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法皆空明佛性,一尘不染是禅心。
词典列表
【四种意识】唯识宗将有情的心识分为八种,复将其中的第六‘意识’分为四种。即:一、明了意识,此识与眼等前五识同时俱起,缘虑分别而取境..
【四种资粮】资粮,为趋向菩提之资本,或谓长养资益菩提之因的诸善法。修唯识行,有四种善根功德以为资助。《瑜伽师地论》卷二十九,举出修..
【四谛义理】苦、集、灭、道四圣谛,即是因果道理。此因果有染净二门,苦、集是杂染因果,灭、道是清净因果。苦、集是有漏法,灭、道是无漏..
【四种道理】万事万物之存在或变化,皆有其依准的法则,大略别之,可分为观待、作用、证成、法尔等四种。《解深密经》卷五,载此四种道理为..
【四种缘起】华严宗判释释尊一代教法,立‘五教十宗’。所谓五教,是小乘教,大乘始教,大乘终教,大乘顿教,大乘圆教。其中除大乘顿教外,..
【四禅】又作四禅定、四静虑。指用以治惑、生诸功德的四种根本禅定。亦即指色界中的初禅、第二禅、第三禅、第四禅,故又称色界定。禅为禅那..
【四禅天】又称四静虑天、四静虑处。指修习四禅定所得报果的色界天,或指居于此界的众生。即色界之初禅天、第二禅天、第三禅天、第四禅天。..
【四禅八定】又作四静虑、色界定。即色界天的四禅。色界天的四禅与无色界天的四无色定,合称八定,故知八定包含四禅。四与八并举者,因为色..
【四缘】此为小乘佛教阿毗昙师的因缘论。即一切有为法生起所凭借的四种缘。四缘常与‘六因’同时论述,‘四缘’系从‘果’的产生而考察各种..
【四断】断为断舍之义。《瑜伽师地论》卷五十九载,四断为:一、自性断,谓断除根本烦恼与随烦恼及诸不善业等,其性染污而应断者。二、相应..
【四双八辈】即声闻乘的四向四果。声闻依其修行之浅深,而分四阶之果位及其向道。即预流向、预流果、一来向、一来果、不还向、不还果、阿罗..
【四摄】即菩萨摄受众生,令其生起亲爱心而引入佛道,以至开悟之四种方法。四摄法又作四摄事、四事摄法,简称四摄、四事,四摄即一、布施摄..
【四变句】唯识宗认为,世间一切法,皆由阿赖耶识之所变现,可概分为共中共、共中不共、不共中不共、不共中共四种,称为四变。成唯识论卷二..
【生】生有多种解释,略举三例如下:一、为十二缘起的第十一支,又称生支。二、为生、住、异、灭四相之一,即生相。三、为五位百法中的第四..
【生支】十二因缘的第十一支。以现世的业力,报尽命终之后,复引轮回主体、即业识的受生。若以现代观念诠释生支,生是人生的开始,但何以会..
【生死】谓依业因而于天、人、阿修罗、饿鬼、畜生、地狱等六道迷界中生死相续、永无穷尽之意。与‘涅槃’相对称。又生死无尽,以海为喻,故..
【生死长夜】谓众生沉溺于生死之苦,如长暗之夜。生死如梦,于梦中未能觉知为梦,须至觉醒时,始能追忆梦中之境为虚幻;众生轮回于生死亦如..
【生有】《俱舍论》卷九曰:‘二者、生有。谓于诸趣结生刹那。’《发智论》卷十九云:‘云何生有?答:生分诸蕴。’..
【生因】五因之一,谓地、水、火、风四大种,为生起色法的原因。参阅‘五因’条。
【生我见相应位】这是末那识缘阿赖见分,所生起的我执位。此位有我执,一切凡夫、二乘有学、七地以前菩萨的有漏心位,都是此位所摄。..

赞助支持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技术支持


Copyright 地藏孝亲网 u29.net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202519864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