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法皆空明佛性,一尘不染是禅心。
词典列表
法界次第云三三昧:梵语三昧,华言正定,亦云正心行处。谓众生之心,从无始已来,常不正直,得是三昧,心行正直,故名三昧。一、有觉有观三..
摩诃止观云四种三昧:欲登妙位,非行不阶,行法众多,略言其四。梵语三昧,华言正定,又云调直定。众生心行,当不调不直不定,入此三昧,能..
释禅波罗密次第法门云五轮三昧:轮有运转摧碾之义,梵语三昧,华言正定。谓行者修习禅定三昧,亦必勇猛精进,摧破惑业,从浅至深,从凡入圣..
法界次第云十喻:此十通名喻者,借事匹理,以晓迷情,故名为喻。今以世间幻梦易解之空,以譬迷心永执难解之空。令同易解,故此十事为喻也。..
华严经云十种三昧:一、普光明三昧 谓身土重重相入,周遍广大,无尽限故。二、妙光明三昧 谓以如幻智,应物动寂,依根本智,恒无往来。三、..
法界次第云百八三昧:一、首楞严三昧 首楞严三昧者,首楞严秦言健相,分别知诸三昧行相多少深浅,如大将知诸兵力多少也。菩萨得是三昧,诸..
华严孔目云二戒:一、性戒 谓杀盗邪淫妄语,此四性自是戒,不待佛制,人若持之即得福,犯之即得罪,是名性戒。二、遮戒 遮即遮止,谓饮酒多..
华严经疏云二戒:一、随相戒 随即随顺,相即形相。谓依如来教,染衣出家,乞食自活,不犯威仪,是名随相戒。二、离相戒 离即远离,谓持戒之..
菩萨戒义疏云三聚戒:聚、集也,戒、禁戒。此三种戒,能摄一切大乘诸戒,故名三聚戒。庄严论云:初律仪戒,以禁防为体,后摄善摄生二戒,以..
梵网经云:佛告诸佛子言:有十重波罗提木叉,应当学,敬心奉持。第一、杀戒 谓慈心怜愍,不断一切命也。经云:一切有命者,不得故杀,应起..
已说十波罗提木叉竟,四十八轻今当说。第一、不轻师友戒。第二、饮酒戒。第三、食肉戒。第四、食五辛戒。第五、不教悔罪戒。第六、不供给请..
大般若经云:菩萨摩诃萨,以不住法,住般若波罗密中。以无所舍法,应具足檀波罗密。施者受者及财物不可得故,罪不罪不可得故,应具足尸罗波..
法界次第云:檀那秦言布施。若内有信心,外有福田,家有财物,三事和合时,心生舍法,能破悭贪,是名为檀。施有二种,一者财施,二者法施。..
法界次第云:尸罗秦言好善,好行善道,不自放逸,是名尸罗。或受戒行善,或不受戒行善,皆名尸罗。尸罗略说有二种: 一者、在家尸罗 在家尸..
法界次第云:羼提秦言忍辱,内心能安忍外所辱境,故名忍辱。忍辱有二种:一者生忍,二者法忍。 云何名生忍?生忍有二种:一、于恭敬供养中..
法界次第云:毗梨耶秦言精进,欲乐勤行善法,不自放逸,谓之精进。精进有二种:一者身精进,二者心精进。 一、若身勤修善法,行道礼诵讲说..
法界次第云:禅秦言思惟修,一切摄心系念,学诸三昧,皆名思惟修也。禅有二种:一者世间禅,二者出世间禅。 世间禅 世间禅者,谓根本四禅、..
法界次第云:般若秦言智慧,照了一切诸法,皆不可得,而能通达一切无碍,名为智慧。智慧有三种:一者、声闻智慧。二者、辟支佛智慧,三者,..
成具光明定意经云广六度行:一、广施 旷大曰广,舍财曰施。谓行施者,既怀广大之心,应当知身非常,四大不净,会归败坏。知身既不我有,财..
十波罗密,亦名十胜行。一、施 施有三种: 一、财施。 二、无畏施。 三、法施。二、戒 戒有三种: 一、律仪戒。 二、摄善法戒。 三、饶益有..

赞助支持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技术支持


Copyright 地藏孝亲网 u29.net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2025198649号-2