皆可生于天界。九族,指高祖父、曾祖父、祖父、父母、己、子、孙、曾孙、玄孙等。筠州洞山悟本禅师..
次二禅者,若于初禅定中,厌离觉观,入中间禅。从未到地,专心不止,于后其心豁然,明净皎洁,定心与喜俱发,具足四支功德(一内净,二喜,..
《传灯录·达磨大师章》云:“神光悲泪曰:‘惟愿和尚慈悲,开甘露门,广度群品。’”《善见律》云:“和尚者,外国语,汉言知罪知无罪,是..
(譬喻)智之高譬如山也。唐华严经二十二曰:智山法华,悉已清净。
次三禅者,若于二禅定厌离喜相,入中间禅。从未到地,澄静其心,泯然入定,不依内外,与乐俱发,具足五支功德(一舍,二念,三慧,四乐,五..
薄尘行补特伽罗者,谓住自性位微薄烦恼,如前所说自性位烦恼相,今此烦恼望彼是微薄故,虽于增上所缘境界,而微薄性烦恼现行,昔所修习胜对..
一实的教法。教法能乘载人至涅槃之彼岸,故名为乘。
依坐禅而得不动的境地。于禅宗是认为坐禅可入安心的境地,又以此为佛道的发心。中,引用妙乐大师的第一卷之四(大正第四十六卷第一七○页)..
只要一念坚信阿弥陀佛的本愿,就可以成就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之业。
(术语)证得一切智之位,即佛果位也。法华经药草喻品曰:其所说法,皆悉至于一切智地。

赞助支持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技术支持


Copyright 地藏孝亲网 u29.net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202519864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